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月阅读题

2015-05-22王菊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5年1期
关键词:洗耳许由镰刀

王菊

文言文阅读

许 由

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人也。为人据义履方,邪席不坐,邪饍不食,后隐于沛泽之中。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不受而逃去。啮缺遇许由曰:“子将奚之?”曰:“将逃尧。”曰:“奚谓邪?”曰:“夫尧知贤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贼天下也,夫唯外乎贤者知之矣。”由于是遁耕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终身无经天下色。

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

许由没,葬箕山之巅,亦名许由山,在阳城之南十馀里。尧因就其墓,号曰箕山公神,以配食五岳,世世奉祀,至今不绝也。

(选自《高士传·许由》)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尧让天下于许由   让:禅让  B.不亦劳乎     劳:徒劳

C.遁耕于中岳颍水之阳 遁:逃跑  D.而不知其贼天下   贼:危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吾将为名乎       ②尧又召为九州长  B.①夫子立而天下治  ②不受而逃去

C.①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  ②尧因就其墓    D.①子将奚之     ②牵犊上流饮之

3.下面几句话,皆能体现许由高士品格的一项是(  )(3分)

①为人据义履方,邪席不坐,邪饍不食       ②不受而逃去

③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   ④牵犊上流饮之

⑤终身无经天下色                 ⑥葬箕山之巅

A.②④⑥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4.下列有关短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尧想把君位传给许由,遭到了许由的严词拒绝。许由隐居山林,终身都不再过问天下事。

B.尧又想请许由做九州长官,许由不愿听到这些世俗之言,觉得这些话羞辱了他,污染了他的耳朵,便到颖水滨洗耳朵来羞辱尧,以此来维护自己的高洁品格。

C.许由的好友巢父牵着一头小牛去饮水,看见许由洗耳问其缘由,巢父听到许由的解释后批评许由到处乱跑没有老老实实待在深山里,并认为许由这是作秀追求名誉。

D.许由认为“名”是“实”所派生出来的次要东西,接受尧的禅让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处,他不会越俎代庖。他终身不为名利,死后葬于箕山之巅。

5.将下面的文言文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为人据义履方,邪席不坐,邪饍不食,后隐于沛泽之中。(4分)

⑵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3分)

⑶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3分)

古诗词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闺 怨/【唐】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注]。

误佳期·闺怨/【清】汪懋麟

寒气暗侵帘幕,孤负芳春小约。庭梅开遍不归来,直恁心情恶。

独抱影儿眠,背看灯花落。待他重与画眉时,细数郎轻薄。

【注】[伏波营]代指诗中征人所在军营。

1.汪词中“独抱影儿眠,背看灯花落”两句很有意蕴,请结合“独”“背”二字从艺术手法角度加以赏析。

2.沈诗和汪词的结尾在写法上有何相同之处?请加以赏析。

现代文阅读

父亲的麦季/司葆华

上中学那会,最不想放的假就是麦假了。

布谷鸟开始一声紧似一声地叫,我听得声声惊心,头皮发麻。我知道一场叫做三夏的鏖战已经兵临城下。经历一次麦收的痛苦,更甚于去参加一场我最害怕的数学考试。父亲却听得两眼发亮,炯炯有神,开始磨镰霍霍。成熟的麦香在空气里漂浮弥漫。父亲那份神态简直是就一种陶醉,就像他来了兴致,自个儿把盏独酌。做过数任校长的父亲每年这个时候,总是像面对一届学成毕业的学生,一脸兴奋,情不自禁。

麦田波浪起伏。眩目的金黄在阳光里像一锅滚开的汤汁。父亲眯着眼,大拇指轻轻剐一下镰刀的刃,阳光在上面迸溅流淌。他吐出两个字:割吧。父亲说话似乎从来都惜字如金,像古人的文章。我当时一直觉得可能是课堂上的滔滔不绝,大大挥霍了他本来不错的口头表达。他埋下腰去,大把的麦子被拥揽入怀,手里的镰刀变成一条行走如风的蛇,发出欢快的脆响,麦子齐刷刷地纷纷倒地,如船头冲开的水面。密不透风的麦田不大功夫就闪开一条笔直的通道。我紧随其后,不久就汗水直流,气喘吁吁,只觉得手拙镰钝。父亲割过的麦茬齐崭崭贴着地儿,如快刀剃过的头皮。我的身后,麦穗乱秆,狼藉满地,有些惨不忍睹。endprint

