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甘蔗产业分布及其商品化研究
2015-02-14李冰冰
李冰冰
(西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重庆 400715)
唐代甘蔗产业分布及其商品化研究
李冰冰
(西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重庆 400715)
甘蔗产业发展历史悠久,至唐代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表现在产地增加,呈现“多个中心,南北不平衡”的分布特征;商品化生产特征明显,出现了种蔗、制糖及贩糖的专业户。甘蔗产业的商品化发展对当时唐代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作用和影响:既丰富了唐人饮食文化生活,又促使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向商品经济的转变。
唐代;甘蔗产业;分布;商品化
唐代时期经济繁荣,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食糖的需求量也逐步上升,唐代市场上的食糖主要包括蜜糖、饴糖、蔗糖等。目前学界对唐代甘蔗产业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甘蔗种植及甘蔗制糖技术层面,对唐代甘蔗产业的整体研究仍不够深入。①因此,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主要从甘蔗产地分布以及其商品化发展等方面对唐代甘蔗产业进行深入探讨。
一 产地分布
我国甘蔗种植历史悠久,公元前四世纪后期《楚辞·招魂》中记载“腼鳖炮羔,有柘浆些。”[1]90“柘”即是甘蔗的古称,说明此期郢地(今湖北江陵一带)已开始用柘浆调味,也是我国最早关于甘蔗的记载。公元前二世纪时期司马相如《子虚赋》:“诸柘巴且。”[2]2535《子虚赋》中的云梦泽,位于今天湖北安陆县。公元一世纪前后东方朔《神异经》记载“南方荒内,有盰睹林焉,其高百丈,围三丈八尺,促节多汁,甜如蜜。”[3]14“南方荒内”指的是我国南部边界以及内地地区,西汉一丈为十尺,一尺为23.1cm[4]。高百丈虽有夸大之嫌,但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此期甘蔗林品种优良,“甜如蜜”则反映甘蔗口味佳。但遗憾的是,史料却未提及南方地区的“盰睹林”甘蔗是野生还是人工种植。公元二世纪,甘蔗作为花草之类的栽培作物,开始广泛出现在花园或庭院中,如张衡《南都赋》中“若其园圃,则有蘘荷、薯蔗”[5]71反映当时张衡的家乡河南南阳地区种植甘蔗的情况。公元三世纪初,曹丕《感物赋》“掘中堂而为圃,植诸蔗于前庭”[6]104指出淮北亳县也产甘蔗。
南齐时期,交趾地区的甘蔗种植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甘蔗品质进一步提升的同时甘蔗制糖技术也在进步,已从榨汁取浆的初级阶段发展到可以制作粗制蔗糖制品石蜜、沙糖等。《艺文类聚》摘录《南中八郡志》关于甘蔗的记载“交趾有甘蔗,围数寸,长丈余,颇似竹,断而食之,甚甘。榨取汁,曝数时成饴,人口消释,彼人谓之石蜜”[7]1500。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江西南部种植甘蔗,且甘蔗品质优良常作为贡品上供,“雩都土壤肥沃,偏宜甘蔗,味及采色,余肥所无,一节数寸长,郡以献御”[8]179。但是此时期北方甘蔗种植并不普遍,《齐民要术》作为一部内容最为广博的早期农业论著,仍把甘蔗放置外国品种之类,而非中原的“五谷、果、瓜、菜、根之内”。由此可推断出,唐以前,甘蔗主要出于长江以南地区,且种植产地有限,不曾得到普遍种植。
入唐以后,长江以南地区仍种植甘蔗,《千金翼方》记载蜀地、江东皆产沙糖,“蜀地、西戎、江东并有。而江东者,先劣今优”[9]582。关于唐代甘蔗、蔗糖具体产地的记载集中见于《新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等土贡资料,此外《全唐诗》《太平御览》及《太平广记》等相关诗文、笔记小说中亦可得到印证。现参照《新唐书·地理志》道州的设置,综合上述文献资料,将唐代甘蔗产业产地罗列如下。②
(一)剑南道
1.成都府(今成都)。成都甘蔗种植历史悠久,公元前一世纪,扬雄在《蜀都赋》一文中称赞蜀地物产时曾提及“诸柘”。[10]24《新唐书·地理志》:“成都府蜀郡……土贡锦、单丝罗、高杼布、麻、蔗糖。”[11]1079杜甫于上元元年(公元761年)在成都所作的《进艇》一诗记载“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12]323。由此能看出:蔗浆在普通百姓生活中流通,而制作精致的蔗糖制品则用来上贡。除直接生产蔗糖之外,成都亦生产一些大量使用蔗糖制品的食物,如“梅煎”[11]1088。
