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了”与“了不得”
——基于语料库的多维考察
2015-05-25曾传禄
周 祥,曾传禄
(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不得了”与“了不得”
——基于语料库的多维考察
周 祥,曾传禄
(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不得了”与“了不得”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组近义词,但两者在某些情况下不可任意替换。在句法层面,两者功能相似,偶有差异,且主语性质有所区别;在语义层面,表评价义时,“不得了”褒义感情色彩以及对积极语义的选择功能没有“了不得”强;在语用层面,两者关于语体选择、独用情况、话语标记和情态功能方面的考察亦不尽相同,而这组词与共现词搭配时出现异同的原因,主要在于“不得了”对事物性状描写的程度语义大于“了不得”。
“不得了”;“了不得”;语料库;多维考察
现代汉语三音节词“不得了”与“了不得”的词汇义和语法义区分度较为模糊,留学生在习得这组词时存在着较高的偏误现象。纵观前人有关这组词的研究,吕叔湘、王荔、董玲玲曾对这组词中的单个词语有过考察,但并未将其对比研究;高宜增、盛春丽、王芳、王春晖等对这组词有过考察,但这些成果较为分散,有失全面;徐时仪对其的考察则偏向于成词与词汇化的研究。关于这组词在句法功能、主语性质、语义区别特征、语体色彩、实现与否、话语标记、情态属性、共现词搭配等方面的问题,未曾有过系统全面的考察。以语料库中的语言事实为基础,厘清“不得了”与“了不得”在句法、语义和语用层面的异同,对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有积极意义。
一 语法特征
“不得了”与“了不得”在句法层面上功能特征相似,在句中经常可以互相替换,但二者有时不可任意替换。
(一)句法功能
“不得了”和“了不得”二词作为谓词,主要呈现形容词的句法特点。一般而言,形容词的句法特点通常是作谓语、定语和补语。据北大现代汉语语料库语料,“不得了”与“了不得”在语料中一般充当句子的谓语、定语和补语,充当补语的情况以状态补语和程度补语为主。
1.作谓语
从“不得了”和“了不得”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来看,都具备充当谓词的语法功能。谓词的主要语法特点便是在句中是作谓语和定语,例(1)、例(2)为“不得了”和“了不得”作谓语的情况。
(1)a即使开短会、集体办公,如果一件事情老是议过去议过来,那也不得了。①
b可是她们心里也明白,这若给“红卫兵”和“造反派”查觉,那可不得了。
c从入学那天起,就有人预言这个班将来人人不得了。
(2)a破施皮茨创造的一届奥运会上得7块金牌的纪录,但5金2铜也相当了不得。
b这次,将军、专家、教授们只好笑着认输,个个都称赞她了不得。
c再这么干10年,中国了不得。
2.作定语
观察“不得了”与“了不得”在语料中的句法功能,这组词在使用中作谓语、定语的情况是比较普遍的,即该组词具备了形容词的特征,可以对事物性状进行修饰限定。而关于“不得了”作定语,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一书中指出“不得了”通常不作定语[1]96。考察北大现代汉语语料库,在获得的语料中,“不得了”一词作定语的情况出现了161次,而“了不得”作定语的情况出现了186次。可见,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不得了”作定语的情况也不容忽视,我们可以说“不得了”具有作定语的功能,只是没有“了不得”作定语的句法功能强。
(3)a比如说,过去要辞退一个工人,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
b崔万秋拍拍蓝苹的肩膀对洪深说:“你这学生通古知今,不得了的人才呀……”
(4)a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b中国作家协会搬家了!这是一个了不得的喜讯。
3.作补语
形容词也有充当补语的句法功能。朱德熙先生曾言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都在动词之后,补语只能是谓词性成分,补语的作用在于说明动作的结果或状态[2]125。“不得了”与“了不得”跟在谓词性成分后一般表现为状态补语和程度补语,尤以程度补语占优势,如例(5)、例(6)。
(5)a正是7月盛夏,车内没有空调,热得不得了。
b 那个时候冷清得不得了,哪晓得十几年工夫变得这么热闹了。
(6)a前不久收到爱荷华友人吕嘉行来信,说读了王安忆的新集子,佩服得了不得。
b大院见孙殿元真的当了村长,开始断案说理打锣开会,一家人都气得了不得。
通过观察这组词充当程度补语的情况,可以发现“了不得”一词充当程度补语时,主要出现的句法结构为“VP.(心理动词)+得+了不得”。当“不得了”一词充当程度补语时,集中体现在句法为“AP.+得+不得了”的结构里,如例(7)ab、例(8)ab所示。此外,动补结构赋予这组词充当程度补语的例句在语料中分布较少,考虑是受限于句中状语和谓语语义指向的问题,例(7)c、例(8)c就是这种特殊情况。
