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权力、营销行为与公司价值
——以民营上市公司为例
2015-05-25白贵玉
卢 刚,白贵玉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管理研究
管理层权力、营销行为与公司价值
——以民营上市公司为例
卢 刚,白贵玉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管理层权力是指企业管理层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能力,本文以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权力、营销行为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管理层权力的提升会弱化公司营销行为;管理层权力与公司价值存在负向相关关系;上市公司营销行为与公司价值存在正向相关性,即公司采取积极的营销行为会提升公司价值;营销行为在管理层权力与公司价值的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即管理层权力对公司价值的负向影响部分是通过对公司营销行为的消极作用产生的。
管理层权力;营销行为;公司价值;民营上市公司;企业管理;公司治理;薪酬操纵
一、引 言
管理层权力是指企业管理层对公司治理机制(包括决策权、监督权以及执行权)的影响能力,在管理实践中,适度强化管理层权力配置是提升企业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与责任心的根本保障和基本途径。鉴于管理层权力配置程度的重要性,近些年关于管理层权力配置效用的研究逐渐丰富,多数研究验证了管理层权力配置过度对企业经营发展的不利影响①②Pathan S.Strong boards,CEO power and bank risk-taking.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2009,33(7):1340-1350.。其演绎逻辑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管理层权力越大,受到的监督和约束越弱,会强化管理层薪酬操纵的欲望和能力,通过过度在职消费等方式增加私有收益,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具有负面作用③权小锋,吴世农,文芳:《管理层权力、私有收益与薪酬操纵》,《经济研究》,2010年第11期。;二是较大的管理层权力配置会使公司存在天然的内控缺陷,内部控制在公司投资行为和信息披露行为中的约束效应无法得到有效发挥,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盈余管理以及高管腐败行为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消极影响④赵息,许宁宁:《管理层权力、机会主义动机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审计研究》,2013年第4期。。
事实上,由代理理论可知,管理层权力配置的不同会影响管理层对公司经营战略和经营决策的偏好与选择,而且经营战略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公司经营发展的变化趋势。基于此,本文选择企业营销行为作为中介变量,从公司战略决策的角度考察管理层权力对公司价值的作用路径和影响机理。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管理层权力与企业营销行为。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经营决策主要由管理层制定并实施,管理层的主要职责即是在保障股东利益的基础上做出有利于提升公司价值的决策行为。但委托代理理论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和自利动机等问题的存在,管理层可以通过利用其具有的独特权力获取私人利益。在一定程度上,私利行为可能会影响管理层选择战略决策和经营行为的动机,即管理层在进行战略决策时并不能完全以公司最优决策为基本原则①谭庆美,景孟颖:《管理层权力、内部治理机制与企业绩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而且管理层权力越大,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左右能力和左右欲望也就越强。营销行为是企业战略决策的体现,所以管理层权力配置会影响企业的营销战略风格。具体影响机理主要体现在:首先,从管理层经营意识和欲望方面来讲,与公司股东不同,管理层需要承担很高的雇佣风险,即当经营投资得不到回报的情况下,会威胁到管理层职位的稳定性。所以,随着管理层权力的增大,其会更加关注管理职位的安全性,为了避免因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带来职位的不稳定,管理层会倾向于采取相对稳妥的营销战略决策,避免激进的营销战略;其次,从能力层面来讲,管理层权力越大,与董事会博弈的过程中对战略决策的左右和干扰能力越强,会促使其基于防御心理放弃激进的战略决策,采取相对保守的营销战略。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管理层权力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采取保守的营销行为。
(二)管理层权力与公司价值。管理层权力配置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利用其在公司内的权势来影响公司各种决策和利益分配来完成②王铁男,王宇,宫春婕:《并购中的CEO薪酬操纵与企业价值》,《软科学》,2015年第5期。。首先,在企业决策层面:管理层权力越大,股东和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和约束作用越难以发挥,在公司经营过程中贡献智慧资源的途径也相对减少,在公司内部较难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不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③张丽平,杨兴全,陈旭东:《管理者权力、内部薪酬差距与公司价值》,《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年第5期。;其次,在利润分配层面:管理层权力是管理层执行自身意愿能力的体现,管理层权力越大,其对自身利益的追逐欲望和能力越会提升,会促使其利用信息优势,通过偷懒、在职消费、控制权收益等行为获取私利,从而对公司价值产生负面影响④杨志强,石本仁:《高管公平性偏好、私人控制权收益与公司价值》,《财经研究》,2014年第3期。。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管理层权力与公司价值存在负向关联性。
