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中医药图书信息协作组织的创建及工作探索

2015-05-26刘树春梁永宣马传江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高校图书馆

刘树春+梁永宣+马传江

摘要:国内中医药院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起步于20世纪初,经过不断探索和发展,建立了合作组织并逐步壮大、成熟。本文论述了国内高校中医药图书馆的核心协作组织——图书信息工作委员会的创建和发展历程,从组织的构想、初创、探索、发展、壮大,直至实现中医药专业学术组织的规范管理。文中还回顾总结了从2004年起成功开展的协作与学术交流会议的历史过程。通过10余年的不懈努力,队伍逐步壮大,活动逐步规范,实现了从协作性向学术性的扩展与跨越。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高校图书馆:合作组织:发展回顾

新中国建立后的10年内,国内各省、直辖市相继创建了20余所中医高等院校。而作为高校办学的基本条件之一,中医药高校图书馆也得以创立并逐渐发展。初期的中医院校图书馆规模都比较小,极少有独立馆舍,收藏的书刊资源更是有限。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而得到改善。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医教研对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需求以及图书信息专业自身的发展促进了图书馆之间的经验交流、服务协作和资源共享,从而催生了专业协作和学术组织的形成。本文从高等中医药院校图书馆核心协作组织——图书信息工作委员会的构想、创建、探索、发展、壮大和规范等方面,回顾了在过去10余年的发展历程,由此总结国内高校中医药图书信息协作工作的经验,并对未来发展予以展望。

1 构想与初创

1978年1月,原卫生部在武汉召开了“全国医学图书馆工作会议”,讨论制订了“1979-1985全国医学图书馆发展规划”(草案),为国内医学图书馆的发展指明了前进道路。在这一会议精神的指导下,1985年11月在长沙召开了全国会议并成立了“中国高等医药院校图书馆协会”,部分中医院校也得以加入到该组织中,并在由政府主管部门参与规划和管理的国家、地区、省(自治区)三级医学资源共享服务网络中起到了相应的作用。

1985年9月,卫生部中医司成立了以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情报中心为主任,上海、湖南、北京、辽宁、成都等5所中医学院图书馆及陕西中医药研究院图书馆为副主任的“全国中医药图书情报工作协作委员会”([85]卫中科字第41号),开启了国内中医药图书情报领域的协作与共建共享。此后几年,又尝试组建地区性中医药图书情报二级网络和以省为单位的三级共享协作网络,并开展了交流活动。

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国内高等学校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渐突出。特别是2003年教育部启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以后,国内高校图书馆在馆舍建设、资源建设以及各项服务的开展等方面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在此形势下,专业图书馆之间的工作交流、服务协作、共建共享等,受到了图书馆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活动更加频繁。鉴于专业性较强的特点,一些中医院校图书馆开始尝试开展地区性的协作和会议交流活动,同时也开始联合组建相应的合作和交流组织,在此基础上又逐步开始酝酿建立能聚焦全国的中医院校图书馆协作组织。

2002年12月,广州、南京、山东等部分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长自发组织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聚会,就中医药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开展交流研讨,同时也对在中医高校图书馆之间开展协作和连续性学术交流提出了设想。此次会议为国内高校中医药图书信息领域的合作与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第一步。

之后,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医文献学资深专家段逸山教授的大力倡导下,在众多中医院校图书馆馆长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多的筹备,“第一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图书馆馆长工作会议”于2004年8月3日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成功召开。来自全国18所高等中医院校(包括在高等医学院校的中医学院)图书馆以及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等信息研究机构的25位代表齐聚成都,共同就未来在全国中医院校图书馆之间建立业务合作和学术交流机制进行了充分讨论和规划。这一会议正式拉开了国内中医药图书馆协作组织活动的序幕。

2005年5月,在上海召开了第二届会议,全国各地的高等中医院校图书馆均有馆长或代表参会。当年的会议主要议题确定为“数字化建设、资源共享以及协作组织的恢复和加强”。在邀请相关领导和专家作大会报告的基础上,来自上海、成都、江西等院校的代表,针对图书馆馆舍建设、数字图书馆建设和虚拟联合目录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经验交流和研讨,并希望藉此会议以加强和促进各馆在业务工作尤其是中医古籍利用方面的协作。该次会议的相关报道得以在多种媒体上发布,包括《上海文化年鉴2006》《中国图书馆年鉴2006》和《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等。上海会议还同时确定了会议召开的频率(每年一届),并决定从第二届会议开始,每届会议都应提前提出主要议题。

