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例老年痴呆患者异常行为特点及诊治对策
2015-05-26杨云生郭怀花陈南南
杨云生 郭怀花 陈南南
【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38例老年痴呆患者异常行为特点及诊治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8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利培酮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病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该组患者经治疗前后简易智能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该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与简明精神病评估量表评分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患者可以显著改善其异常行为特点,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老年痴呆;异常行为特点;利培酮;疗效
阿尔兹海默症又称老年痴呆,是目前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神经系统疾病,常以老年为主要发病人群,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难治愈,为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较大的心理负担与精神负担。因此,采用积极有效的方式治疗老年痴呆提升其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现将我院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治疗
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8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该组患者均在我院确诊,合并不同程度的异常行为症状与情感障碍,且未患有其他严重器质性并发症。该组患者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在62至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4.3±2.9)岁,病程在3至7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6±1.2)年。
1.2 治疗方法
给予该组患者口服利培酮(国药准字H20060697,宁波大红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治疗,治疗原则为:每日口服剂量为1.5ml,并以8周为1个疗程,且在治疗期间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适当调整用药剂量,且对其各项生理指标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对该组患者经利培酮治疗前后的临床情况与异常行为症状进行评估,采取的量表包括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包含吃药、吃饭、做饭、洗澡等20个项目,每个项目的评分由1分之4分)、简明精神病评估量表(包括定向状态、心境抑郁、动作迟缓、不合作等10各项目,每个项目的评分由0分之7分)与简易智能量表(包括定向力、记忆力、语言能力等五个方面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指标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对数据进行表示,以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该组患者经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情况
该组患者经治疗前后简易智能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该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与简明精神病评估量表评分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年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老年痴呆发病率随之增高,且难以治愈。老年痴呆患者临床上常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与人无法正常交流,且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妄想、幻觉等精神行为症状,为患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同时增加了家庭负担与精神压力。因此,老年痴呆患者的诊治对策至关重要。针对老年患者的肝肾功能较差,有明显衰退现象,对药物的吸收与排泄程度较比年轻人群有着显著的退步,要求临床上工作中能够采用效能较高,维持时间较长的药物进行治疗,其中利培酮可作为首选药物。利培酮作为一类临床上较常应用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机制可归纳为:作为选择性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可直接作用于多巴胺受体,产生显著的临床作用,与此同时对黑质纹状体的通路影响较差,不与胆碱能受体结合,安全性较高。而本次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的该组患者经治疗前后简易智能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该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与简明精神病评估量表评分的差异显著(P<0.05),与周勇杰于2012年的研究结果大致相符,说明经利培酮治疗后的老年痴呆症的临床效果较为突出。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虽在本次试验研究结果中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但仍有部分患者因用药剂量过多出现嗜睡。疲劳、便秘等反应,这就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调整用药剂量,以达到良好的治愈目的。综上所述,应用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患者可以显著改善其异常行为特点,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且未出现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且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