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自主性

2015-05-26黄雪莲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1期
关键词:阅读文章自主性中学语文

阅读依然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关键,阅读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充分运用自主性阅读方式进行教学,能使语文课堂充满激情,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文学素养。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怎样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是我们每个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确保充足的阅读时间,以读激趣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每个语文老师必须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作用,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文章。这好比我们认识一个人,初看识人的相貌,细看辨人的特征,这样才能全方位认识这个人。阅读文章也大抵一致,要想全面把握文章的知识要点,需要充足的时间保障。例如在讲解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一课时,若老师仅仅只给学生三五分钟去快速阅读文章后,就提出“为什么说‘最后一片叶子才是贝尔门的杰作”?学生只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即使是老师千方百计地引导、启发,学生仍然会不知所以然,最后学生只能盲目地跟着老师走,老师讲解越来越费力,学生越来越没有学习的兴趣,阅读毫无效果。由此可见,只能让学生反复阅读、揣测、体会文章,才能全方位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知识重难点,再通过老师的适当点拨,学生心领神会,阅读积极性才能大大提高。

二、转变角色,深化阅读意义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占重要地位。由于中学学生语文水平普遍不高,老师很难让学生独立阅读,造成了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习吃力,甚至造成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转变角色,深化阅读意义,始终坚持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让学生在独立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没办法解决的问题,大家可以互相讨论,共同学习。

例如在进行《项链》一文的阅读教学时,老师应引导学生对玛蒂尔德人物形象站在不同方面(借项链行为尖锐讽刺了爱慕虚荣、贪图享乐思想;丢失项链后的行为展示了她诚实守信之美)进行分析,并以此来把握和理解文章的主题。其次是从文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入手,逐步培养学生从文中细微处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例如老舍的《我的母亲》一文,“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这些语句描写出了一位勤劳慈爱的母亲形象,老师在讲解课文时,引导学生留意文章中的这些细节描写或者人物的某个动作、心理的用词,从而深入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及文章思想情感的表达。

三、敢于放手,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将探究知识的权利交给学生,使得学生真正被解放,自主学习。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学习到的东西要不断使用才能熟能生巧。中学的语文阅读教材只是一个例子,而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是把这个例子作为依据,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因此,老师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正确引导学生独立自我探寻。另外在自主性的学习模式中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老师可以根据阅读的内容和知识重点的联系,精心设定问题,要求学生对照自学。例如在学习《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这一课时,让学生自己阅读,老师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社会和学校很不一样,要安分守己”的理解,提出问题:“你觉得怎样才算安分守己呢?”学生就会发挥大胆想象力,认真思考,反复阅读文章,解答疑问,理解到在积累文化知识和习得专业技能、技巧的同时必须做好面对社会的心理准备,这样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阅读自主性,而且也能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由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

四、关注学生,尊重学生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先阅读后讲解这一模式进行教学,需要老师留心观察学生,给学生自由表达个人见解的机会。允许学生具有选取课外阅读课本的权利,为学生创造更加宽广的展示自我的空间。老师在每一堂课都要为学生留住消化知识以及巩固知识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尊重学生的阅读成果,比如作业的结果、思考的结果、考试的结果以及对阅读效果的自我评价等等。那些个性鲜明的学生,甚至十分调皮的学生,都必须给与充足的尊重,老师不能我行我素,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要求发展。老师需要让学生懂得:学好语文阅读是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贯彻落实过程中,本文作者深刻地体会到了自主性阅读教学的较好效果。充足的阅读时间、角色转变、学生探究意识的激发、关注学生、尊重学生,自主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使学生敢于争论、勇于辩驳,思维也变得更加活跃,同时,也促使学生具备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考察问题的能力,使得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异彩纷呈、绚烂多姿。

黄雪莲,教师,现居山东青岛。endprint

猜你喜欢

阅读文章自主性中学语文
线上录课教学设计“如何对同一主题下的英语阅读文章进行对比分析”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为学生打开阅读文章的便捷之门
维护科学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