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需促学习真正发生
2015-05-25朱丽玲
朱丽玲
[摘 要]要做到有效的教学,学生需要的教学,只有找到学生学习的真实起点,扣准学生学习的脉络,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顺学而教,展开符合学生当下学情的“教学”,努力让教学呈现出真、实、透的理想状态。
[关键词]小研究学习 顺学而教 以学定教 真正发生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4-016
我有幸参加了特级教师周卫东老师执教的一节观摩课,教学内容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和与积的奇偶性”。
课前,周老师已让学生做了一个前置性小研究,其中“小研究单”中的第2题为:
这一问题的结论是:若所有加数都是偶数,则和是偶数;若算式中有奇数,当奇数的个数为奇数时,和为奇数,当奇数的个数是偶数时,和为偶数。
诚如冯·格拉塞斯费尔所说:“学生的认知过程其实是了解学生思维的重要线索,是学生思维暴露的最好机会。”上课前,周老师一如既往对全班“小研究”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发现:全班46份研究单中,此题接近正确结论的研究单只有13份,占28.3%。更多的“研究单”显示的只是一种“半程”的状态(约占65%),比如:
这样的教学如何展开?
周老师告诉我:虽然在全班交流环节中,13位学生(占28.3%)的讲解和交流可能已经达到课时目标的基本要求,但在此过程中,如果大多数学生因为前置“介入”不深,对结论的理解还处在一个“混沌”的状态,这种整体学习的效果是要打折扣的。
周老师还说:“‘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强调学生进行适当的‘前置性研究,是想让学生的经验、思维和思想先‘富起来,进而在课堂上形成一个强大的经验‘交换场、思维‘碰撞场、思想‘交流场,正如《国语·郑语》所言‘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无讲。”在课堂教学中,让原生态地呈现学生的各种方法成为一种教育资源,这些方法相互验证、相互启迪、相互激荡,就能催生学习的真正发生。
思此,离上课还有5分钟。
这时周老师放低身位、降低起点,变“独白”为“对话”——
师:关于小研究的第2题,大多数同学的研究还比较空泛,比较笼统。责任在老师,是老师给大伙儿的研究任务太大了!没关系,让我们重新出发!
师:大家想想,任意选取几个不是0的自然数写成连加算式,这样的算式可以分成几种类型?
(在充分的交流、补充后得出:所有算式可以分成三种类型,一是所有加数都是偶数,二是所有加数都是奇数,三是加数中有偶数也有奇数。师板书这三种类型)
师:好,我们的研究方向更加明确了,可以从三方面研究。现在给大家五分钟时间,请每位同学对这三种情况展开研究,待会儿再进行交流。
生1:所有加数都是偶数时,和一定是偶数。比如,2+4+50+100=156,200+34+280+680=1194。
生2:当算式中有奇数时,要分两情况,一是奇数的个数是偶数时,和一定是偶数,如,2+3+7+8+10=30;如奇数的个数是奇数时,和一定是奇数,如2+3+7+8+10+9=39。不管举多少个这样的例子都是这个规律。
生3:当加数中既有奇数又有偶数时,不要管偶数的个数,只要看奇数的个数。奇数的个数是偶数时,和一定是偶数;奇数的个数是奇数时,和一定是奇数。
生4:对,这里偶数可以不管,只看奇数,这种类型其实与第二种类型是一致的。
生5:我也同意!其实,把所有的算式如果重新进行分类,完全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全是偶数,另一类有奇数也有偶数。
全班热烈鼓掌。
……
显然,有效的教学需要促进学生学习的真正发生。
首先,应准确地找到“两点”之间的真实距离。所谓“两点”,即学生的起点和教学目标点。“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制订适切的目标点很重要,但找到学生的真实起点更重要!找到真实的起点,才能因学而教,顺学而为;制订适切的目标,才能“教”有所得,“为”而有效。
当下的教学有一种不好的做法,那就是打着“为了儿童”、“以生为本”的旗号,人为地夸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主观能动性,过高地预测学生的起点,人为地拔高教学的要求,过高地制订教学的目标,以致课堂成了少数“精英”的舞台,大多数学生沦为“看客”、“听众”和“群众演员”。课堂,依然是换了一种形式的“独白”。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教学,让我们慢慢来,慢慢来!
其次,应调适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学习不是从上课铃响才开始的,学生都是带着自己已有的、参差不齐的,甚至是片面的知识经验和生活阅历来学习的,对此,我们无法回避,更不应该提防,而应该尊重和正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起点,对于学生已经有所了解的东西和不了解的东西,我们都不能装聋作哑或视而不见,而是要悉心揣摩并用活、用足这些资源。在课堂教学具体进程的不同阶段,学生的理解处于不同层次,我们更要适时提醒并追问自己:学生在哪里?要以实践者的智慧与自觉,放弃既有的、感觉“良好的”的模式或程序,通过即时的“重心下移”、“关口前移”、“重心上移”等策略,不断进行“放”与“收”的调适,让课堂教学始终焕发出一种鲜活的状态,让教学的“重心”始终贴近学生的实际,催生学习的真正发生!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