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本位:有效阅读设计的起点
2015-05-25索永
索永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如何从儿童本位出发,实现有效阅读,是当前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教师可从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环节进行研究,基于儿童本位,设计有效的阅读教学,从而实现儿童的有效阅读,为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提供帮助。
[关键词]儿童本位 生本 儿童观 有效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0-068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由于未能很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落实儿童本位,未能将儿童本位作为有效阅读设计的起点,致使有效阅读无法真正成为现实。童年是人生发展的宝贵时期,只有让语文阅读回归儿童本位,才能使语文教学真正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一、儿童本位的内涵
儿童本位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旨在追求儿童最大限度的解放并在合适的条件下促进儿童天赋潜能的激发。因此,也可以将儿童本位理解为基于儿童的特点与需求,追求儿童的解放。
就儿童本位的实质而言,为开放的、自由的、民主的教育。在社会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要实现儿童的全面解放,就必须将儿童置于中心位置,将儿童作为开展具体教育活动的唯一的、确定性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二、儿童本位的阅读设计观
儿童本位是有效阅读设计的起点。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因为:首先,儿童是阅读的主要承担者,一堂阅读课有效与否,其最终的评判者应当是儿童。其次,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有效性对于儿童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对于儿童的阅读教育,不应该由外部强制完成,而应当由儿童的本能与能力来为教育提供所需的素材,并指出起点,即有效阅读设计源自于儿童且服务于儿童。再次,虽然阅读素材的“生产者”是成人,但是 “消费者”却是儿童。这就在客观上决定了儿童的阅读素材无论在价值尺度上还是在表现方式上,通常都由成人的“儿童观”决定。有效阅读所面临的问题正是如此,设计者的“儿童观”直接决定着儿童阅读的质量。
三、基于儿童本位的有效阅读设计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实现有效阅读是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而有效阅读的实现,离不开基于儿童本位的设计。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环节着手,强化基于儿童本位的有效阅读。
1.课前
做好备课工作是教师搞好语文阅读教学的前提,也是实现有效阅读的基础。因此,对于语文教育工作者而言,要立足于儿童本位,对阅读内容进行充分地分析和仔细地研究,充分了解儿童的特点,再结合教学目标进行阅读教学设计。
例如,在学习课文《秋游》之前,教师就要认真地分析儿童在学习课文中会体会到关于秋游的哪些乐趣、儿童是否能够讲出自己秋游的体会等。教师只有在课前想好这些问题,才能在阅读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2.课中
课堂是阅读教学的主阵地。因此,搞好课堂教学对于实现有效阅读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必须要立足于儿童本位。
首先,要坚守童真,让课堂回归真实。由于儿童特有的思维方式与兴趣爱好,使其更容易接受温和、童稚的语气。因此,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课堂上,必须要精心设置与儿童思维相适应的教学情境,让儿童沉浸在充满童真的课堂气氛中,对阅读内容产生感悟和进行表达。如在讲授《台湾的蝴蝶谷》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充满儿童化的、激励性的、快乐的语气,并站在儿童的角度引导他们进行阅读。
其次,要彰显童美,让课堂赏心悦目。有效的阅读课堂应当充满情趣与温馨,应当能够对儿童的心灵进行文化熏陶。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激发儿童心中的淳朴之美,使课堂赏心悦目。如在教《九寨沟》一文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段导语:“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共同走进一个人间仙境———九寨沟。”与此同时,教师可以播放与九寨沟有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再辅之以生动、优美的语言,为儿童营造充满诗情画意的课堂氛围。
再次,要激发童趣,让课堂焕发生机。儿童本位的阅读教学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但是其前提条件均为儿童的积极参与,其共性在于能充分地调动儿童的兴趣。如在教《人类的老师》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速读课文,看看“人类的老师到底是谁”。
3.课后
有效阅读的实现,要培养儿童养成在课后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引导儿童仔细揣摩所阅读的文章中字里行间的意思,并在段落旁标注自己的感悟与理解,写出自己理解得不够透彻的内容,或者摘录其中优美、生动的句子。这不仅能够完成儿童的知识积累,还能增强其评价与判断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以儿童为本,基于儿童本位对有效阅读进行合理的设计,有助于阅读教学效果的提高和有效阅读的实现。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