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
2015-05-22董梓涵金香花马悦
董梓涵 金香花 马悦
[摘 要] 对100名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策略有显著不同,在平时与考试学习态度对比、困难解决、新知识接受度、学习态度与高中对比、学习目的、领悟知识方法、去图书馆频率8个方面,不同层次学生有明显差异,优等生在这几个方面要比其他学生做的好。具体建议包括掌握学习策略的差异性,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策略;体验职场环境,细化学涯目标;分享学习策略,助力他人成才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 大学生;不同层次;学习策略;建议
[中图分类号] D470 [文献标识码] B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对自身发展的认识和研究逐步走向深刻和全面。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人才的数量与质量成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已经有了一些重要的共识,其中一项便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成绩,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学习策略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1972年的报告中提出:“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未来的文盲不在是看他学到什么,而是看他是否学会如何学习。所谓的“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就是掌握和运用有效地学习策略。因此,进行“各层次学生学习策略不同决定成绩排名差异”这一实证研究对于指导学生学习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以黑龙江省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大学生学习策略调查问卷100份,收回100份,问卷回收率100%,删除不规范的问卷16份,实际有效问卷份84份,问卷有效率84%,符合问卷调查要求。研究对象共涉及三个年级,七个专业,分布情况为12级学生28人边际百分比33.3%,13级学生29人,边际百分比34.5%,14级学生27人,边际百分比32.1%;统计学专业8人,会计学专业15人,市场营销专业15人,国际贸易专业15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12人,工商管理专业10人,公共事业管理学专业9人。
所有的调查结果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处理技术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分均值和标准差比较
通过各问题均值及标准偏差的比较可以发现,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策略中,平时学习状态与考试对比影响最大,然后是解决困难方法,对新知识的接受。优等学生平时学习状态与临近考试时学习状态一致,都处于努力状态,学习中遇到困难也会及时查资料解决,课堂听课效果好,接受能力也强于学困生。而在学习态度,抢占座位,去图书馆频率上这些方面优等学生与学困生的差别不如其他方面显著。
(二)著性水平比较
通过表2可以看出sig值小于0.05的有学习态度(sig=0.023),在课堂上理解新知识的程度(sig=0.002),平时学习态度和临近考试相比(sig=0.014),这三个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比较明显。
3.似然值检验
通过表3然值对模型拟合程度进行排列,依次为:学习态度,怎样将知识领悟透彻,去图书馆频率,未知知识点是否会自己查资料,平时学习态度与临近考试对比,上课抢座情况,新知识理解度,遇困难解决方法,学习态度对比,学习目的。用excel算出自由度为6时,临界卡方值为12.59159,自由度为9时,临界卡方值为16.91898,自由度为12时,临界卡方值为21.02607,由表可知卡方值超过临界卡方值的有学习态度对比,学习目的,抢座情况,新知识理解度,解决困难方式,平时学习态度与考试对比。最大似然平方的对数值(-2倍对数似然值)用于检验模型的整体性拟合效果,该值在理论上服从卡方分布,上面给出了卡方临界值,因此,最大似然对数值检验通过。
三、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从均值看,不同的学习策略决定了学习成绩的不同。通过对问卷中10个有效问题的均值高低进行排序,依次为:平时学习态度与邻近考试对比(m=3.18),如何让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m=2.43),在课堂上理解新知识的程度(m=2.39),学习态度与高中时对比(m=2.33),学习目的(m=2.29),怎样将知识领悟透彻(m=2.24),多久去一次图书馆(m=2.19),对于未知知识点是否会自己查阅资料(m=2.15),上课是否会抢占前排座位(m=2.11),学习态度(m=1.83)可以看出在学习策略上,平时与考试前学习状态一直保持努力状态,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时及时解决,对于课堂知识全部消化这些因素更为重要。
研究显示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策略有显著不同,在平时与考试学习态度对比,困难解决,新知识接受度,学习态度与高中对比,学习目的,领悟知识方法,去图书馆频率8个方面,不同层次学生有明显差异,优等生在这几个方面要比其他学生做的好。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大部分同学选择在考前临阵磨枪,与平时的学习状态有一定差距。但是成绩较好的同学面对考试时,与平时的学习态度差距不大。优等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会找老师或自己查询资料,大部分同学会寻求同学帮助,小部分不予理会。优等学生在听课方面大部分知识可以领会,学困生只能理解一小部分,优等学生学习状态与高中时区别不大而学困生明显没有高中时努力,优等生学习目的大都为获得奖励荣誉,而其余学生基本为顺利就业。在学习态度,上课抢座,去图书馆频率方面,优等学生与学困生差别不大。因此对学困生而言要想提高学习成绩平时努力程度,上课听课状态,及学习目的等方面都要有所改变。
(二)建议
第一,掌握学习策略的差异性,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策略。通过对学生学习策略的调研,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策略的普遍性,重点掌握学优生与学困生的学习策略差异性。通过对学生学习策略的评价反馈,让学生了解学习策略的差异,同时有针对性的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策略。
第二,体验职场环境,细化学涯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走出校园体验职业环境,与职场人座谈,结合自己的未来就业目标,细化学业目标,如考取银行从业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二学历等等,能够计划各个学期的学业任务,如本科学习达到何程度,课外学习达到何程度,每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的学涯规划书。
第三,分享学习策略,助力他人成才。通过组织优秀学生分享其学习策略从而帮助其他学生快速提高学习能力,如不同学科的学习技巧分享等。
总结:该项研究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对学困生提高学习策略给出了相应建议,有利于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能力。所的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对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素质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但本研究取样有限,只在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进行,样本代表性有待改进。
[参 考 文 献]
[1]李兴笃,岐艳芳.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11(6)
[2]张杰.“90后”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2010(6)
[责任编辑:潘洪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