通过上述3次会议的诸多努力,初步确立了馆长工作会议的组织规范,并为以后的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图书馆馆长工作会议从2002年发轫,历经10余年,已经形成了规范、高效的长效机制,成为中医院校图书馆工作的行业盛事,对促进中医院校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回顾其初创、建设与发展的经历,倍感艰辛和不易。2探索与发展

2006年5月,第三届会议在江西中医学院召开。除了来自国内全部中医院校图书馆及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代表外,还特别邀请了中医药专业出版社的代表,进一步扩展了合作的内容。此外,从江西会议开始,来自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图书馆的代表也连续加入了此项活动,拓展了中医图书馆界学术交流与合作的范围。

2005年以后的几年中,国内中医院校集中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迎接教育部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其中图书馆馆舍和资源建设是评估中的主要建设条件之一。因此,江西会议的主要议题确定为“中医院校的迎评工作及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围绕这一主题,参会者针对迎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数字化建设和文献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了充分的研讨和交流。

2007年5月在兰州甘肃中医学院召开的第四届会议继续以“图书馆如何应对大学本科教学评估”作为主要议题,围绕图书馆配合教学评估和网络时代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进行交流和研讨,为各学校在教学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做出了贡献。同时,在新馆建设、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馆内涵建设等方面也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此次会议中还启动了国内中医院校图书馆相关信息的统计调查工作,为之后各图书馆的建设、发展及资源共知共享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信息。

2008年6月,在贵阳召开的第五届会议上,确定了馆长工作会议的组织建设和工作机制,成立了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段逸山馆长为顾问、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李剑馆长为组长的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图书馆馆长工作协调组(以下简称协调组),并决定之后由协调组全面负责组织机构成立的启动工作。会议还决定开展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图书馆馆际文献传递服务,初步形成全国性的中医院校图书馆馆际服务大联盟。由此,协作组织关心的热点已经从整体管理逐渐向学术管理过度,为之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9年5月,在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召开的第六届会议上,更进一步将如何构建和谐图书馆和中医院校馆藏古籍资源的保护与整合利用作为主要讨论议题。在人员结构方面又增加了新层次的成员。从长沙会议开始,相继有湖南、江西、安徽、山东等国内的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加入到会议活动中。此次会议还确定,将馆长工作会议经验推向深入,在加强学术交流的同时保留成果,决定之后每届会议均编制出版论文集。

上述第五届和第六届会议还分别纳入遵义医学院图书馆和吉首大学图书馆等非中医药院校图书馆作为会议的协办单位,进一步促进了高等中医院校图书馆与其他相关专业大学图书馆之间的业务交流和相互学习。

通过2006-2009年的交流活动,进一步明确了馆长工作会议的组织建设和工作机制,并成立了工作协调组。此时,馆长工作会议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辐射的范围和领域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3 壮大与规范

2010年6月,第七届会议在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召开,其主题为“高等中医院校中医古籍的保护利用及数字资源的共知共享”。

和既往相比,此次会议最大的变化是得到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的支持。中华中医药学会李俊德秘书长、学术部刘平主任及学会资深顾问温长路教授莅临了会议,并从图书馆学术组织建设与发展、中医院校图书馆职能的发挥、相关学术活动的开展等方面发表了指导性讲话。同时也对馆长会议多年来做出的成绩予以肯定,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使得馆长工作会议在组织程序、会议内容、材料汇总等各方面日趋规范。

在此次会议上,中华中医药学会初步同意,在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图书馆馆长工作会议的基础上筹备组建图书信息工作委员会,隶属于中华中医药学会,从事相关活动。这一指示精神很快得到落实。在2011年2月中华中医药学会于广州召开的年度第一次常务理事会上,正式同意成立“图书信息工作委员会”。会议也对组织的相关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专业性学术团体,希望在未来的活动中能联合更多力量,扩大参加人员的范围和协作领域,强化学术交流的规范性。

2011年7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召开的第八届会议将主题确定为“提升能力与效益,促进学习与创新”。强化了信息素质教育在图书信息管理与服务中的重要地位。会议在大会报告的基础上,选择30余篇交流论文,以《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增刊的形式出版了会议论文集。

从沈阳第七届会议以来的历次组织活动,都有中华中医药学会的领导或资深专家莅临会议并作指导报告。并且从2011年长春会议起,学术活动均接受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会务部门的领导,并以“中华中医药学会图书信息学术研讨会”名义举办学术活动。每届会议按规定向中华中医药学会上报活动计划,会后呈报会议纪要和论文集。开展的活动也在交流、协作、共享的基础上,进一步凸显其学术性,实现了从协作性向学术性的扩展与跨越。