(7)a厄密诺一听得这话,惭愧得了不得,连向来的习性都因而改变过来了。
b你若是略略的有点病儿,就愁得了不得,茶不是茶,饭不是饭。
c人家把米兰公爵夫人那件袍子称赞得了不得,那件衣服我也见过。
(8)a 蔡文姬急得不得了,连忙跑到魏王府里去求情。
b 密宗法多得不得了,这个法能开梵穴,那个法能得天眼通、天耳通等等。
c罚单一张新台币3000元,好赚得不得了。
综上所述,“不得了”与“了不得”在作程度补语时主要分布的句法结构为“AP.+得1+不得了”和“VP.+得1+了不得”。在“VP.+得1 +X.”的句法结构里,“不得了”和“了不得”的使用较为开放,一般可彼此替换,如例(9)ab。而当“了不得”进入“AP.+得1+X.”结构时,则需“得1”前面的成分必须是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则不可以,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了”与“了不得”可在同一句中相互替换,如例(10)ab。
(9)a百姓听到了刘邦的约法三章,高兴得了不得。
a'汉武帝高兴得不得了,还封他为“五利将军”。
b他母亲卞太后知道了,着急得了不得,连忙在曹丕面前,给曹植求情。
(10)a但是王国维的内心的这种美,美得不得了,了不得!
a'说开本、封皮、版式、套色、边框、字体、行距、等等,都美得了不得。
b这时巴罗什的状态好得不得了,在国家队的10场比赛中进了11个球!
b'听人家说,他又会讲,又会作,又会指挥军队,好得了不得!
(二)主语性质
检索语料,“不得了”一词可以出现在无主句中,也可以任由人或物来充当主语,如例(11)。而“了不得”一词的主语一般是名词性的,并且与人具有高度的关涉,通常具有[+生命]的特征,如例(12),此时,“了不得”的表述义项一般为“大大超过寻常;很突出”②,但是[+生命]并不是“不得了”进入有主句的必要条件。关于造成“了不得”一词的主语性质与人关涉度之高的原因,可参看下文二(二)节的叙述。
(11)a 魏忠贤权力大得不得了,无论是朝廷和地方的官员,要想保住位子,就得向他奉承。
b现在有些孩子实在不像话,不管可不得了啊!
c阜阳的过去不容易,阜阳的现在不简单,阜阳未来不得了!
市售纯牛奶、白砂糖、三氯乙酸、OPA试剂、甲醇、硼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β-巯基乙醇、亮氨酸、WFZ UV-20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DHG-9053A型电热鼓风干燥箱、SJH-4S型数控精密恒温水浴锅、DG250型厌氧培养箱、CT 14RD型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TA-XT2i型质构仪、三氯乙酸、OPA试剂、甲醇、硼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β-巯基乙醇、亮氨酸、分析天平等。
(12)a 这小先生可了不得,观念非常超前。
b讲起他打猎来,弓马的本领真了不得,他还救俺妹妹的性命呢!
c方平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在这部关于太平天国的历史剧中,他身兼数职。
(三)出现位置
通过对北大现代汉语语料库中“不得了”和“了不得”在句中位置的考察,发现该组词出现的位置一般具有以下相同点:1.充当补语时,一般出现在“得”的后面,且常充当程度补语。2.充当谓语或谓语中心时,一般出现在副词“就、真、也、太、可、更、才”等的后面;3.在“不得了”与“了不得”可以进入的语料中,除了两者可以充当定语外,后面也可以出现实词性成分,其余情况(作谓语、补语时)后面不会再出现宾语,即没有任何实词性成分。关于出现位置的不同点,这组词的区别主要在于“不得了”可作无主句的谓语,也可作为小句单独出现,而“了不得”除了作小句以外,一般不会出现在主语前。
二 语义考察
“不得了”与“了不得”这组词在句法层面呈现的差异是否与两者在语义上的区别有关联,让我们试作以下观察。
(一)语义特征
《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不得了”的释义有:1.表示情况严重;2.表示程度很深;3.大大超过寻常;很突出。③关于“了不得”的释义有:1.大大超过寻常;很突出;2.表示情况严重,没法儿收拾。②根据词典给出的解释,则可以将“不得了”与“了不得”的义素基本归纳为“[情况严重]”“[程度深]”和“[很突出]”,“不得了”与“了不得”在表示[情况严重]和[很突出]时,具有相同的语义特征,而当表示[程度深]时,其语义界限不是很明晰。“了不得”有时也会跟在性质形容词的后面表示事物的程度,如例(13)。
(13)a他的痛苦是大得了不得的。
b尤金气得了不得。
c她将面腮偎在他的背上,慢慢地来回熨帖着,柔得了不得。
d听人家说,他又会讲,又会作,又会指挥军队,好得了不得!