2.遂州(今遂宁)。王灼《糖霜谱》载:“糖霜,一名糖冰。福唐、四明、番禺、广汉、遂宁有之,独遂宁为冠。”[13]1“糖霜”作为高级蔗糖制品,在唐代初期并不常见,宋代时期开始广泛流通。
3.梓州(今三台)。《新唐书·地理志》载梓州土产“蔗糖”。[11]1088《太平寰宇记》亦载梓州土产“沙糖”。[14]1649
4.资州(今资中)。《太平寰宇记》记载资州土产“甘蔗”。[14]1540目前的史料未见对于资州上供甘蔗之外其他记载,因此对于资州具体使用以及甘蔗制糖技术水平的高低仍不清楚。
5.绵州(今绵阳)。《新唐书·地理志》载绵州土贡“镂空金银器、麸金、轻容、双纟川、绫、绵、白藕、蔗”[11]1089。
6.戎州(今宜宾)。《新唐书·地理志》载戎州土贡“荔枝煎”。[11]1085同益州的“梅煎”。
7.会川(今会理)。《云南记》载:“唐韦齐休聘云南,会川都督府刘宽使使致甘蔗。蔗节希似竹许,削去后亦有甜味。”[15]4318会川的甘蔗能够被用作招待宾客的食品,从某种程度上说明此时会川甘蔗仍属于稀有物品。
此外,根据《云南记》载:“云南出柑橘、甘蔗……糖酪之类悉有。”[15]4284唐代云南地区不仅生产甘蔗,还将甘蔗制作成各种糖酪制品。
(二)江南道
唐代江南地区的甘蔗种植也较为普遍,可以从一些诗句中得到印证。如“江南都蔗,酿液丰沛,三巴黄甘,瓜州素柰。凡此数品,殊美绝快,渴者所思,铭之裳带。”[15]4302吕渭《状江南·仲冬》“江南仲冬天,紫蔗节如鞭。”[16]3488这里所指的“紫蔗”,应是王灼《糖霜谱》所描述的“杜蔗”,“杜蔗,紫嫩,味极厚,专用作霜”[13]2。樊珣《状江南·仲夏》“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卢橘垂金弹,甘蔗吐白莲。”[16]3489白居易在太和三年(830年)因病被免官后,游历浙右数郡观其物产时,有感所作的《想东游五十韵》,其中提到甘蔗,“味苦莲心小,浆甜蔗节稠。橘苞从自结,藕孔是谁锼”[16]5074反映浙右数郡甘蔗节多、味美。温庭筠《烧歌》“吹火向白茅,腰镰映赪蔗。”[16]6709“赪蔗”指的是“红蔗”,这些诗歌均能反映出江南地区种植甘蔗的传统。具体产地有:
1.苏州(今苏州)。唐武德四年,平定江南改吴郡为苏州。陶谷《清异录》“甘蔗盛于吴中,亦有精粗……糖坊中人盗取未煎蔗液,盈盌啜之,功德浆即此物也”[17]131。这说明苏州地区蔗糖业发达,到五代时期,已有专门的糖坊。且苏州盛产糖蟹,“吴郡又献蜜蟹三千头,作如糖蟹法”[18]1792。“糖蟹”在制作过程中大量使用蔗糖。
2.宣州(今宣城)。韦应物《送唐明府赴溧水》:“鱼盐滨海利,姜蔗傍湖田。”[16]929唐朝的溧水属于宣州,溧水的甘蔗多种植在湖边也符合甘蔗种植需要水的特性。
3.越州(今绍兴)。《元和郡县图志》载越州土贡“甘蔗、石蜜”[19]618,韩翃《送山阴姚丞携妓之任兼寄山阴苏少府》:“加餐共爱鲈鱼肥,醒酒仍怜甘蔗熟。”[16]2728韩翃为天宝十三年(754年)进士,此时山阴县的甘蔗种植已经很普遍,甘蔗作为醒酒的日常用品。且根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长庆贡时期,越州甘蔗、石蜜依然作为贡品进献,说明越州的蔗糖业一直在发展。
4.润州(今镇江)。《卢绛传》载南唐卢绛病将死,梦到白衣妇人对卢绛说:“子之疾食蔗即食愈,诘朝求蔗食之果愈。”[20]148南唐都城金陵在唐代属于润州,卢绛都城求蔗治病一事,不仅说明当时润州种植甘蔗,且人们已懂得利用甘蔗的药用价值。
5.福州(今福州)。《太平寰宇记》载福州土产“干白沙糖”[14]1992,学界普遍认为“白沙糖”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如季羡林在《白糖问题》一文中说道:“到了宋代,‘白沙糖’这个词开始出现。”[21]至于福州出现的“干白沙糖”具体是粗制的白糖,还是其他蔗糖制品仍有待考证。
6.温州(今温州)。南朝时期温州已生产优质甘蔗,“乐城县三州府,江有三洲,因以为名。对岸有浦,名为菰子,出好甘蔗”[14]4318。等到唐代,温州甘蔗品质又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作为贡品上贡。[11]1063
7.虔州(今赣州)。《太平寰宇记》载虔州土贡“糖、石蜜”[14]2173。
8.歙州(今歙县)。《梁书》曰:“任昉为新安守,郡界密容领出糖,昉以所处险远,长史每遣百姓就采之,昉至罢焉。”[14]2064这里所提的可以采摘的“糖”究竟是何物,因史料欠缺现仍无法考证。
9.洪州。《新唐书·地理志》载洪州“梅煎”。[11]1067
(三)山南道
