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南铁路地质灾害的勘察与防治技术初探

2015-05-25谈鹏燕曾玉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年19期
关键词:西南地区泥石流岩溶

谈鹏燕 曾玉

摘要:我国的西南地区地处青藏高原的周边地带,在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带附近,地质灾害非常严重,而且地质的构造也十分复杂。文章通过已经建立的几条重要铁路干线以及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勘察设计,对地质灾害的具体勘察、防治措施做出了相关的分析和介绍。

关键词:西南铁路;地质灾害;勘察设计;防治技术;地质构造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9-0162-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19.080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铁路建设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现如今我国已经在西南地区的一些复杂地区建设成功了几条铁路干线,本文就针对具体的西南地区铁路建设中涉及到的勘察和防治进行如下的分析和论述。

1 西南地区概况

我国西南地区涉及到的省份包括贵州、云南、四川、西藏、广西、重庆以及一些省份的部分区域,整体面积大约为2.58×107平方公里。这一区域的地形非常复杂,绝大多数的地形地貌都是山区构成的,占据整体面积的75%左右,剩余地区是一些丘陵、平原、盆地和大谷地地形。由于这些地形的限制,使得在这一地区修建铁路存在很多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这一地区的岩性非常复杂,地层出露问题严重,主要出露的地层包括中生界、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和新生界等,其中还广泛存在一些岩浆岩,而且规模十分巨大,时不时会有岩浆喷发的情况发生。同时,变质岩在这一地区也分布广泛,而且作用类型非常齐全,变质的程度也多种多样。

受到两大板块的挤压作用,这一地区经常会出现频繁的板块运动,造成地震灾害频发,而且地震的活动非常强烈具有震级大、地震频繁等特点。地壳的升降幅度较大,这主要体现在河谷的快速下切,主要包括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澜沧江和怒江等,受到这些江河的下切作用,该地区的斜坡岩体存在破碎严重的问题,加上该地区降雨量非常丰富,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这些都对该地区的铁路施工和运营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2 针对地质灾害制定的勘察和防治技术

2.1 滑坡的勘察与防治

山体滑坡是我国西南山区发生的地质灾害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我国先后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过襄渝铁路段的赵家塘滑坡、成昆铁路段的狮子山滑坡、南昆铁路段的八渡滑坡等事故,这些事故的发生都加速了我国对于滑坡灾害监测预警的研究,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勘察防治技术。

2.1.1 勘察特色:(1)采用其他方法和工程地质的比拟法进行比对和分析,进而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预测和评价;(2)针对滑坡的发育特点对滑带的土抗剪强度进行选择,同时做好综合分析比对的工作。

2.1.2 勘查技术:(1)卫星遥感技术和低空航拍影像的处理技术;(2)对贫水、无水滑坡勘探中的弱渗透性测定;(3)压干钻、双层单洞岩心管钻、无蹦反循环钻等钻探技术和设备配套的相关技术;(4)对滑土带现场探槽、探井大面积原位的测试控制技术和实验方法;(5)常规地面的监控技术和孔中深部的变形观测。

2.1.3 防治技术:在整治滑坡灾害时应采用因地制宜的综合措施。对于地下水形成的滑坡,通过修建渗水、排水隧洞的方式,同时辅以支撑渗沟、边坡渗沟、节水渗沟和地表排水等工程措施。对于因坡脚没有支撑发生的山体滑坡要用一些支挡物,如抗滑桩、抗滑挡墙和锚索桩等,同时还要辅助修建一些排水、疏干的工程。对于因为堆载引发的滑坡,通过清方减载的方式来进行防护。