例(13)均为“了不得”作程度补语的句子,且都具备[程度深]的语义,用来指向句子或小句的谓语,“不得了”也具备该语义特征,只是自由程度不如“不得了”高。
(14)a文学部分,除了过去老舍一代,后来就没有什么了不得的文学出现。
a*文学部分,除了过去老舍一代,后来就没有什么不得了的文学出现。
b摩诃俱希罗就晓得这个未出世的外甥智慧了不得。
b*摩诃俱希罗就晓得这个未出世的外甥智慧不得了。
由例(14)可以发现,制约两者不可任意替换的最主要原因取决于[很突出]这一义素。“了不得”具有[很突出]的积极语义特征,通过词典给出的解释,结合实际语料,不难看出[很突出]这一义素可以指向正向和负向,即其具有积极义和消极义,此处细化后暂记为“[很突出+]”和“[很突出-]”,结合以上分析,我们便可以将“不得了”与“了不得”的语义特征,较为精确地归纳总结如表1,即“不得了”具备正向的[了不得]义素,而“不得了”为负向。
表1 “不得了”与“了不得”义素分析
(二)感情色彩
“不得了”和“了不得”在表示“超出寻常,很突出”的义项时,依据语境,可知其表意时具有积极与非积极的区别。高宜增指出“不得了”和“了不得”虽然都可以表示超乎寻常的意思,但前者更侧重情势非常严重等方面,后者则侧重于十分地称赞某人或某事,这个意义与“了不起”词义相近[3]。通过例(15)、例(16)不难看出,“不得了”出现的语言环境反映了其具有褒义的感情色彩,而“不得了”则更侧重于表现事物情况严重,但在考察语料的过程中,“不得了”并没有表现出绝对的贬义感情色彩,因此,也不能说“不得了”的感情色彩是绝对的贬义感情色彩。
图1 “了不得”与“不得了”感情色彩比对图
正如图1所示,“了不得”的褒义感情程度要大于“不得了”,而“了不得”的中性和贬义感情程度要明显弱于“不得了”。此外,“了不得”具有积极赞叹的褒义感情色彩,在形容人的能力才干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常常用来肯定人或人在某方面的能力和本领,正是因为“了不得”对人或与人紧密相关的事物具有肯定的褒义情感,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了不得”在选择主语时对人或与人相关的主语的优先程度要大于“不得了”的原因。
(15)a 没有统一的规划不得了,没有统一的规划非打乱仗不可。
b那个剧本,那个导演真的荒诞,荒谬得不得了。
(16)a讲起他打猎来,弓马的本领真了不得,他还救俺妹妹的性命呢!