1.江陵府(今江陵)。张九龄《园中时蔬尽皆锄理唯秋兰数本委而不顾彼虽一物有足悲者遂赋二章》:“旨异菁为蓄,甘非蔗有浆。”[16]584此诗是张九龄晚年因监察御史周子谅引俄书弹牛仙客事,被李林甫诬陷为荐才不当,贬荆州长史后所作。荆州,又称江陵府肃宗二年为府。《太平御览》卷六十《地部三十四》曰:“百里洲……甘柰梨蔗,於此是出。”[15]327这几则史料证明了荆州地区生产甘蔗,甘蔗即被榨汁取浆又被制成蔗糖制品,用于日常生活。
2.夔州(今奉节)。杜甫在描写夔州生活时所作《十月一日》“蒸裹入千室,焦糖幸一柈”[12]708说明夔州地区蔗糖能够广泛适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3.襄州(今襄樊)。《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襄州土贡“蔗”。[11]1030襄州不仅种植甘蔗,且甘蔗种植技术较为先进,蔗工作为优秀的手工业者作为贡品上贡唐代朝廷,直到唐德宗时才废除上贡蔗工的传统。《册府元龟》曾记载德宗十月下诏令:“九成宫贡立兽炭炉,襄州种蔗篛之工,皆罢之。”[22]2026
(四)岭南道
《食疗本草》:“蔗有赤色者,名昆仑蔗,白色者荻蔗,竹蔗以蜀及岭南者为胜。”[23]90岭南种植甘蔗历史悠久。如,广州。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蔗出江东为胜,庐陵亦有好者,广州一种数年生,皆大如竹,长丈余,取汁为沙糖,甚益人。”[24]469此期人们不仅食用蔗糖,而且逐步了解蔗糖的药用功能。
(五)淮南道
如,扬州。《新唐书》载:“贞观二十一年始遣使者自通于天子……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拃瀋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11]6239
(六)其他
此外,还有一些地理环境不适合甘蔗生长的地方,也出现了甘蔗、蔗糖的记载,如:
1.长安(今西安)。王维《春过贺遂员外药园》:“蔗浆菰米饭,蒟酱露葵羹。”[16]1291诗中所提到的“贺遂员外药园”园址在长安附近。长安附近地理环境虽不适合甘蔗的种植,但是这里的甘蔗是作为花草药物的栽培物种植在庭院之中的。
2.沙洲敦煌郡(今甘肃敦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考古学发现一张敦煌残卷,其中有一页的背面上用非常拙劣的笔法写着有关制造煞割令的一段话,残卷短短几百字,却牵涉了甘蔗的写法、种类、甘蔗酿酒、甘蔗栽种法、造沙糖法与糖的种类、造煞割令法、沙糖与煞割令的差别等内容。[25]黄永武编的《敦煌宝藏》亦记载了敦煌地区制造蔗糖的步骤,“初造之时,取甘蔗茎,弃却梢叶,五存截断,着大木臼,牛拽,出汁,于翁中承取,将于十五个铛中煎”[26]366。由于史料记载的匮乏,单凭这两条史料是不能说明此期敦煌种植甘蔗,但是无可置否的是,此期敦煌人民已掌握甘蔗种植的技术。
综上所述,产蔗或蔗糖之州(府)有24个(除去重复者),唐代全国共有328州(府),约占全国州(府)的7.6%,这些仅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种植甘蔗或者生产蔗糖的地区,还有一些地区史料中漏记或记载模糊,唐代蔗糖产地远大于上文所统计的24州(府),较之前代产地有所增多。且上文所统计的24个州(府)的分布情况来看,唐代甘蔗地理分布呈现出“多个中心,且南北不均衡”的特点。“多个中心”指的是:一是遂州、蜀州、梓州、资州、绵州、戎州、益州、会川所组成的西南甘蔗产地;二是江南道和淮南道的润州、苏州、越州、宣州、温州、福州、虔州、扬州、歙州、洪州等连成一片,形成了一个以太湖为中心的甘蔗产地;三是以广西、广东等主的岭南道甘蔗产地。此外,也有零星分布的蔗糖产地,如陇右道的西州、沙洲,关内道的长安等。“南多北少”指的是:蔗糖产地主要分布在剑南道、江南道、岭南道。其中江南道分布较为广泛,涉及9州(府),约占全国蔗糖产地的36%;从全国范围来看,长江以北仅有2个蔗糖产地,而南方约有22个,南北分布极其不平衡。这种布局特点的形成不仅与甘蔗生长所需要的气候、水分、土壤等自然条件紧密相关,还与唐代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紧密联系。
二 甘蔗产业的商品化
甘蔗产地的增加,种植区域的扩大,除了满足自身的消费外,还有一部分甘蔗及甘蔗制品进入市场上流通。甘蔗种植及蔗糖生产已由自给性消费生产逐步转化为以致富和适应市场需要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其主要表现在:
(一)出现种蔗、制糖及贩糖的专业户
