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读写融合的分析
2015-05-26胡秀梅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互相融合可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这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的主要途径之一,更是促成学生具备良好的知识功底、文学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关键性因素。
一、阅读和写作融合的作用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经验的积累及其关键,高效的阅读并不断积累经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完成一篇优秀文章的写作,基础是充分的阅读量、丰富的思维想象力、高超的语言应用和转化技巧以及巧妙表达情感的方式等,而这些基础均需要足够的阅读经验作为奠基。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有效地进行融合,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促使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文章,也可更好地巩固学生的写作基础,进而提高其写作水平。
二、阅读和写作融合的方法
1.在阅读中培养写作习惯
阅读是一个对知识积累和模仿的过程,随着积累和模仿经验的增多,便会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创造,进而产生创作灵感。因此,初中教师应善于指导学生多对文章进行阅读,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地挖掘作品深刻的内涵,感悟作者在文中寄予的思想感情,学会与作品在心灵上进行沟通,有感而发,有感而作,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培养写作习惯,提升写作水平。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是一篇优秀的散文,同时也是一篇耐人寻味的、具有深刻寓意的作品。文章通过分析父亲与儿子的关系和点滴,跌宕起伏的情节安排,完整地表达了父子情深和父爱的无私的这一主题。但如果更深一步对文章进行思考,则会发现,这篇文章的含义并不仅仅表达“父与子”之间的关系如此简单,同时更是当时的时代映衬和历史反照。所以,教师在讲到这篇文章时,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对文章阅读、剖析、感悟、写作,通过这样的步骤,有意无意间便养成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2.在阅读中培养写作情感
一篇好的作品,其中无不隐藏着深刻的涵义,这便要求学生在阅读文章时,通过品读、鉴赏、模仿、感悟,发现文章的精髓,与文章进行“对话”,才能真正的理解和掌握作者的表达情感与写作技巧,使学生学会如何在写作中找准重心,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其中。因此,教师可选择一些情感较为丰富的作品,让学生反复阅读,读熟之后让学生把对文中感触最深的一段话或几段话进行默写和仿写,并将其与原文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分析,逐渐理解和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与写作情感,如此不仅能加强学生对文章的深刻理解,也能培养其写作情感,增强写作能力。
例如,阅读鲁迅的《故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时,学生在品味文章语言的同时,也要注意文章结构的巧妙和情感的依托之处。作者在文中构造了“三个故乡”,即回忆中的、现实中的及理想中的故乡,而这“三个故乡”将许多回忆与感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忧伤而又漫长的美。学生在阅读中须不断地细品、琢磨,甚至模仿、感悟,切身体会作者的经历和体验,掌握作者心中复杂而又饱含真情的写作特点。这种阅读经验,不仅有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也培养了学生的写作情感。
3.在写作中提高阅读水平
阅读与写作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在写作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情感不自觉地串联到一起,将阅读和写作这两个环节进行有效结合,使日常积累的阅读经验渗透于写作中,也使写作时饱含的情感表达融入到阅读经历中。而在写作教程中,学生需要对字、词、句、段落等进行细致的安排和锤炼,以此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此过程也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感悟语言也是学生提高阅读水平的重要性因素。
以艾青的《绿》(苏教版九年级上册)为例,如在“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一节中,作者用“集中”“挤”“重叠”“交叉”等词语,将“绿”的灵动、摇曳甚至生命均表现得恰到好处。而这些词语的运用可表现出作者有对文字精心锤炼的能力,也体现其深厚的写作功底。因此学生在阅读这首小诗时,只有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才能更好地品味、理解、感悟语言,最终达到高效的阅读效果。
三、阅读和写作融合的影响力
培养初中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并不仅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同时也是对学生个人爱好、品性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与写作习惯,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所以,初中语文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融合,对初中学生的基础知识、文化修养、思想品性等方面均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胡秀梅,教师,现居江苏江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