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属于自己的语言特色

2015-05-26向洪艳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3期
关键词:情感语言语文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基本方式,是教师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互动等,都必须依靠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收程度。教师语言的情感也引发着学生的意识活动,获得感性认知,实现理性飞跃。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中之重。

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学《茶花赋》时,结尾富有诗意,耐人寻味。“祖国如此伟大,人民精神如此美好,一朵茶花能容得下吗?能给人启发、深思吗?能。这是由于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进行了巧妙的艺术构思,不断开阔读者的视野,由情入手,而景,而人,而理,水乳交融,意境不断深化……”诗一样的语言,启发了学生的想象,激起了学生情感的波澜。

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提出“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藏,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也。”其明确提出了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及要求。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与情感的交流等,都必须以语言作为纽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深刻地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果,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能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取精神上的愉悦。

因此,作为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就更应该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语言。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在教《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时,就用了这样一段抑扬顿挫、情溢于辞的导语:“有这样一个人,全中国人民都觉得他是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他博学多才,他精力过人,他廉洁一生……联合国破例为他的逝世降半旗一周致哀。”短短的几句话,却让全班学生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周总理的丰功伟绩、高风亮节令学生满怀崇敬之情,以一种近乎虔诚的心情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这堂课效果之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学生的心灵是敏感的,他们能准确捕捉到教师语言中“情”的信息,进而领悟“情”中之“理”。教师要以动情的语言为载体,以情传情,以情激情,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讲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发情绪的记忆,而且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可见美的语言对学生的影响。关于这点,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美比其他各学科表现得尤为突出。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掘教学语言的艺术美。从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时轻时重,时快时慢,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提高教学效果。具体地说,注意以下几点:1.讲究说话的节奏。口才出色的人,除能引经据典,诙谐幽默,还能适时的运用或高亢或低沉或轻快或凝重的节奏,就像钢琴家,运用简单的音符弹奏出动人心炫的高山流水,令人如沐春风。2.讲究说话的语气。缺乏语气词的话语,普遍是生硬的。恰当的使用语气词,可起到舒缓语气,强调内容,进而拉近师生关系的妙用。3.讲究说话的技巧。有效的组织教学,用引人入胜的导入语,巧妙自然的过渡衔接语言,发人深省的结束语言,体现教师自身素质与文化修养,提高课堂效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语言要有启发性,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应鼓励学生知难而进,思索争辩,训练和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启发学生时,教师要抓住关键,善于“引渡”,帮助学生达到活跃思想和发展思维的目的。所谓启发,是源于古代教育家孔丘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曾对此作出精辟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可见启发之重要。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是指教师的语言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大脑产生兴奋,多种感官协同参与,积极活动。教学中,教师若能通过耐人寻味的语言循循而诱,提供一些思考问题的线索,让学生自己动脑去探讨解答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知识,则必可“牵一发而动全身”。

愿课堂语言艺术成为缤纷教坛的夺目奇葩。

向洪艳,教师,现居四川广汉。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感语言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