据《糖霜谱》记载自邱和尚传授糖霜制作法之后,遂宁地区已出现种蔗制糖的专业户,“山前后为蔗田者十之四,糖霜户十之三。”[13]2此期甘蔗的种植与粮食的种植相脱离而成为农业中的一个分支,其生产的目的不再是为了生产者自身的消费,而是形成了与传统自给自足农业经济不同的带有商业性质的农业。此外,甘蔗、蔗糖进入唐代市场,中国和尚鉴真在天宝二年(743年)尝试东渡时曾在扬州备办带往日本的物品,其中就购买了甘蔗及蔗糖等,“毕钵、呵梨勒、胡椒、石蜜、蔗糖等五百余斤。蜂蜜十斛,甘蔗八十束。”[27]26同时,也出现了专门贩卖甘蔗及蔗糖制品的商人,如陆龟蒙《江南秋怀寄华阴山人》“野馈夸菰饭,江商贾蔗饧。”[16]7168到五代时期,在小范围内甘蔗、蔗糖的贩卖已从流动卖点发展到有固定的糖坊。但是直到宋代,甘蔗、蔗糖的买卖仍以流动买卖为主,如《渑水燕谈录》记载一个卖沙糖的赵氏小商贩,不小心将装沙糖的罐子踢翻,糖洒于地,小商弹指叹息曰:“甜采你即溜也,怎奈何”左右皆笑。”[28]124
(二)甘蔗加工技术的进步
唐代之前甘蔗加工较为落后,生产的蔗糖多为初级加工品。唐代甘蔗加工技术得到进步,蔗糖有沙糖、石蜜、糖霜等品种。沙糖是由甘蔗汁煎作而成,“蜀地、西戎、江东并有。而江东者,先劣今优”[9]582。具体步骤可以从80年代初发现的敦煌残卷中考证,“西天五印度出三般甘蔗……旋泻一铛,著箸,拶出汁,置少许灰。冷定,打。若断者熟也,便成沙糖;又折不熟,又煎。”[25]由此看出,唐代沙糖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是: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灰,并且得到结晶。石蜜“云用(疑脱一糖字)水、牛乳、米粉和煎,乃得成块。西戎来者佳。近江左亦有,殆胜蜀者”[29]401。此期江左及蜀中石蜜的质量一般,比不上西戎地区。而后唐太宗派王选策等人前往西域学习石蜜制造术,“并就菩提寺僧召石蜜匠,乃遣匠二人、僧八人,俱到东夏。寻敕往越州,就甘蔗造之,皆得成就”[30]106。此次学习颇有成效,等到八世纪初年,“石蜜自蜀中、波斯者良,东吴亦有,不及两处者,皆煎蔗汁、牛乳,则易细白干”[23]88。蜀中石蜜的制造技术已经得到了显著提高。此外,甘蔗除了生产沙糖、石蜜之外,还能制成“糖霜”。王灼《糖霜谱》记载邹和尚来遂州伞山传授的所谓“糖霜窨制法”,将榨出的糖水,蒸煮至七分熟,然后入瓮,“歇三日,再取所寄收糖水煎。又候熟,稠如饧,插竹编瓮中,始正入瓮,簸箕覆之”[13]4。邹和尚称这种糖品为“霜”,以后人们便称之为“糖霜”,又以其透明如“冰”,也成为“糖冰”,又演变为“冰糖”。糖霜大小、品色不等,糖霜的制作是我国糖业史上的一项重大成果。
唐代安史之乱之后,北方经济遭到破坏,经济中心逐渐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南方经济逐步得到开发,尤其是江南地区,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而甘蔗种植作为农业副业的一个部门,不可避免地受到商品化影响。江南地区甘蔗商品化程度较高,促使此地区甘蔗种植及加工较其他地区更为普遍,唐代24个甘蔗产地中江南道就涉及9州(府)。故唐代甘蔗布局不仅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而且同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甘蔗种植作为农业的一个副业,蔗糖作为手工业的产物,它们的商品化生产不仅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促使了农业与手工业的社会分工,由此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向商品经济转变。
三 甘蔗产业商品化影响
甘蔗产业的繁荣及其商品化与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相关,同时又在当时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甘蔗促进人们饮食生活多样化。唐人将甘蔗榨汁取浆用来充当饮品。如杜甫《入秦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蔗浆归厨金碗冻,洗涤烦热足以宁君躯。”[16]2308唐彦谦《叙别》“碧碗敲冰分蔗浆”[16]7681将蔗浆浇在冰块上成为一道冷饮。此外甘蔗被用来制作成蔗糖,作为调味品丰富着唐代上层社会的饮食文化生活。第二,甘蔗的药用价值日益广泛。甘蔗与蔗糖的保健作用很早就被人们所认识,且经过无数次临床试验后将蔗糖的药用功能记载于医书。