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梁雷烈士的三封遗信

2015-05-25闫雪

党史文汇 2015年3期
关键词:雁北右玉汉奸

闫雪

著名作家姚雪垠与梁雷烈士是河南邓县同乡。姚长梁一岁, 朋友们亲切地称梁为“阿雷”。20世纪30年代,两位进步青年建起诚挚友谊;此后数年直至梁雷1938年牺牲,虽聚少离多但音信不断,始终是互相了解、互相怀念、心心相印的好朋友。梁雷虽然牺牲了,但他写给“雪垠兄”的3封书信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慰藉好友,激励后人。

第一封信写于1937年11月10日,姚雪垠收到时已是12月初。

写这封信时,梁雷已在山西偏关县。1937年9月30日,梁雷经平鲁到达偏关。仅用一天时间,就把牺盟会成员都派往抗日前线,并全面展开了抗日救亡工作。10月中旬,中共晋绥边特委在偏关成立,机关对外名称是雁北游击司令部,司令员便是梁雷。10月25日,原国民党县长王华杰弃城逃跑,山西省政府发电委任梁雷兼任偏关县县长。这年秋冬,偏关县组建了民族革命战争战地动员委员会(梁雷兼主任),工、农、妇各种抗日救国会,武装工作队、青年抗日先锋队、儿童团等抗日群众团体,开办了牺盟会训练班。中共晋绥边特委出版了《怒吼》周报,梁雷题了刊名。

雪垠兄:

到这里后就给你们去过一信,收到了吧?这里现已无所谓战线,无所谓胜负,敌人的后方有我们雄厚的兵力、广大的抗日人民。我们的人民自卫队(系游击队,不是各县成千成万的人民自卫队)已成立了11队,数队正与敌血拼。第七队昨收复了平鲁,第六队前日收复了右玉。我于10月25日又兼任偏关县县长及人民武装部部长,从早5时忙到晚12时,都是作的“组织民众,武装民众,训练民众,保护生产,发动游击战争”的事。在我们游击区内,已坚决执行了我们的工作纲领,那些区域内不是已被敌占领,就是才收复回来,再不然就是与敌激战的区域。

绥远的凉城已经成了一个臭城,很远很远你就可以闻见腥臭气。朔县被敌人杀死了3000多人民。宁武城内几乎被敌人烧光……老百姓遭受敌人直接的侵害,差不多都觉悟了。他们说:“这时还不跟他(指日本)拼,到死了后再拼吗?”

我们的人民自卫军所到之处,有全家(兄弟妻子)跟着干的,有50多岁的老头子跟着干的。各队所属的儿童挺进队、妇女冲锋队,情绪之高,意志之坚,不下于正式队员,有不少已经参加游击队,真使人奋发!

朋友,最后的胜利一定是我们的!此致

民族革命敬礼!

阿雷

十一、十

收信时姚雪垠正在开封主编《风雨》,他把此信和《雁门关外战时工作纲领》发表在第十四期《风雨》上,但没给阿雷写回信。一个月后,姚又接到阿雷1937年12月12日写给他和几位好友的一封信,这时梁雷已被阎锡山委任为第二战区战地执法司令。

现在我还在这儿,没有死,也没有受伤。在忙得要命的情况下,忽然想起了你们。你们是在作文化运动,你们是在作青年运动,你们是在作一切救亡工作吧,我想。什么时候才能接到你们的来信呢?

现在的情形又变了,华北的敌人整个退却,绥远的敌人很少很少,太原的敌人已经退出,雁北的敌人正向后撤。

本月9日敌人在朔县、神池、偏关之间的利民堡与我军激战,敌已被击退。否则,此地危极。

偏关与我们未到前大不一样了。各村壮丁已全编为自卫队了。人民自卫军已成立了4大队,每队200余人。过去我们所组织的人民抗日自卫队,现改名抗日游击队,已发展至13队,分布雁北各县,与敌血拼。第六队之挺进队员20余人,日前在朔县境击溃敌150余人,我未死伤一人,敌死伤13人,丧失枪弹甚多。第五队收复了右玉,得枪100余支,无线电台一架,建立了抗日的民主政权(抗日委员会),现正与第十一队及×部军取得亲密联系,向左云及绥远之凉城进发。第九队正要去收复和林、托县(亦绥远境)。第七队早收复了平鲁,建立了抗日的民主政权(革命战地平鲁县总动员委员会)……各队人数的增加使人吃惊,比如在右玉收复之第3日,一日内第五队增加160多队员。可见人民恨敌之深及自觉之程度了。在杀虎口外,我们也建立了一队,可惜枪支太少,不然一定要发展更速。

再要告诉诸位的是,工作虽然飞跃地发展,可是还有少数不顾民族、国家、老百姓利益的家伙,有意无意地阻挠,想起来使人痛心,使人气恨。可是在民族革命的浪潮中,这些准汉奸们,是会同汉奸们同样遭受群众的严重打击的。

牺牲救国同盟会,尤其我们雁北战时工作委员会,是维护统一战线最力的团体。在各党各派都有了新的觉悟亲密合作的今日,又处在这样严重的环境下,按说工作者是不会感到困难的。然而对各方的联络,对各方的应付(即怎样把各党各派各阶层的人都对待得很好)真不容易,尤其处在领导地位。朋友,待抗战胜利后,我们再到一块详谈这些宝贵的经验教训吧。

现在第×战区司令官,又委我兼执法司令。我已组织了执法队,在雁北及这里共处决了13个大汉奸。此刻正进行调查各地阻碍工作的人,逮住时是不会轻饶他们的。

关于我的近况,请你们告诉所有的朋友,及我的家中,和那些孩子们(按:此指大同中学的学生们)。

朋友们的消息,我是很想知道的,因为他们在作救亡的工作。后方,尤其家乡的情形,我也极愿知道,因为那是民族革命战争的一环。

这里连报纸(本省的、外省的)也看不到,只要你们能来一封信,我一定和战报一样重视。接信后,不管来到来不到,要写封信来(信皮写明××转,是不会接不到的;只要这里不失,我离开这里也会接到的),哪怕是一个字也好。

前三封信接到否?此致

民族革命敬礼!