2.2 泥石流的勘察与防治

泥石流同样也是一种在我国西南地区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通过20世纪的东川铁路段和成昆铁路段对于泥石流的防治工作,我国在针对这一地质灾害的具体勘察和防治问题上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2.2.1 勘察。在对泥石流进行勘察时通常采用的是遥感技术,这对于一些泥石流在不同时期的动态判断具有很好的勘查效果。同时,研究人员在分析泥石流成因的基础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处理、统计分析和量级评价,总结出了一套针对泥石流的评判法则。通过对泥石流表发生后的石英砂结构进行分析,可以研究出泥石流发生的距离、沉积环境和流体性质。通过对沉积岩同位素的测定可以确定该区域内的土壤侵蚀程度、侵蚀量和侵蚀速率。

2.2.2 防治。在泥石流的防治方面,我国借鉴了外国许多先进的技术,研究出了先进的地面振动和探头流位的报警装置,建立了综合防治原则和“宁宽勿窄、避重就轻、隧道绕避、生物防治、按沟设桥”等多种工程设施。

2.3 落石、崩塌的勘察与防治

通过川黔、南昆、成昆、水柏、南昆、内昆、贵昆等不同山区路段的铁路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落石和崩塌地质灾害的勘察与防治,我国对于这些地质灾害也总结了丰富的勘察、防治经验。

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崩塌灾害,这种灾害的破坏力非常强,不便于处理,在原则上修建铁路时应该避开这一路段或者采用隧道的形式进行铁路的建设。

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崩塌灾害可以通过支顶、清除、锚杆、锚索或者建立落实平台的方法进行地质灾害的防治,同时还要做好地面的护面、勾缝和排水工作。

对于一些受到落实、崩塌侵害比较严重的地段,如果不能够对这些落实进行有效的清除,可以通过修建棚洞或明洞的方式来进行处理。在进行该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时应该注重被动防护和主动防护的有效结合。

2.4 岩溶的勘察与防治

岩溶这种地质灾害是我国西南地区铁路建设过程中经常遇见的一种灾害。我国的碳酸盐岩层分布十分广泛,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其中又以西南地区遍布最多,集中在云南、广西和江西三个

省份。

对于这三个地区内的铁路沿线而言,不管是平原、丘陵还是高山,都存在大面积的熔岩,形成了谷地、岩溶盆地、漏斗、峡谷、峰丛、峰谷、岩溶干谷、洼地等多种地形。

通过一些专项的科研和地质勘察,可以探究出熔岩的形成规律,进而总结出一套完备的勘察方案:对岩溶的地面塌陷进行专门性的勘察,勘查工作主要通过物体的探寻,同时进行钻探,通过两种探寻方式的有效结合,可以有效地提升勘探的效率。在实际的隧道勘察工作中,勘查工作者通常利用同位素示踪法、专题的论证调查和电磁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地质的勘察和岩溶的具体分布探寻。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西南地区由于受到板块运动的影响,该地区地壳升降的幅度巨大、地震频繁、山高谷深,同时该地区降雨量巨大,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这都为该地区的地质灾害提供了发生的有利条件,在这一地区进行铁路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作为铁路地质工作的重点,地质灾害的勘察和防治工作需要在工程开展之前进行,同时辅以先进有效的科学技术,这还需要相关工作者从实际出发,总结好相关经验,为工程的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宋义东,李贞亮.郭屯至获嘉输水管线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与防治[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5).

[2]曹国侯,王运生,李耀华,苏建坤,黄欧龙.三维成像系统在地下工程地质灾害预报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4,(S1).

[3]杨再彬.水库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4,(10).

作者简介:谈鹏燕(1985-),女,重庆人,供职于重庆市地勘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硕士,研究方向:水工结构;曾玉(1982-),女,湖南郴州人,供职于重庆市地勘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硕士,研究方向: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

(责任编辑:王 波)

猜你喜欢

西南地区泥石流岩溶
基于MCI指数的西南地区近60年夏季干旱特征
某石灰岩矿区岩溶涌水治理处理方法
西南地区干湿演变特征及其对ENSO事件的响应
探讨岩溶区高速公路勘察技术方法
山西队戏向西南地区的传播
泥石流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泥石流
Завершено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о крупнейшего комплекс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узла на юго
--западе Китая
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区隧道勘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