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自觉

2015-05-27杨毅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阅读小学语文

杨毅

摘 要: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情感发育、知识提升、自我修养的一个重要方式。“书山有路勤为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自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氛围的创设、阅读平台打搭建、阅读成果的展示与巩固等几个角度入手,不断的丰富学生的阅读学习,不断的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以及日后的学习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243-01

在小学时期,由于学生的心智发育不完善,学生自身对于学习的认识不足,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坚持进行自主、有效的学习,特别是在阅读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一定的检查机制,导致学生阅读学习很难落到实处。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学生“阅读自觉”的培养,以便能够从学生角度入手进行阅读教学的渗透,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认知与阅读成果。

一、培养阅读兴趣

阅读是一个需要学生自主参与的学习活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他们的阅读范围、阅读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投入到书的海洋中去遨游,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自觉”。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只有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但兴趣的培养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耐心地加以引导和培养。例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延伸,通过自身丰富多彩的课外知识引入来展示阅读成果,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博学多才,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知道的这些知识都是通过自己的课外阅读获得的,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中有特殊见解、有知识补充的行为教师要及时表扬,激励其他同学向知识丰富、喜爱阅读的同学学习,以便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二、创设阅读氛围

俗话说“环境塑造人才”,《劝学》中也有“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名言,可见学习环境、学习氛围对于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意义。“披文而入情”,读书重在激情。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一个喜欢阅读的教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利用一切适当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们成立读书小组,举办读书比赛活动,在班级内形成一种氛围,依靠环境的熏陶、榜样的引领,让学生成长在浓郁的诗词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亲近阅读,激起阅读兴趣。我倡议:从班级“营造书香氛围、建设班级文化”入手,全方位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创造“人人是教师,处处皆课堂”的阅读环境,让书香弥漫学生身边的每一寸空间,使学生浸润在书海之中。另外班级读书会也是小学生在学习伙伴间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重要形式,主要做法是:先引导学生用一段课外时间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书,然后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同学和教师共同对该读物自由讨论,也可以交流一些同学的读后感等。这样以来,大家就可以通过其他同学的阅读心得、阅读经历获得新的知识,丰富自身的阅读体验,另外在分享阅读心得的过程中,自身对于阅读内容的体会、感悟也会更加深刻,同学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可以让阅读成为游戏一样的童年生活,也就能够有效的创设阅读的氛围,也能够很好的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建立閱读平台

读书活动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下学校教学的延续和补充,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为学生造就一个温馨、舒适、谐和的育人环境。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自觉”,教师就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阅读平台,以便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阅读活动。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到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帮助学生借阅图书,并鼓励学生准备摘录本摘抄好词好句,以便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此外教学中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同伴间交流,扩大书源。“你有一本书,我有一本书,大家相互交换阅读就会有很多本书”。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善于从细节入手,搭建良好的阅读环境与阅读平台,例如教室里都贴着各种各样的名人名言,学习园地展示学生阅读的活动成果,包括古诗读后感、诗配画、手抄报、好文章书法等。利用开展“好书推荐”活动,根据制定的读书计划,发动学生每人购买几本书,组建班级图书角,实现班级学生书籍资源共享,保证学生有充足的书籍阅读。鼓励学生开设自己的阅读专栏,每周抄上一段或一篇好文章,让学生读、悟、吟、背。使教室充满浓浓的书香气息,营造阅读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巩固阅读成果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都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阅读内容不少,但是阅读效果不理想。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不断的丰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成成果的展示与巩固,以便能够引导学生在竞争、合作的氛围中不断的提升阅读的自觉性。例如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读书笔记评展、精彩诗篇朗诵会,以及利用影视作品开展影视主题活动都是营造阅读氛围的好办法,都可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为。此外教师也要发动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善于收集资料,形成剪报集或读书笔记本,例如某位同学专门收集与天气有关的内容,有的同学专门收集与动物相关的知识,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自身的兴趣基础上进行阅读成果的积累、整理,之后还可在期末进行评选、展示,看哪位同学的阅读成果最为系统、最为全面,这样以来就能够鼓励学生们比较系统、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的阅读,提升阅读的有效性。

总之,想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自觉,既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有二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有效性,实现学生知识技能的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阅读小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