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2015-05-27郑建锋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自主发展反思能力引导

郑建锋

摘 要:针以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存在着思维过程与反思的严重脱节现象,笔者认为反思能力是学习者必备的一种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反思的动机;要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学生反思的空间;教给反思方法,提高学生反思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反思能力;引导;自主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94-01

反思就是对所做的事情或经历进行重新的思考与整理。数学学习中的反思就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进行反思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再认识,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让学生通过反思进行自主学习。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反思的动机

反思的过程非常复杂,它关系到学生的认知和学生的情感。众所周知,动机强就会事半功倍,动机发至内心深处的,我们应该激发学生的反思动机,来促进学生进行反思。给予学生反思的机会非常重要,因此要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问学生“这种减法到底对不对呢”“是否还有其他方法”“你认为他的解题方法对吗”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反思,使学生在教师的提问当中不断的思考。

二、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学生反思的空间

学生并非脑袋空空地进入课堂,而是带着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和旧知来到课堂,并借助经验和旧知,来同化、建构新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是学生反思的起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知识形成网络,在解题过程中有不同的解法是学生反思的契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反思起点,抓住反思的契机,使学生部学习过程中断的反思。

1、引导学生在探究新知中进行反思。

让学生探索新知识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我们的教学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我们应该应积极创造和寻找可供学生反思的机会。探究新知识一节课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在这一环节洪给学生反思的机会。通过亲身体验、反馈、反思,从而获得统一的有价值的数学模型,也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这些不同的侧面,多角度地思考体会探索的方法、策略,使学生在不断的反思中,加强数学知识和能力的相互沟通,提高进行数学活动的能力。

2、引导学生在生生互动中进行反思。

生生互动式体现新课堂的教学理念,是教学中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总所周知,学生是存在差异的,无论是已有的知识经验还是认知发展水平,都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都有每个学生的个性。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给与学生反思的机会,让其生生互动,促其思维碰撞,产生新的火花。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如:我在教学“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时,出示例题:“15-9”,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学生则是通过摆小棒,先摆15根小棒,拿走9个,就剩下6个;有的学生说:从15往前倒着数,15、14、13、12、11、10、9、8、7,所以结果应该是6;有的学生是想15-5得10,10再减4得6;有的学生是想6+9=15,所以15-9=6……学生在出现众多的解决方法后,接下来我做的就是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比较,感悟各种算法的优点,并找出其中一些方法的不足,从而在头脑中建构起自己所能理解的,可以接受的,喜欢的算法,从而优化了解题策略。

3、引导学生在错题中进行反思。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可采取以下形式:题目解答正确的直接打上“√”,解答错误的题目,在题目上画一个圈圈,对于学习较后进的学生,可在错误的步骤上划上波浪线。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反思:“错在哪里,什么原因让我做错题?怎么订正……”学生订正后再由老师面批,通过反思能改正的打上“√”,或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修改情况写上不同的激励性语言。学生在体验到了成功带来的乐趣后,对于下次的错误就逐渐有了自觉进行反思的动力。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反思,不仅提高了其思辨能力,纠正了错误,而且为进一步学习与创新,作好了思维能力与心理精神的准备。

目前有一种很流行的做法: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错题库”。即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本子,用来收集做错的练习、作业题及其订正、反思結果。这样一来,“错误”不再是学生的可耻,而成了学生进步的宝贵资源,成了学生攀登知识高峰的阶梯。

三、教给反思方法,提高学生反思的能力。

1、建立自我评价机制

自我评价非常重要,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事实上就是自我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激发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并让学生建立自我评价机制,对自己取得好的成绩和自己弱点进行客观的评价。

2、改变订正的方式

最近,我在班里开展了一项小的调查:当你发现你的作业有错题时,你是怎样做的:A、马上订正,B、先看原题,找到错误的原因再订正。C、订正好,再与原来答案做比较。52位学生中35位同学选择A,10位选择C,仅7个同学选择B。为此,在以后的作业批改中,我试着让学生改变订正方式:要求学生在订正计算错题之前先找出错误所在,并指出错误原因;如果是判断题、选择题的订正要写出理由。改变了订正方式后,学生重复出现类似错误的现象有了明显减少。

总之,反思是一个必须的过程,生活是如此,我们的数学教学也是如此!如果每一位教师在课堂上都能重视反思,鼓励学生反思,提供反思的空间,教给反思的方法,定能发挥反思作为一种隐性教育资源的优势,必会使数学课堂教学波澜起伏,使学生乐思、巧思、善思,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最终达到新课程所追求的“引导学生自主发展”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 刘 兼.孙小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皮连生.《教与学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 熊川武.《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自主发展反思能力引导
高中数学教学中反思性学习的运用分析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