b你们干了这么大的事,了不得呀!你们有这么高的觉悟,对我们干部是个很好的教育。
(三)未然与已然
将“不得了”与“了不得”这组词的参照点置于时间轴上可以观察到它们各自所言事物实现与否的状态,评述即将发生的事情或已经发生事物的性状。通过观察语料,“不得了”与“了不得”在句中均具备表未然与已然的功能,例(17)中的这组词表现的皆是未然的事物,呈未实现状态,例(18)表现的是已然的事物,为实现状态。
(17)a否则万一他生气了,着急了,那可不得了。
b倘若每人买一双袜子,每户购一台电视机,加起来就很了不得。
(18)a老人家一看是他,气得不得了,但挡阻已经来不及了。
b能这样想一想已经很了不得了,即使不去做,也没关系。
三 语用考察
“不得了”与“了不得”是一组口语化程度很高的词,在语用方面也存在差异,鉴于此,这里将从语体选择、独用情况、话语标记、情态属性和共现词搭配几个方面加以考察。
(一)语体
在现代汉语中,“不得了”与“了不得”广泛应用于口语语体中,也不乏出现在书面语体,但几乎不应用于政论语体、法律语体和科技语体。而出现在口语语体中的情况,主要分布在谈话体当中,演讲体则很少用到。在口语语体中,当说话者表述的情况是基于对事物评价或暗含说话者态度时,可以选用“不得了”和“了不得”,如例(19)。
(19)a古代文人他带弟子,是个特别不得了的大事,他是靠弟子传播他的思想的。
b这个张祖璜也是地方记者中了不得的人物,年年出好稿,年年受表扬,年年作品得奖。
这组词在书面语中应用程度不高的原因,与现代汉语中较多三音节词汇的成词化过程有关。徐时仪认为“不得了”与“了不得”实际上经历了一个词汇语法化的过程,这是一个词组特性不断弱化以至最终消失的过程[4]。这组词由原先否定式的偏正词组和动补词组分别演化成为了现代汉语中的三音节词,也正因为如此,在现代汉语中,尤其是由古汉语句法结构固化成词的大多数三音节词,其内部结构还是较为松散的,虽已经固化成词,但在书面语应用范畴,三音节词汇的稳定性和接受度远不及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和四字格。
(二)独用
(20)a你就想:“哎哟,不得了,还相差很远很远哪!”
b啊呀,不得了,家具行业原来如此天高地阔!
c啊哟,不得了,不得了,茶杯里起了风波啦!
(21)a班昭补写《汉书》,了不得,父亲是班彪,大史学家。
b百年之后被人发现了,了不得,一部被埋没的伟大的著作!
c写完以后,关令尹一看高兴得不得了,了不得,太美了。
“不得了”在句中独用的情况,一般出现在独立语气词“啊”或叹词“哎呀、哎哟、哇呀、啊哟”等的后面,如例(20)。而当“了不得”单独使用时,前面则可以不需要出现任何的叹词,如例(21),据语义分析,“了不得”在句中以小句形式单独使用时,一般表示的是“不得了”义项中的“大大超过寻常;很突出”②,多数情况下,叹词的使用是基于说话人对客观事物超乎寻常的评价,对客观情况意料之外的感叹。如果叹词与“了不得”连用,通常会造成语义重复、超负荷,这说明“了不得”较之于“不得了”,其评价语义更为饱满。此外,“不得了”可以单独成句,回答问题,“了不得”则不具备这项功能。如例(22)。
(22)a甲:新研发的歼20飞机怎么样?
乙:不得了。
b*甲:新研发的歼20飞机怎么样?
乙:了不得。
通过对北大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数据的统计,“不得了”的独用情况在相关的2 199条语料中共出现了89次,约占总比的4.05%;“了不得”的独用情况在相关的698条语料中共出现了8次,约占总比的1.15%,可见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不得了”的独用情况和自由程度要略高于“了不得”。
(三)话语标记
“不得了”与“了不得”这组词各自都具有一定的独用程度,那么两者的虚化程度,是否已成熟到可达话语标记(Discourse Marker)的程度呢?方梅将话语标记的功能概括为:话轮转换(Turn Talking)④、话题处理、指示说话人的态度和指示段落或意群的开始或结束[5]。“不得了”和“了不得”具备了这四方面的功能:
1.话轮转换:“不得了”和“了不得”在会话中的位置大多处于话轮开始、转折或延续的地方,属于转换关联位置(Transition Relevance Place)⑤,如例(23)。
(23)a不得了,日本人要打闸北……都逃空了,都逃空了。
b了不得,小兄弟竟知晓这么多!
2.话题处理:“不得了”与“了不得”能够唤起听话人的注意,引出将要陈述的内容,使前后话题对象建立起前景命题意义上的联系,如例(24)。
(24)a这么多的摊派,不得了,长此下去,要出大问题。
b百年之后被人发现了,了不得,一部被埋没的伟大的著作!