(三)营销行为与公司价值。市场营销是民营上市公司获取利润的重要职能和途径,其行为对公司价值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营销行为体现了企业为获取竞争地位而发起的营销运作、策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⑤许正良,王利政:《企业持续营销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5期。,积极的营销行为可以在短期内让消费者更多地了解企业产品或服务,快速提升企业的市场份额,继而增加企业收益,对公司价值产生积极作用⑥白贵玉,徐向艺,徐鹏:《企业规模、动态竞争行为与企业绩效》,《经济管理》,2015年第7期。;其次,企业实施营销行为的过程中可以增强企业在市场判断和顾客关系培养等方面的能力,形成企业的无形资产,在与其他企业竞争时能够实现产品差异化定位,对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⑦陈晓红,于涛:《营销能力对技术创新和市场绩效影响的关系研究》,《科学学研究》,2013年第4期。。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如下:
H3:营销行为与公司价值正相关,即较多的营销行为可以带来公司价值的提升。
(四)营销行为的中介效应。由以上假设逻辑可知,管理层权力的增加会从决策意识和决策能力两条路径影响管理层战略决策,使企业倾向于采取相对保守的营销行为;同时管理层权力过度配置时还会因为内部科学决策机制的缺失和管理层自利行为等问题的加重对公司价值产生消极影响;而营销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企业塑造并保持竞争优势,创造更多利润收益,对公司价值具有积极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关于企业营销行为在管理层权力与公司价值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假设如下:
H4:企业营销行为在管理层权力与公司价值的关系中存在中介作用,即管理层权力提升对公司价值的消极影响是通过采取相对保守的营销行为造成的。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在中国沪深资本市场上市的高科技民营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高科技行业的判定标准借鉴了徐鹏等(2014)①徐鹏,徐向艺,白贵玉:《母公司持股,子公司管理层权力与创新行为关系研究》,《经济管理》,2014年第4期。的研究,包括电子元器件制造业、信息传播服务业、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和通信服务业等行业。本文从国泰安数据库(CSMAR数据库)挖掘样本企业2010年至2013年共四年期间的相关经营数据,同时在数据获取过程中对数据缺失严重和发生过重大重组的样本企业进行剔除,最终剩余627家上市公司,连续四年共2508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二)变量及其度量
1.管理层权力:参考周建等(2013)②周建等:《董事会人力资本、CEO权力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年第3期。和王茂林等(2014)③王茂林,何玉润,林慧婷:《管理层权力、现金股利与企业投资效率》,《南开管理评论》,2014年第2期。的研究,选择两职合一状态、执行董事比例、管理层持股和股权分散度四个指标作为衡量管理层权力的基础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四个指标进行加总,确定每一指标权重以计算管理层权力。
2.营销行为:借鉴陈晓红和于涛(2013)④陈晓红,于涛:《营销能力对技术创新和市场绩效影响的关系研究》,《科学学研究》,2013年第4期。的研究,以年销售费用与当年公司总资产之比作为营销行为的测量指标。
3.公司价值:参考张斌等(2013)⑤张斌,兰菊萍等:《PE对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13年第3期。的研究,以托宾Q值衡量公司价值。
同时,为了尽可能客观准确地探索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关系和程度,本文还选择了其他有可能对被解释变量发生作用的变量作为控制变量,主要包括:公司上市时间、员工人数、董事会规模、独董比例和资本结构。解释变量、中介变量、被解释变量和各控制变量的名称、代码及计算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名称、代码与衡量指标
(三)模型设计
基于上文所提出的假设,本文通过stata10.0计量软件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设计如下回归模型:
其中,controli,jt代表了第j个研究样本在t年控制变量i的数据,Marketingj,t代表了第j个样本企业在t年的营销行为数据,MPj,t代表了第j个样本企业在t年的管理层权力配置数据,Valuej,t代表了第j个样本企业在t年公司价值数据,控制变量的回归系数以bi代替,解释变量和中介变量的回归数据以αi代替。模型1用来验证高科技上市公司管理层权利配置与营销行为的关联性,模型2用来验证管理层权力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联性假设,模型3是衡量高科技上市公司营销行为对公司价值影响的回归模型,用以检验假设H3,模型4为在模型2的基础上加入营销行为变量,同来检验营销行为在管理层权力和公司价值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四、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一)描述性统计
