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高中文言文教学工作

2015-05-27向琳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高中

向琳

摘 要:由于文言文距今时间较长,与今人的语言习惯、写作习惯差异较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兴趣不足,教学效率较低。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丰富教学手段,通过营造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参与、联系生活实际、重视现实意义、丰富学习形式等角度来活跃学生的学习生活,以便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教学的有效进行打好基础。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49-01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文言文中优秀作品的学习,可以让今人了解其中的民族文化,体会民族精神,汲取民族智慧,继承民族优良传统,同时文言文也是今人与古人进行文化交流的桥梁。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文言文阅读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不断丰富教学的方法,以便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营造教学氛围,运用情境教学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每篇文章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场景,每篇文章都有特殊的情感内涵,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充分的运用文言文不同的内容来营造不同的教学氛围,以便能够运用情境教学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言文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要让学生喜欢读,能读懂文言文,我们必须缩短这二者的距离。课堂上,运用声情并貌的朗诵,一则有趣的奇闻轶事,一段作者坎坷的人生经历,与文章有关的影视剧、歌曲等都可以营造一个浓厚的走进文章的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带着审美的愉悦投入到挖掘美的阅读和学习中来。例如在教学《鸿门宴》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述“楚汉争霸”的故事,引导学生从大背景入手进行课文内容的理解,了解文章中的人物性格、人物情感,进而感受作者的写作特点、精妙笔法。通过教学情境、教学氛围的营造,就能够很好的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对于课文内容的学习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参与,在表演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翻译、阅读、背诵,单调的教学形式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课堂参与热情不足。在新时期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就可以采用多种“读演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让学生通过亲身“表演”,加深对课文语言和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在教学《鸿门宴》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进行“分角色表演”,学生在表演中,为了逼真,他们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在人物动作、语言(尤其是语气、语调)的把握上都很用心,特别是项庄、项伯二人的舞剑动作,对于学生理解课文、理解人物心情都有较高的要求,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互相点评,参与的热情很高,表演的效果也很好。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准确理解。

三、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生活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诵读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手段。文言文的教学,应强调熟读、背诵。最好让学生能拉着腔调、摇头晃脑地来读,出声有感情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直接与古人“对话”。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正确地诵读、带领他们正确地诵读。除了誦读,我们还可以对一些文质皆美的短篇文言文(特别是一些精短的古诗词或名句)进行配乐,让它们插上音乐的翅膀,让学生用歌唱的方式记住文言文的内容,领悟古诗文的意境,进而获得一种强烈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尤其是教师利用一些广为传唱的古诗词来让学生学唱,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例如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课堂上就可以播放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让学生去读、去学唱,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全词的内容,同时,在曲子的旋律中,学生对全词传达出的意境也有一定的感悟。语文课堂上有了音乐的元素,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很浓厚。又例如在教学《鸿门宴》的时候,教师还可以播放胡彦斌的《鸿门宴》一歌,引导学生通过今人的视角来感受鸿门宴的内涵,运用现代歌曲的引入能够很好的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注重现实意义,引导学生通过古今观照提升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都认为文言文展现的都是古人的一些观念,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今天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学习的过程中认为“文言文无用”。这就需要教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要着力于架起古今的“桥梁“,让古为今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引导学生开掘文言文中写作素材方面的价值,让学生寻找合适的作文话题、辩论话题。例如,教学《归去来兮辞》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提炼出“今人应该积极入世”、“今人应该积极出世”这样的辩论话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辩论,或是进行作文。通过这样较为持续而有意的训练,相信学生从课本中取材的意识和能力都能得到提升。“学有所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提高了。

五、成立学习小组,通过丰富学习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时期文言文内容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觉学习压力大,学习难度强,而教师不可能一一给学生解答难题,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成立学习兴趣小组,以便能够引导学生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共同做好文言文学习。引导他们将遇到的问题小组成员共同去探讨,互相帮助,集思广益,共同解决,在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的认知、感悟能力会得到提高,同时,他们也会获得成就感,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例如,学习《过秦论》一文时,我鼓励学生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字词方面、内容方面以及课后习题中自己不明白的问题)都提出来,在学习小组中进行讨论,不少问题能在他们的学习小组内部得到解决。对于一些很集中的问题则全班探究。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合作解决,他们对文章的理解、感悟就更深刻,同时成就感带来的兴趣也更是持久。

总而言之,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我们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积极进行合作交流,以便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感知,引导学生更好的去了解传统文化、继承民族精华。

猜你喜欢

文言文阅读高中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