2012年5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召开了第九届会议,将主题确定为“保持传统特色,促进创新发展”。会议选择的16篇论文分别从图书馆文化建设和数字参考咨询方面开展主题交流,并进一步探讨了各院校图书馆间在古籍保护及开发利用、行业评奖、著作出版、继续教育等方面的协作。值得欣喜的是,会议还针对中华中医药学会即将组织的“中医药标志性文化优秀作品”评审活动,在全国中医药院校图书馆中进行动员,并很快见到了成效。

在2012年8月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的“中医药标志性文化优秀作品”评选活动中,图书信息工作委员会在全国中医院校图书馆中广泛征集作品,得到了各图书馆的积极响应。通过学会专家评审,共获得学会“中医药标志性文化优秀作品”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优秀奖6项。并推举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作为代表在颁奖大会上交流,受到了国内从事中医文化宣传工作人员的重视,进一步体现出中医院校图书馆在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

2013年10月在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召开了全国中医药图书信息学术会议暨第十届中医药院校图书馆馆长会议,其主题为“强化内涵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中华中医药学会谢钟副秘书长莅临会议并代表学会做了指导性讲话。会议选择19篇论文,围绕馆藏资源建设与中医文化传播、数字化校园与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医药文献信息保障与利用、古籍保护与利用研究、图书馆管理实践与科学研究等进行了大会交流。

第十一届会议于2014年10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26所中医药高校及出版社、杂志社等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近6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部刘平主任到会并讲话。大会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陈进教授作了主题报告。来自香港浸会大学及湖南、成都、黑龙江、天津等中医药大学的8篇论文围绕学科建设与服务、数字图书馆建设、古籍保护与研究、中医药文化建设等方面做了大会交流报告。

自2004年以来,在全国各中医院校图书馆的精诚合作和共同努力下,尤其是近几年在协调组的带领下,图书信息工作委员会从一个自发的行业协作组织成功转型为规范的专业性学术组织,参加人员从最初的十几所中医院校图书馆,增加为包括国内全部高等中医院校、医学院校的中医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机构及中医药高职院校在内的30余所中医药相关图书馆,而且还在向其他非中医院校图书馆、医院图书馆以及中医药书刊编辑出版机构扩展,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联合以国内高等中医药院校图书馆为核心的成员,团结协作,在资源建设、内涵建设、文化建设、数字图书馆建设等各方面,均发挥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促进的作用。

4 展望

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内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等中医药专业学术团体相继设立了信息学分支研究机构,中国卫生信息学会等非中医专业学术团体也设立了中医药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开展中医药信息相关的研究与学术交流,部分中医院校图书馆在其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图书信息工作委员会则联合高校中医药图书馆、医院图书馆、中医药信息研究机构等,兼顾开展中医药信息研究、学科建设及学术交流,以及中医药专业图书信息管理、业务协作和工作交流,将图书信息管理与中医药信息研究相结合。

目前,中医药信息研究还主要集中于中医药信息理论、信息组织、信息检索及信息标准构建等方面,强化中医药数据的分析与挖掘,以实现知识发现和知识创新。因此,作为学术研究机构,图书信息工作委员会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在上述方面有所建树。另一方面,作为专业协作团体,应该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的领导下,在图书信息管理与服务中,强化中医药专业特色和教育职能,进一步加强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及相关学术机构之间的联系。在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中医古籍保护与开发、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数字图书馆建设与管理、中医药信息学科创建与探索、行业课题申报与评奖、检索课内容的规范与调整、图书教材编写与修订、大学教学水平评估与专业认证以及中医药信息素质教育等各方面进行深入合作与经验交流,探索在信息时代高校中医药图书馆的发展新路,分享大数据环境下中医药信息的分析与挖掘成果。通过信息资源的建设、管理与服务以支持医教研工作的开展;通过培训、讲座、开设课程以提高用户的信息素质;通过对中医药数据信息的整理、分析与挖掘以开展中医药学术研究。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使中医药高校的图书信息工作在管理与服务的基础上,体现出更高层次的职能和特点,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形势和要求。

猜你喜欢

中医药院校高校图书馆
《中药学》课程的教学体会
以供给侧改革为引领,提升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中医药院校师生关系影响因素的年级差异研究
西南边疆高等中医药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