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生作文更简单一些
2015-05-26李玉莲
李玉莲
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师比较头疼的一件事,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一直在探寻、琢磨、研究,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学生爱上作文,写出好作文来?现在就将我取得的些许微小的成绩或者是感想与大家分享吧。
一、开辟作文训练的两种渠道,引来作文的活力
1.随时创造写作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作文。作文来源于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我们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花鸟虫鱼、风雨雷电,鼓励学生把自己平时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在日记里;我们还应该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鼓励学生把参加活动的经过、感想写下来;我们还可以经常带孩子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让孩子们的思绪任意放飞,鼓励学生把自己这个时候的情感、思绪写出来……这样,既丰富了学生写作的素材,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难题,有有效地进行了练笔。
我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学写日记,哪怕是一句话,只要把你的想法写出来就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也经常带孩子走出校园,来到田野,寻找春天、畅想夏日、发现秋天、游戏冬季……在出发之前,我告诉他们要尽情的玩耍,但也要将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尽量记在脑子里,回来之后,把它们写下来,告诉李老师,你都有哪些发现,看看谁能带着李老师一起玩。其实,这也是我们作文教学所欠缺的一点。很多老师都经常组织学生活动,但是出发前却没有告知学生任务和要求,学生出去了就只是玩,没有目的的玩,回来后,让孩子们写,他怎么写呢?写什么呢?
2.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积累,从阅读中学习作文。写作需要学生在写作之前,拥有一定的积累和储备,这就包括写作素材、书面语言、表达方式、书面表达经验等方面的积累。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从教科书中学习作文,学习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在课后加大学生的阅读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增长知识,提高认识水平,才能提高作文能力。
下面是我们班二年级的时候找春天和观察家乡的果树之后学生的习作:
(一)找 春 天(吴金兰)
那天,天空万里无云,阳光明媚,李老师带我们到田野上去找春天。
大地上,这儿一朵那儿一朵的野花都开了,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换上了绿色的新衣裳。地里开满了金黄色的油菜花,还有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杏花和桃花也开了,一群群的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着。看,那还有一头牛懒洋洋的晒着太阳呢!小鸟也从南方飞回来了,还叽叽喳喳地唱着歌呢!
春天真的来了,春天真美啊!
(二)家 乡 的 果 树(王宇枭)
我的家乡是一个出产很多水果的地方。我们那儿梨树特别多,还有桃树、苹果树和葡萄。
清晨,果树和果子上挂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就像挂着一串串珍珠;一到中午,阳光灿烂,阳光照到果子上,整个果林金碧辉煌,像铺满了金子一样;晚上的时候,风一吹,果树就弹起了欢乐的乐曲……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家乡的果树。
如果没有认真的观察,没有写作的储备,我想他们是写不出这样美的句子的。
二、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因此,要让学生有话说,就要求教师把作文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喜欢写作文。尤其是低段的学生,对作文感到既陌生又害怕,因为他不知道该从何着手。教师就要让作文课变得生动起来,就要让作文在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就要给学生必要的提示和指导,就要在作文之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1.先观察后作文。只有引导学生感知具体形象的事物,才能激发学生积极地思维,产生表达的愿望。特别是写人、状物和写景的作文,我们更应该在作文之前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观察实物或图画,指导学生参观,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作文,这样学生写起来才不会觉得太难,写出来的文章才会形象具体,才会有真情实感。
2.先实践后作文。像记事类的作文,我们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参加活动,他们在亲身实践之后,往往会津津乐道,必然兴趣盎然,写的作文也就会过程详细具体,感情真实丰富,具有生活气息。
3.抓时机作文。学生写作文的兴趣,会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教学机智,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写作文。抓准了时机,就把握住了学生的情绪,就会使学生在饶有兴趣中写出好作文来。
4.创情境写作文。人的形象思维毕竟优于抽象思维,在具体的情境中,写自己经历过的事,表自己内心的情,总比凭空想象好写得多。这个情境是为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达到作文训练目的而创设的,情境的创设要有目的,要有计划,不能盲目而为,为情境而情境。
举例子:
朋 友(杨燕)
朋友,
在寒冷的冬天,
你为我带来了阳光,
让我温暖的成长。
朋友,
在炎热的夏天,
你为我带来了凉风,
让我有了清爽的快乐。
朋友,
在我生病的时候,
你帮我找医生,
让我有了健康的身体。
朋友,
在下雨的时候,
你给了我雨伞,
让我不被雨淋湿。
朋友,
就是那声轻轻地问候,
就是那张熟悉的笑脸,
就是那双和我牵着的小手。
这是一次教学交流活动中,我们隔壁班老师上的作文课——《朋友》,我们班的孩子也等于听了一堂课(当时是在板房教室上课,不隔音),下课后,我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然后把自己对朋友的理解写下来,就这样,一首首优美的小诗诞生了。
三、教师适当“下水”,给学生指点迷津
小学生写作文觉得难,不仅是因为不知道写什么,还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写,对于这些问题,老师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道明的,学生也不可能在一两次习作中就能找到感觉的。所以,“模仿”对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示范”对教师来说也是不可取代的。当然教师的下水作文应该有个“度”,要起到示范作用,对学生写作、思维扩散有所帮助,要让学生感到“哦,对!可以这样。”要让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眼前一亮的感觉;而不能太过,用自己的要求和模式规定和评价学生的作文,限制学生思维的发散与延续。我在作文课上,往往会先和学生一起讨论,从哪些方面来写,可以怎样去安排这次作文的结构,有哪些好的词语可以用在这次作文中……给学生一些小的提示,让他们在此基础上自由发挥,把自己的想法尽量地写出来。
作文有法但无定法,我们只能在实践中慢慢摸索,慢慢积累,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学生的写作之路。作文很难,但只要我们寻到了写作的规律,找到了写作的方法,作文一定会简单起来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