死撑硬熬了两遭,到了地头便一屁股坐下。毫无遮挡的麦田成为骄阳火力倾泻的目标,热气蒸腾,简直听得到阳光哔哔啵啵的炸裂声。前额的头发和后背的衣服黏糊塌塌,脸上、手背、脚脖,所有裸露的地方都沾满黑乎乎的麦锈,汗水一蚀,麻沙沙地针扎一般。父亲也停下来,吸烟。他手里搓捻着一穗麦子,神情的那个专注,一点都不亚于他批改学生作业。他吹开掌心里的麸糠,捻着一撮粉白匀称的麦粒说道:“真成啊!”籽粒饱满叫做成。麦粒成,就能成就一个好年成。父亲当然知道。此刻他眼神温柔而生动。他这代人对饥饿的记忆可谓刻骨铭心。即便是有月月到手的工资,在父亲看来也比不上满缸满囤的麦子更来得踏实。近在咫尺的丰收能叫他整个麦季笑容绽放如沐春风。

父亲掐灭烟头,还是那两个字“割吧”,自言自语却不容置疑。话音没落,他便俯身前行。我很不情愿,又不敢怠慢,更不愿意叫父亲觉得自己除了读书之外便百无一用。尽管地头的树荫叫我留恋无比。麦海浩淼,我们父子又重新奋力泅渡,以镰刀作桨,朝对岸进发。父亲还是那样一路劈波斩浪,唰唰唰,姿势矫健,富有节奏。多数时候只能看见他汗渍斑斑的脊背在麦浪上面漂浮升沉。我呢,割几把,欠欠身,喘几口粗气,急切地朝前瞅瞅。麦地的那头还是那么遥远,遥远得步步直逼我体力和耐力的极限。热汗白流大半晌,收割进度还是叫人觉得丧气。在我,就像写一篇千字长文,才刚开了个头,接下来的每句话甚至每个字,都要搜肠刮肚,死抠硬挤。

我真有种虚脱的感觉。不停咕咕咚咚地喝水,像一台热透了的柴油机。一壶凉茶,那是我们一晌的给养,没几趟就叫我喝得底儿朝天。父亲没怎么喝。他全神贯注,他心无旁骛,他根本顾不上。和父亲的差距越来越大,我随时都觉得自己会被灼热的麦浪淹没。在父亲依然左冲右突,快意杀伐时,我目光落在他呼呼生风的镰刀上。我觉得终于找到了自己表现如此不堪的原因。其实我一直就对自己镰刀的锋利与否将信将疑。我觉得父亲的削铁如泥,而我的则钝似木刀。于是和他交换了手里的家伙。当父亲那把所向披靡的镰刀握在自己手里的时候,还是一如既往的笨重无比。我那把到了父亲的手上,他依然身手矫健,高歌猛进。

这块不足五亩的麦地,足足耗去了我们汗流浃背的三个整天。父亲也累。每次上地时足下生风,而收工回来步伐凌乱。平时抽烟节制的父亲,这几天近乎猛抽无度。在他每次饭后,都坐上一会的枣树下,总是一地烟头。到底是平时捏惯了粉笔头,不比庄稼地里的老把式。但他以半百之身,当之无愧地做了我们家麦海征战的旗舰。用村里人的话说,那是叫一股劲给拿着。对于父亲,土地是他讲台之外最上心的地方。他像对待他的职业一样,对土地有种宗教一般的无限崇敬和由衷膜拜。放下教鞭之后,他就是一个满身土腥的农民。

还是在那时候我就想,最浪漫的诗人为什么总和最不浪漫的麦田情感上一劲儿地撕掳不清呢?就是那个麦季,就是在贯穿父亲生命里那些年去年来的麦季里,我找到了答案,标准答案。

1.麦收时节,“我”和父亲有什么不同的情感?(4分)

2.本文语言清新幽默,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对父亲的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对“我”的心理描写都栩栩如生。请简要分析下面两句话。(3×2分)

⑴他吐出两个字:割吧。父亲说话似乎从来都惜字如金,像古人的文章。

⑵他埋下腰去,大把的麦子被拥揽入怀,手里的镰刀变成一条行走如风的蛇,发出欢快的脆响,麦子齐刷刷地纷纷倒地,如船头冲开的水面。密不透风的麦田不大功夫就闪开一条笔直的通道。

3.作者最后说:“就是那个麦季,就是在贯穿父亲生命里那些年去年来的麦季里,我找到了答案,标准答案。”作者的“标准答案”是什么?试结合文章谈一谈。(4分)

4.有人说,亲情是割不断的情愫,是义无反顾的追随,是壮士诀行时的依恋,是无需言行的默契……读了这篇文章,你对亲情有了怎样新的理解,请结合文章简要谈一谈。(8分)endprint

猜你喜欢

洗耳许由镰刀
“箕颍之志”和许由
“洗耳”原非“恭听”
“洗耳”原非“恭听”
“洗耳”原非“恭听”
“洗耳”原非“恭听”
天亮之前
许由传说的文化解读
镰刀与铁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