3.指示说话人的态度:“不得了”和“了不得”作为一种话语形式,有时表明说话人情感态度的情态义往往要大于其现实语义,如例(25)。
(25)a啊哟,不得了,不得了,茶杯里起了风波啦!
b写完以后,关令尹一看高兴得不得了,了不得,太美了。
4.开始或结束的标记:“不得了”与“了不得”具有处理话题的作用,如果作为开始标记,其后一般具有对话题评论陈述的部分;如果作为结束标记,其含义一般是对前文的总结和态度,如例(26)。
(26)a万一京里的御史老爷参上一本,不得了。
b真是聪明呀!能把心计耍到战场上,了不得。
此外,“不得了”和“了不得”的变体形式几乎没有,这说明两者的习惯化程度已经很高。这些都足以证明“不得了”和“了不得”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成为一组比较典型的话语标记。
(四)语气情态
王逢鑫认为,“情态所包含的概念,远远超出情态动词的范围。情态可以分成多种概念,而每种概念都可以用多种方法表示……而表达这些情态的方式有情态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动词、句型等”[6]18。由于这组词的虚化程度较高,已成为了话语标记词,因此在语用中,可以表达说话者不同的态度,而非现实义。此外,这组词出现在句中的位置也比较灵活,如前文分析,二者已成为了话语标记词,除了附着在别的句法成分上出现在句中以外,还可以以小句形式出现在句中,而以单独句法结构出现在句中,具有增添语气的功能。“不得了”与“了不得”也含有一定的情态语义,同时也具有情态功能,多数学者认为情态动词是表达情态的主要手段,但虚化程度较高且作为话语标记的“不得了”和“了不得”也表达了强烈主观语气,具有一定的情态语义和功能。
“不得了”与“了不得”这组词的演化特征也暗合沈家煊从行域经过隐喻演变为认知情态推理知域的分析[7]。两者由否定某种客观事实的词组义演变为了表达某种主观意识的情态义,由具体的实现义虚化为一种抽象的认知义,带有强烈的语气态度。在“不得了”和“了不得”构成的补语结构中,刘月华也将其归为情态补语,并指出情态补语主要指动词后用“得”连接的表示动作的结果状态的补语,某些形容词后也可以用情态补语[8]596,如例(5)-例(10)。
“不得了”和“了不得”在语料中集中体现为说话人对客观事物主观态度上的评价和情感归属,应属于评价情态。评价情态是“不得了”与“了不得”虚化为话语标记的认知动因,在语用中,这种言语情态和认知推理经常发生,说话人习惯性地通过语用弱化语法形式而赋予这组词含义,并将个人主观感叹语气与情感附加于言语交际的过程中,进而使这组词对客观事物主观评价的情态义固化。此外,作为话语标记的“不得了”与“了不得”在句中出现的位置也相对灵活,灵活的位置变化具有增强情态语势的作用,情态义呈显性状态。由此看来,“不得了”与“了不得”这组词已演化成为具有说话人对客体事物主观感叹语气的评价情态词。
(五)共现词
“不得了”和“了不得”会高频地与“多么、什么、很、可、真/真是、更、最、非常、也、太、十分、怎么、怎样、越、就”搭配使用,在与这组词搭配的多数副词和个别疑问代词中,“不得了”与个别副词(最、太、越、十分)的搭配能力不及“了不得”,具体情况如表2和例(27)所示。
表2 “不得了”与“了不得”搭配能力比较
(27)A式:最+了不得(*不得了)
a中世纪宗教信仰能容纳哲学作为它理性上的支持,这是最了不得的一件事。
a*中世纪宗教信仰能容纳哲学作为它理性上的支持,这是最不得了的一件事。
B式:太+了不得(*不得了)
b如果这样说的话,那我们的祖先太了不得了。
b*如果这样说的话,那我们的祖先太不得了了。
C式:越+了不得(*不得了)
c他们自然也不落后,他的爸越阔,他们的爸也越了不得。
c*他们自然也不落后,他的爸越阔,他们的爸也越不得了。
D式:十分+了不得(*不得了)
d 这是中国体育发展史上十分了不得的、划时代的一件大事。
d*这是中国体育发展史上十分不得了的、划时代的一件大事。
例(27)中A、B、C、D四式无法兼容“不得了”的原因是“不得了”一词作为形容词,对事物性状描写的极限程度要远高于“了不得”,而“了不得”可以受到“最、太、十分、越”的修饰,是因为其形容词的状态描写程度语义弱于“不得了”。作为一组具有感叹评价情态义的词组,从小句的语用层面来看,感叹是一个句子层面的语法范畴[9]225-228。因此,这组具有主观感叹评价情态义的词组在句中的使用要受到邻近词汇的限制,“最、太、越、十分”这几个程度副词与“了不得”搭配时的语义环境是非贬义的,而“不得了”在表评价义时也不是绝对的褒义色彩。
结语
“不得了”一词对事物性状描写的程度语义与“了不得”有所区别,而在表评价时,这组词的积极语义特征亦有所不同,语义的不同一定程度上导致这组词在句法与语用层面的差异。
首先,在句法层面,这组词具备了作谓语、定语和补语的语法特征,“不得了”作定语的句法功能没有“了不得”强,作补语时,两者表现为状态补语和程度补语,而由于这组词的程度义比其评述义的应用范围要广,所以在使用中,程度补语占主要优势。“不得了”与“了不得”在作程度补语时分布的句法结构一般为“VP.+得1+了不得/了不得”和“AP.+得1+不得了”,当“了不得”也想进入“AP.+得1+X”的格式时,则要求得1前面的AP.成分为性质形容词。“不得了”可以出现在无主句,而“了不得”一般出现在有主句,其主语呈现[+生命]的语义特征,且与人有一定的关涉度。
其次,在语义层面,“不得了”与“了不得”具有类似的语义特征,区别在于这组词对客体事物表评价时,“了不得”的积极语义特征大于“不得了”,这组词出现的语境以及反映出的感情色彩,尤其是形容人在某方面的才干突出时,“了不得”的褒义积极语义相对地强于“不得了”。