第三,甘蔗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甘蔗作为“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具有味觉的享受,还有着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但是甘蔗产业在其商品化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稻的发展。郭声波曾提到“甘蔗种植的繁盛,使得唐宋时涪江中下游平川地带水稻缓慢发展”[31]193。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因为相比较其他农作物,甘蔗的经济效益较高。日本学者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收录于《唐天宝二年(743年)交河郡市估案》中记载唐代甘蔗制成品的价格,“唐天宝二年(743年)交河郡都督府之印301砂糖壹两上直钱拾贰文次拾文下玖文”[32]446。唐代西州交河郡(今新疆吐鲁番鄯善县之地)蔗糖按照品级差异售价9到12文不等。而据《新唐书·食货志》的记载,天宝五年(746年)一斗米不过十三钱,“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青齐间斗才三钱,绢一匹钱二百”[11]1346。且《糖霜谱》中有关于邹和尚已经懂得“蔗糖为霜,利当十倍”的记载亦说明唐代市场上蔗糖经济效益极高。安史之乱后,由于北方人口大量的涌入,迫使南方面临人多地少的困境,人多地少的严峻性迫使农民将南方大片土地由种植粮食改为种植甘蔗,从而达到以最少的土地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结语
总之,唐代甘蔗产业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产地增加,呈现出“多个种植中心,南北不均衡”的特征。尤其是其商品化生产的发展对唐人社会产生重要影响,既丰富了唐人饮食文化生活,又促使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向商品经济转变。但是因受唐代幅员辽阔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同步因素的影响,唐代甘蔗产业商品化规模和专业化程度不能一概而论,经济发达地区甘蔗产业商品化程度较高,经济落后地区甘蔗产业商品化程度较低。
注释:
① 目前学术界对于唐代蔗糖业地理分布研究主要有,李治寰:《中国食糖史稿》,农业出版社,1990年版;季羡林:《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潘林:《唐代西南地区糖业述略》,《古今农业》,2009年第2期;陈伟明、戴云:《唐宋时期的食糖及生产制作工艺》,《中国科技史料》,1991年第3期;郭声波:《四川历史农业地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李敬洵:《唐代四川经济》,四川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等。
② 古今地名主要参照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1]沈德鸿编注.楚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8.
[2](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汉)东方朔.神异经[M].北京:中华书局,1991.
[4]邱隆.中国历代度量衡单位量值表及说明[J].计量史话,2006(10):46.
[5](梁)萧统.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97.
[6]魏宏灿.曹丕集校注[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7](唐)欧阳询.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
[8]贾思勰.齐民要术[M].北京:中华书局,1985.
[9](唐)孙思邈.千金翼方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0](汉)扬雄撰.扬雄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1](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2](唐)杜甫.杜诗详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3](宋)王灼.糖霜谱[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4](宋)乐史.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5](宋)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6](清)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7](宋)陶谷.清异录[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5.
