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给甘肃省对外贸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015-05-24柴娟娟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19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带甘肃省

文|柴娟娟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给甘肃省对外贸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文|柴娟娟

经过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建设,我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攻坚克难的时期。在此背景下,中央决定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以促进全面开放的新格局。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分析甘肃省对外贸易发展所面临给予和挑战,并给出相关的建议。

经过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建设,我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社会主义建设也进入了攻坚克难的时期。为了应对当今我国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央适时做出关于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决定。从战略的角度上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给我国经济发展找到了新的动力。众所周知,丝绸之路经济带覆盖了甘肃、陕西、青海、宁夏、新疆、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中西部九个省级行政区域,经济总规模达到23万亿美元,是一条有潜力巨大的带状区域。甘肃省处在这条经济长廊的黄金地段,毫无疑问国家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给正处在负重爬坡期的甘肃省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甘肃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甘肃省的GDP增速近十年保持在10%以上,除去2006和2007年,甘肃省的发展速度均高于国家平均水平。尽管甘肃省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是经济规模却仅占全国经济规模的1%左右,外贸依存度在2%左右徘徊,这并不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趋势,这也表明甘肃省在对外贸易方面可以大有作为。从近些年甘肃省外贸结构上看,进口的规模大体是出口的两倍左右。虽然进口可以激发技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技术外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存在着积极地促进作用,但是一个地区的经济不能过分的依赖进口贸易而忽视出口贸易。出口贸易不仅能够为省内生产者扩大市场,为经济增长积累必要的资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且还可以通过知识、技术的溢出效益,促进新知识和新技术的积累,从而更广泛的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当中,获得外部规模经济的益处。公认的最佳的贸易结构应该是出口额与进口额大体相当略有结余。依据这个标准,甘肃省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甘肃省地处中国西部,具有十分明显的区位优势,这就需要甘肃省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过程中顺应国际和国家的趋势潮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努力缩小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2003~2012年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及对外贸易发展水平一览表

表1 2003—2012年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及外贸易发展水平一览表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给甘肃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为甘肃省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甘肃省目前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美国、智利等国家。2011年,甘肃省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美国和智利,贸易额占全省对外贸易总量的30. 26%。甘肃省的对外贸易结构较为集中,这不仅会导致甘肃省外贸市场空间多元化战略推进缓慢,而且还面临主要贸易国家自身因素波动的影响,扩大了外贸市场风险,不利于贸易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另外,甘肃省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却一直处于较低层次和水平。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背景下,甘肃省提出了向西开放,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构想不仅契合了国家的发展战略,还将推进甘肃省与中亚、西亚、南亚和东欧等“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将促进甘肃省优化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有效降低甘肃省外贸市场所面临的风险,为甘肃省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提供稳定的动力。

为甘肃省对外经贸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和途径就是推动我国与丝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建设。近几年我国与丝路沿线国家已经通过积极的谈判协商和对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地区的对外经贸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2009年,签订“中巴自贸区服务协定”,使中巴间贸易进入全面合作的新阶段。2012年,我国与俄罗斯发表“联合声明”,进一步深化了平等互信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13年,我国与中亚五国先后签署“协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一系列协议的签订为甘肃省大力发展国际贸易奠定了重要基础并提供了重要的战略保障。目前,甘肃省中川国际航空口岸建设以及国际铁路渝新欧、蓉欧快铁、汉新欧的扩大或开通,使得甘肃省与国际合作的距离被大大缩短,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也为甘肃省对外经贸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甘肃与中亚五国贸易合作机制不健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给甘肃省的对外贸易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有挑战。从目前来看,甘肃省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相对落后,一部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目前尚处在向市场经济转型阶段,甘肃省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合作大多还处在企业自发的阶段,这使得甘肃与这些国家经贸合作缺乏规范性和有效的监督及指导,使得贸易规模经常大起大落,致使贸易合作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和不稳定性。

政策建议

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培育本地特色出口产品。甘肃省产品的技术含量低、成本高,产业竞争力不强的发展现状使得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对外贸易状况势在必行。近年来,随着东部省份劳动力成本的攀升,企业向西部转移已经有所显现。甘肃省应充分利用自身大量廉价劳动力和资源丰富的优势的同时,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借助东部地区的资金和技术,开发本地的优质资源,增加本省商品的竞争力。同时利用我国东部对口援建的机会,积极吸引国内大企业、大项目落户甘肃省,以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为依托,建设一批出口加工基地,为甘肃省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大力改善交通运输基本设施。交通运输是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是保证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尽管甘肃中川国际航空口岸已经获批,渝新欧、蓉欧快铁、汉新欧的铁路线路也已开通,大大便利了甘肃省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对外贸易合作,但是交通运输能力与东部发达省份尚有较大的差距。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背景下,甘肃省需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运输基本设施,进一步强化区位优势。

加强政府协调和宏观引导。目前,由于甘肃省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的贸易结构不平衡且主要贸易是企业自发的,不仅贸易的商品结构比较单一,而且常年处于逆差状态,这对于甘肃省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为了改善这种局面,甘肃省要组织好各方面的交流和协调工作,不断的加强协调和宏观引导,积极主办和承办各种专门的展览会,促进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市场的供需特点进行深入研究,为相关企业及有关方面及时提供商品、原材料、产地、出口商等各方面的相关信息。

总之,甘肃省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对外贸易合作存在许多积极因素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甘肃省应更加主动破解制约双边贸易合作深入发展的制约因素。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战略背景下,甘肃省与中亚地区的贸易合作必定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经济智库

(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带甘肃省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