表2从极值、均值和标准差几方面汇报了本研究所涉及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观测期间样本公司管理层权力标准差逐年减小,说明样本企业管理层权力配置差异化正逐步缩小。同时管理层权力指数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说明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管理层权力存在逐步受到约束的现象,这是否是因为管理层权力过大带来的负效应在实践中得到重视,需通过后文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加以检验;同时,营销行为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样本观测期间中国高科技上市公司的营销行为逐渐积极;公司价值的标准差在四年里均比较大,说明高科技上市公司价值差异化较大。
表2 主要变量均值与标准差
(二)面板数据分析
基于所设计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如表3所示,因为本文采取面板数据进行回归,所以需要进行豪斯曼检验,以确定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适用性,基于豪斯曼检验标准,当P小于0.05时需进行固定效应回归,否则采取随机效应。由表中数据可知,四个模型豪斯曼检验结果P值均小于0.05,所以全部汇报固定效应回归结果。
表3 回归结果分析
其中,模型1回归结果显示F值为3.94,且在1%水平下显著,解释变量管理层权力回归系数为-0.008,且P<0.01,说明管理层权力与营销行为之间存在显著负向相关性,假设H1得证。模型2的结果显示F值为13.66,且在1%水平下显著,R2=0.0696,变量管理层权利的回归系数为-0.481,且P<0.01,说明管理层权力与公司价值之间存在显著负向相关关系,假设H2得证。模型3结果显示其F指为17.4,且在1%水平下显著,R2=0.1072,变量营销行为的回归系数为10.254,且P<0.01,说明营销行为与公司价值之间存在显著正向相关关系,假设H3得证。观察模型4的回归数据发现,F= 15.17,且通过显著性检验,中介变量营销行为的回归系数为10.034,且通过显著性检验,解释变量管理层权力的回归系数为-0.398,P<0.05。解释变量回归系数绝对值的降低说明营销行为在管理层权力与公司价值的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即管理层权力与公司价值存在负向相关性的部分原因来源于管理层权力对营销行为的消极影响。
(三)稳健性检验
本文将高科技民营上市公司的营销行为作为中介变量,实证分析了管理层权力配置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联性及作用机理。为了检验结果的稳健性,本文通过对被解释变量公司价值进行替换,进一步检验管理层权力、营销行为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以增加本文研究结果的说服力。
参考陈晓红和于涛(2013)①的研究,选取市场绩效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检验,市场绩效是企业产品市场需求和获利能力的体现,衡量指标选择主营业务毛利率进行衡量,其计量方式为销售毛利与主营业务收入净额的比值,其中销售毛利为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和主营业务成本的差值。将市场绩效作为新的被解释变量按照本文所作假设和设计模型进行多元回归,观察结果可以发现,管理层权力配置和公司营销行为在与公司价值回归时的系数大小存在一定差别,系数的显著性也存在微小差异,但是回归系数的方向没有发生改变,且同样通过不同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这说明本文的结论具有良好的稳健性。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对高科技民营上市公司中管理层权力、营销行为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公司管理层权力的提升会弱化公司营销行为;第二,管理层权力与公司价值存在负向相关关系;第三,上市公司营销行为与公司价值存在正向相关性,即公司采取积极的营销行为会提升公司价值;第四,营销行为在管理层权力与公司价值的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即管理层权力对公司价值的负向影响部分是通过对公司营销行为的消极作用产生的。
研究结论证实了管理层权力过度配置在管理实践中的消极作用,为企业经营管理中对管理层权力配置提供了借鉴参考;同时,对企业营销行为积极性和中介效应的检验为企业塑造竞争优势、增加公司价值提供了路径参考。当然,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样本选择的局限性,即本文以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适性,在非民营上市公司或非上市公司中是否适用;以及管理层权力过度配置的消极作用是否受其他变量的调节等问题都值得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分析。
[责任编辑:王成利]
①陈晓红,于涛:《营销能力对技术创新和市场绩效影响的关系研究》,《科学学研究》,2013年第4期。
F276.6
A
1003-8353(2015)10-0107-05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4YJC630131)的阶段成果。
卢刚(1966-),男,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白贵玉(1986-),女,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