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文言文的有效教学
2015-05-26陈经卫
众所周知,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单元中所占比重日益提高,日益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但在如何有效提高文言文方面的效率,则一直成为一线教师所面临的难题。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结合文言文文本的特点,我们认为,在文言文的教学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子的翻译固然是理解课文的前提与基础,但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精华部分的文言文,其“文学”、“文化因素”不容忽视。完整的文言文教学,应当是“文”与“言”的和谐统一。为此,笔者不揣浅陋,拟从四个方面浅谈《史记·刺客列传》的教学,以期能够引发教育界同仁在文言文高效教学方面一些有益的思考。
(一)故事情节线索化,一举两得
在充分兼顾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教师导学则需要受到相当重视。毕竟,学生无论在人生阅历还是知识面上都还达不到“无师自通”的地步。当前语文教学界,众多一线教师均用“串讲法”,将课文彻底割裂成一个个小的语言碎片,文言文彻底成了一根鸡肋——教之无味,弃之不能。如何避免文言文讲解过程中的“碎片化”趋势。在这一点上,笔者比较赞同余映潮先生的“一线串珠式”教学法——即通过将故事情节线索化,串联起学生在学习中所碰到的不懂问题。而文本中难懂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就是所说之“珠”。如在《刺客列传》中有关专诸部分,我们将其故事情节用一条简明线索概括:“专诸被荐—重用专诸—主客合谋—专诸刺僚—诸子封卿”。
利用上列之线索,我们将刺客的经历有机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有效解决了“碎片化”现象,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学生自主预习中所遇的疑难问题也得到了解答。
(二)教学形式多样化,兴趣盎然
《刺客列传》为《史记》七十二列传之一,作为人物传记,毋庸置疑,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对于传主人物形象之分析,也是学生在学习中所面临的“重中之重”。充分运用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体会作者所塑造之传主形象,能够变枯燥无味的古文言为生动活泼、具体可感的人物形象,加深学生对人物特点的理解。以荆轲部分为例:
厚遗蒙嘉,得以引荐于秦王之前,可见荆轲行事之周密;献图时通过对比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与荆轲的“顾笑武阳”,既遮掩了武阳的失常表现,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其沉着机智、镇定自若之形象跃然纸上。这对“行刺”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起—绝—拔—操—急”,荆轲“取—奉—发—把—持”,双方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最后反“被八创”,完全丧失了战斗力。即便是如此,荆轲仍“倚柱而笑”,衬托了其英雄虎胆,突出了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
古代文言文语言较为简练,句意之间存在着众多省略空间。如我们适当穿插一些与传主有关的小故事,则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更能还原历史现象,加深学生对传主人生轨迹的认识。穿插小故事,以专诸部分为例:
“相传伍子胥由楚国逃亡到吴国后,一天,在一条乡间小路上,路遇专诸正与两三个大汉打架。双方打得难舍难分,争执不下。围观众人劝架,但仍不能拉开专诸。但专诸,母亲一到,专诸便立即停手。而专诸被推荐给公子光后,并未立即死心效力。但公子光常常赠送日常用品乃至百金给专诸母亲,以作其用度花费。专诸于是异常感恩,但是顾念老母在堂,有后顾之忧,并未行动。专诸母亲为成全其大事,先自杀身亡,以了却专诸之顾虑”。
通过小故事,我们可看到,专诸实为“至孝之人”,且从侧面推测出其之所以答应公子光行刺吴王僚,其动机是“士为知己者死”。而这些,原文中并未出现。
同样,编写历史小短剧,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传主的认识,增强文言文学习的趣味性。以《刺客列传》中豫让部分为例,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编、自导、自演一出《豫让刺赵襄子》的课堂历史小短剧。生动形象再现了这一历史场景,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视觉震撼。
(三)拓展延伸,增加知识
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除了我们日常教学中所涉及之课内文章外,一定的课外知识延伸,也显得极为必要。笔者在《刺客列传》的讲解过程中,积极组织学生搜集与传主有关的成语,或历史上吟咏传主的相关作品,以加深对传主的认识。如与豫让有关的成语有“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与荆轲有关的成语有“图穷匕见”、“易水送别”等。另外,历史上吟咏荆轲的作品我们也搜集了一些,如陶渊明的《咏荆轲》、柳宗元的《咏荆轲》。
上述举措,希望能够让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走得更好、更远。
陈经卫,教师,现居广东深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