阿雷

十二月十二日

接到这封信后,姚雪垠立刻给阿雷回了一封信,报告一点故乡的消息,并告诉阿雷“很想跑到西北去,吸一点新鲜空气”。很快,姚又收到了阿雷的回信。

第三封信写于1938年1月10日,是最零乱、最潦草的一封,连信末的署名都漏掉了。但姚雪垠认为这是“更值得永远保存起来、传播开去”的一封信。

老雪转后方各友:

天气越来越冷,但我们的血是一天比一天的热了,任务一天比一天重大了,工作一天比一天繁重了。

仍然吃的是荞麦面与山药蛋,见的是穿羊皮的人(朋友,那羊皮是极粗极粗的,没布面;有的还穿羊皮裤,也是没有面,色灰白)。除了看看我们出的《怒吼周报》外,见到的只是附近几个县的石印报,有的还不如我们的内容充实。想不到在这里接到你的复信。我曾经去信说过,一个字也好。这高兴得我如同杀死几个敌人和大汉奸一样。

说起汉奸,我不得不告诉你数事。在这救亡工作高度展开下,保德、五寨、河曲数县,捉到大汉奸,有的是晋北的首富,真他妈的可恼,这窝混蛋狗东西,丢尽了中华民族的脸!

我兼了执法司令,杀了小汉奸甚多。连以前杀的大汉奸树德(此系从刊物上抄出的稿件,漏掉了姓字),及在平鲁组织维持会的张仪,和敌人在右玉放的县长樊玉润,共计——一会儿算不清。朋友,今后我们的游击队会杀死数百倍于所杀的汉奸数目的。然而现在算一算杀死的敌人还不足500个。

我们领导的抗日部队有12支队(一支队三大队,都是民众组织的),由斗争中生长起来、壮大起来(人民自卫队更多)。二次收复了平鲁,后被汉奸部队把我们的屈健(七支队队长,河南人)、柏玉生、刘明生、王屏(河南人)4位在群众中素有信仰的同志骗捕去,后到绥境逃回了,收复了右玉,保卫了偏关。在雁北各地展开了大规模的游击战,一直伸展到绥远的清河及杀虎口外,不幸昨日传来消息,七日右玉二次失陷,我抗日游击第×支队最后退出,血战5次,死40余人。但获俘虏4人,缴敌步枪30余支,毙敌100余人,队长傅生麟已亲到前线指导,现正与敌游击中。敌不敢出城一步。今日上午又传来消息,昨(9日)晚6时半平鲁二次失陷,我全城男女老幼全行退出,已成死城。何××之骑兵军、×路军(原信如此,这是当时习惯,对部队番号和部队将领名字均用×号。×路军即八路军。何××是何柱国,阎锡山的将领),及抗日游击第七、六两大支队,已密切联络,进行游击战争。现敌我正激战中,偏关尚安静。

敌人是要用全力消灭雁北之抗日势力的,而他们所能消灭的不过是占领几个没人的死城。同志们,我们的坚壁清野工作还没有达到理想呢,若在短期完成了这工作,还怕他什么的鸟敌人!

今天我忙得连喝茶(河南说喝茶往往是指喝开水)的工夫都没有,然而我要写封信,为的是敌人在华北喘息后,又大规模地来进攻我们了。我们是绝不惧怯、退缩、退让、逃避的!我们是要拼着头颅杀向敌人的侧方、后方去的,死的机会多着呢。告诉你们,你们要比我更千百倍努力前进!我,即若死了对民族革命是决无损失的。因为你们一定会因我之死而作了更多的工作,因我之死而号召更多的同志。

雪,朋友们不让你出外,正对,但文化工作你决不要放弃。到家乡去,大干起来,我们要不负这伟大的时代啊!

遥遥地送给你们一只手,紧握起来吧,在浓烈的民族革命的空气中!

一月十日

第三封信是梁雷写给姚雪垠的最后一封信,信后不久晋西北战场形势大变。收信的老雪惦念着阿雷,希望他不会被敌人或汉奸杀掉,能再读到他的更长更详细更富于英雄色彩的信。但阿雷已于3月18日壮烈牺牲了。

逝者逝矣,烈士的3封遗书却被保存了下来,生动形象、翔实深刻地展现了梁雷生前发动民众,领导游击队,在寒冬腊月风餐露宿,转战塞外荒原,长城内外,英勇打击敌人,威震雁北的情景。一位目光炯炯、激情澎湃、英勇豪迈、顶天立地的抗日英雄跃然纸上,读后一种崇敬、仰慕之情油然而生。

(责编 兴柱)

猜你喜欢

雁北右玉汉奸
怀念雁北
遇见右玉蓝
右玉的故事
大雁北飞又南归——寻访原红一军团供给部科员蓝勇的人生足迹
记住右玉故事 弘扬右玉精神
大年初一闹汉奸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肃奸初探
Effect of Hydrogen Reduction of Silver Ions on the Performance and Structure of New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 PEI/Pebax2533/AgBF4Composite Membranes*
沁园春右玉精神赞
国民政府逮捕汉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