[18](宋)李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9](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0](宋)马令.南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1]季羡林.白糖问题[J].历史研究,1995(1):10.
[22](宋)王钦若.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3](唐)孟诜.食疗本草[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4](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25]季羡林.一张有关印度制糖法传入中国的敦煌残卷[J].历史研究,1982(1):125.
[26]黄永武.敦煌宝藏[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
[27]梁明院校注.唐大和上东征传校注[M].扬州:广陵书社,2010.
[28](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9](唐)苏敬.新修本草[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30](唐)道宣.续高僧传[M].台北:文殊出版社,1988.
[31]郭声波.历史农业地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32][日]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84.
〔责任编辑:王 露〕
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Sugarcane Industry in Tang Dynasty
LIBingbing
(College of Historic Culture,Southwest University,Beibei400715,Chongqing,China)
Sugarcane is an established agricultural crop with a long history of cultivation.In terms of the progress beenmade in Tang Dynasty,there were increased growing areaswith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of being“multi-centered and north-south imbalanced”;the characteristic of sugarcane commercialization is marked by emergence of specialized households.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sugarcane industry also played a major role in the social life of Tang Dynasty for it not only stimulated catering industry,but alsomade commercialmarket booming and promoted the production of commodities.
Tang Dynasty;sugarcane industry;distribution;commercialized
F329.0;K242
A
1671-5365(2015)03-0084-07
2014-11-28
李冰冰(1992-),女,河南开封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隋唐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