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探讨

2015-05-27蒋仪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集体备课师生关系教学效果

蒋仪

摘 要:物理教学观念的落后和迟滞不前,严重影响了当下的物理教学效果,形成了教师怕教,学生怕学的尴尬局面。

关键词:师生关系;碰撞火花;善于学习;集体备课;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223-01

现阶段的初中物理教材使用的是全新的教学内容和全新的教学理念。在实际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们却没有用全新的教学观念去教学物理,有一部分教师虽然更新了教学观念和使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却因不得要领而事倍功半。物理教学观念的落后和迟滞不前,严重影响了当下的物理教学效果,形成了教师怕教,学生怕学的尴尬局面。提高当下初中物理教学的效果,笔者与大家探讨。

一、建立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习环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间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关系,能保证学生心情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形成进取、探索、创造性的学习品质。如教学《重力》一课时,教师有意让学生观察“我的体重你们来估计是多少?”在学生发现老师不顾自己好胖或好矮来让学生评论,惊喜之余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本节课的开展营造了轻松的氛围。然后引导学生重力如何测?重力与质量是什么关系?這样的教学设计创设了悬念,诱发了学生个体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求知欲。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既有信息的传递,又有情感的交流,更有思维的撞击,师生完全处于平等状态,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理想场所。

二、“开窗”与“拆墙”

新教材无论从版面的设计、色彩的搭配、还是从各类探究活动的编排上都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创设了良好的情景。但有些从教十几年物理的老教师可能很难适应这样的教材。因此,物理教师首先要学习新的物理课程理念。可以说,传统的应试教育是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模式,可以不去知道外面的世界,只要有题做就行,大家交流的是试题库,教学方式为“灌输”式,课堂是教师的“讲堂”,学生的活动成了形式化的表演,甚至于被剥夺了,探究性实验变成了验证性实验和“讲授式”实验,应该让学生亲眼目睹的现象变成了记忆和背诵的条条框框。而新课程注重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注重的是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和评价,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课本就是进行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之一,但是,仅仅坐在课堂里,是得不到探究学习所需要的丰富资源的。探究学习需要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走进图书馆、走进实验室、走进网络世界。这就要求广大物理教师打开观念之“窗”,感受外面新鲜的空气,勇于拆除心中的“围墙”,享受阳光和雨露的滋润。大胆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思维的火花在交流和合作探究中碰撞出来。

三、教师的“一桶水”与“常流水”

新教材与社会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所涉及的内容包括科技新领域、物理学史等方面,很多知识还必须借助于网络,借助现代多媒体来展现生活物理,这就在无形之中要求教师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要求教师向复合型教师发展。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确实只用很少的时间讲解,但是,这并不意味的教师失去主导作用。因为探究学习对于知识内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实验活动等都是开放的,这就对教师的知识面、思维想象力、创造力、逻辑分析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对教学的态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就意味着教师要做更加精细的富有创造性的指导工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难度。缺少补给的水是潭死水,知识需要常刷新,在面对我们比较生疏的东西,要勇于学习,善于学习,唯有如此方能不误人子弟。

四、加强集体备课,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

集体备课的精华在于:互相借签,共同提高。新课程理念要求广大教师不要把自己仅仅当作“课程的执行者”,只去做一些照本宣科的简单教学活动,尽管教材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它绝非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的将教学内容与现实联系起来,及时把新信息、新成果整合到教学内容中去,完全没必受新教材的制约。在集体备课中,不仅要注重教师“教什么”,还应当研究“怎么教”,研究可以从多方面进行,首先要研究教材如何体现课标的要求,如何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然后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选择相应教法。如“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机顺利发射和回收,以及航天员刘伯明、翟志刚、景海鹏的太空生活等,可以结合教材中声音的传播、地球同步卫星的近地点、远地点的动能、参照物、等知识点加以渗透,把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上的相关内容引入课堂。

五、重视教学效果的反馈

新课程的教学,最终的落脚点还是教学质量的提高。新课程改革在加强双基学习的同时,更注重体验探究过程和掌握科学学的习方法,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这样做并不是在弱化教学质量意识,而是从另一方面强调了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去考虑。在实践中注重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发现学生的问题。课堂引入部分,可以先分析学生的基础,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景导入;如在研究液体的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分析学生:如果来自农村,能帮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农忙期间能帮忙晒稻谷,如果是城市的的学生,平时也能晒晒衣服、晒晒棉被等,在课堂教学展开过程中,注意运用物理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探究式,讨论式,小组学习式等有效形式开展教学。在结尾部分,可以让学生做课堂小结,也可以呼应开头解决疑惑,对上下联系紧密的课程也可以留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另外,在一章一节学完后,经常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出题,做题,解惑。一旦有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便让老师释疑,对于普遍存在的或比较典型的问题,老师也可以当堂解答。这种作业形式比较新,学生感觉很好奇,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必须彻底改革教学方式和转变教师教育观念,让物理课堂轻松,让学生感到学习物理快乐。如此,物理新课程改革就一定会取得成效,物理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的成长也会更快。

猜你喜欢

集体备课师生关系教学效果
集体备课在病理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
提高集体备课有效性的途径初探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