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额班级有效教学的最佳路径
2015-05-26杜晓娟
所谓大班额班级就是班级学生多,有的班级超过60人甚至达到80人。这么多孩子“济济一堂”,班级管理困难,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受限,学生课堂表达的机会减少。
《语文课标》提出合作学习是解决这一困境有效途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中运用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便较好地促进自己以及别人学习的一种方式。它的提出为我的思考指明了方向:“合作、互助”。
结合《课标》的理念和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做了以下的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效益。
一、巧设座位,合理分配,让学生“组”起来
我的班级中人数多,对学生的管理,学习的指导,作业的检查,教师很难一一做到。可以将全班64名学生分成8组。每一组的8名学生坐在一起,座位设成圆桌会议式,六张单桌组合在一起,竖对桌4张加横对桌2张,以黑板在南面为例,竖对桌南坐两名学生,东西方向对坐4名学生,竖对桌北有两张横桌又可以坐两名学生。平时上课时大家都可以面向黑板听课,需要合作学习时转个脸即可进行,这样的座位每周轮换一次。
分组的时候,按照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的比例组合,同时考虑到视力、性别、身高、兴趣等因素,以保证各小组之间达到均衡,这样一来,每个小组就是班级的一个缩影,为以后展开的竞争打下基础。
二、角色定位,团结互助,让学生“做”起来
分好了组,要给这8个组编号,根据组员自身特点选出组长、纪律委员、记录员等,组长负责本组的作业检查,学习任务的分工,组内学习情况的汇报等,纪律委员监督本组讨论的声音大小和控制,记录员负责记录组内成员讨论的有用信息等。同时通过集体讨论,这些角色以一个月为周期轮换一次,这样针对组内成员的特点进行角色定位,让组内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任务,让每个人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和“怎么干”。同时让他们意识自己是一个团体,要互相尊重,互助合作。
比如教学《黄河的主人》这一课时,我是这样做的:一,教师将本课的预习单发给小组长。二,小组长根据预习单上的内容布置合作学习的任务:本课描写黄河的词语有哪些,通过品读这些词句,知道黄河的特点是什么?描写羊皮筏子的词句有哪些,筏子的特点是什么?描写乘客、作者、艄公的表现词句有哪些?三,组员自主读课文,想想自己读懂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在这过程中,我巡视各小组的学习情况,随时帮助激励小组成员参与到活动中来。四,组长组织合作交流,完成预习单的填写,并提出问题,共同讨论,记录员将大家的问题梳理并记录下来。五,全班交流,组长汇报本组预习单的填写情况并提出本组的共同问题。六,教师根据小组的汇报情况,确定这一课的重点问题:为什么说黄河的主人是艄公?既然黄河的主人是艄公,为什么还要写乘客和作者?
三、量化积分,赏罚分明,让学生“比”起来
同时,为了促进小组之间的互相竞争,发挥合作小组内团结力量,我采用小组量化积分的管理模式。首先确定了这样的积分细则:作业方面:家庭作业按时完成者得一分,完成且质量较高者得两分,没完成者扣一分;课内作业每得一次优秀加一分。课堂表现方面:小组每提出一个有价值问题时加1分,正确解答一个问题时加2分,上课不专心,回答老师问题时一言不发的扣1分。考试方面:期中和期末测试成绩在90分以上加5分,85分以上加4分,不及格的扣1分。单元测试优秀加2分,不及格的扣1分。
具体实施办法:各小组长每人准备一个积分本,每个组内学生的基础分为零分,表现好的加分,表现不好的扣分。教师事先在黑板报醒目的位置画出积分量化表,小组长每天及时地统计本小组的积分并上报在积分表上,同时教师每周一小结,每月一评比。在一周小结时让组长将积分表汇总,让组内每位同学计算自己的周积分,在全班范围内评选出“积分明星”。在每月评比时积分最高组为冠军组。对评选出来的“积分明星”和“冠军组”进行相应奖励。每周评选出的“积分明星”颁发明星小奖状,小奖状的多少则作为评选本学期三好学生的重要条件。
同时每周小组长召开一次组内会议,找出本组和别组的差距,找出原因,确定对策。对于扣分严重的学生,教师找其谈话帮找原因。
“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这是我尝试的目标。而小组与小组间的竞争,更能促使小组成员相互团结,集思广益,将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出来。在大班额的班级中,小组与小组间的竞争使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得以发挥,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而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量化积分的竞争方式,对于发挥学生的能力和潜力有促进作用。
杜晓娟,教师,现居江苏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