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2015-05-27王定宽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法小学数学

王定宽

摘 要: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生活自身就是一个最大的人生课堂,而学习活动就是在人生课堂中的实践。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放开种种禁锢,让学生回归到人生真实的课堂中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源自生活,又指导生活,从而达到活学数学,活用数学的目的。因而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数学贴近生活,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数学教学中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099-01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数学知识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下,教师要将数学课堂生活化,最终,使学生轻松地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获得更大空间的发展。 本文中笔者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展开生活化教学这一问题展开论述,望抛砖引玉,得到大家的赐教。

一、合理使用教材,引入生活素材和实例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源泉,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合理处理教材内容。书本上的一部分例题和习题都可以改编成与学生现实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使学生所学内容与生活经验密切相关,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情境,从孩子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入新课,可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增添新鲜感,从而使他们感到数学不再枯燥、抽象,进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例如在进行《角的认识》一课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角,寻找身边的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老师可以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优美的魚,用角组成的美丽图片,老师发现了生活中有这么多角,说一说你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还见过角?学生跃跃欲试,都想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后,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存在的角,自己记录下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

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蓝本,注重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轻松愉快的数学情境。现实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又如:教学小数加减法时,可创设购物情境,利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购物经验,让学生体验小数加减法题的生成。比如,教学“千米的认识”时,可设计:让学生绕周长为200米的操场跑5圈,不论快慢,每位同学必须跑完。这样,学生就会对“1千米”有了真切感受。

三、教学实践活动生活化

教师设计开展数学系列学科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长此以往会使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到方法的价值、规律的价值和知识的价值,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在开展数学操作学习活动时,应因地制宜地将现实生活中的环境材料当作数学操作材料。提供这些环境材料时应注意两点:一是要利用学生喜欢和熟悉的物品,用它们作为操作材料,能激发学生进行数学操作活动的兴趣。二是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适当的环境将数、形、序溶入其中,帮助学生学习数学。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活应该是有趣的,有意义的。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在具体、直观、形象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构建数学模型,体会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如:《厘米的认识》一课,课始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探索材料:牙签、火柴、硬纸条等,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的长边。有的学生量出4根火柴长,有的量出的是3根牙签长,有的量出1个硬纸条的长。教者提问:“为什么同样的数学书,量得的结果所表示的数却不同呢?”学生根据刚刚测量的经验,发现这些材料的长短是不一样的,看来得有一个统一的测量工具,学生马上想到尺子,这是在生活中看到和用到的,但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不了解,一下子激起学习的愿望。

四、教会学生学以致用来解决生活问题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为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新学知识的拓展。例如,学习“长方形面积”一课后,我布置学生回家测量家里客厅的长和宽和面积,最后算一算客厅里铺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块?如果一块地砖12元,一共需要多少元?但更重要的是把课内外紧紧结合起来,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又如学习统计后,我有目的地让学生统计班级中近视眼人数,通过统计,学生了解到班级近视眼人数较多,使他们意识到保护视力的必要性。从那以后,学生都能较自觉地做眼保健操。

总之,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我们要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让教学貼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让数学生动化,形象化,通俗化,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高不可攀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轻松学习数学,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张焕凤.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生活教学化[J].2002,19,(4):1-3.

[2] 黄永顺.数学过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1997.1.3.

[3] 黄英.联系生活寻素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J].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法小学数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