最后,在语用层面,这组词广泛地应用于口语语体,这与现代汉语中三音节词的成词语法化过程有关。在现代汉语中,“不得了”和“了不得”的独用程度也相对较高,成为了话语标记,同时,这组词也具备了说话人对客观事物主观感叹的评价情态义。在考察这组词与高频共现词搭配时,“不得了”与个别副词无法搭配的原因使我们发现“不得了”对事物性状描写的程度语义要大于“了不得”,这与表评价义时,“了不得”的积极语义特征大于“不得了”形成了鲜明对比。
注释:
① 本文例句均取自北京大学现代汉语CCL语料库,为节省篇幅,一律不标明出处。
② 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816页。
③ 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106页。
④ 话轮转换(Turn Talking)是由赛克斯(Sacks,1960)提出的会话基本原则,话轮是组成对话的基本单位,话轮转换指的是在言语交际中说话者控制和改变话题的一次言语行为。
⑤ 关联位置(Transition Relevance Place)直接影响到话轮转换,是指言语会话中影响说话者对话题选择和控制的关键位置,一般表现为句首、句末或引起转折的句中。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高宜增.“不得了”与“了不得”[J].语文月刊,1990 (10):20.
[4]徐时仪.“了不得”与“不得了”的成词与成词化考探[J].江苏大学学报,2009(1):69-73.
[5]方梅.自然口语中弱化连词的话语标记功能[J].中国语文,2000(5):459-480.
[6]魏小红.汉英情态动词表达情态的对比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9.[7]沈家煊.复句三域“行、知、言”[J].中国语文,2003 (3):195-204.
[8]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9]石毓智.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李 青〕
Analysis of Bùdéliǎo and LiǎobùdéBased on a Corpus
ZHOU Xiang,ZENG Chuanlu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 550001,Guizhou,China)
Bùdéliǎo and Liǎobùdéare a pair of synonyms that are frequently used in contemporary Chinese.However,those two words are not equivalent under specific circumstances in the practical usage.Based on the syntactic components of the language,the subject properties of the two words are different,but the syntactic functions are similar.In terms of semantics,the positive semantics of Bùdéliǎo are not as flexible as liǎobùdé.In relation to pragmatics,the two words show different aspects of styles,independent usage,discoursemarkers andmodal function,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ir collation with co-occurrencewords aremainly resulted from the difference of semantic extension in describing property and character of things.
Bùdéliǎo;Liǎobùdé;language corpus;analysis
H136.2
A
1671-5365(2015)03-0098-08
2014-10-2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09YJC740020);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硕士点项目(12SSD014);贵州省社科规划项目(14GZYB52);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研创2013(02)号)
周祥(1989-),男,甘肃天水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曾传禄(1974-),男,江西永丰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语法理论与对外汉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