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
2015-05-22张锦平戚景云
张锦平 戚景云
[摘 要] 近年来,衢州市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目前,衢州市已开展“四级联培”培训模式,逐步理顺农民学院与农民学校的责权利关系,努力打造“三长一嫂”培训品牌,尝试编写乡土教材并起草制定月嫂行业标准。但在培训过程中还存在培训体系不健全,农民教育培训资源整合能力弱,师资力量不足,实训基地建设不到位的问题。衢州应加快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制,整合农民教育培训资源,健全培训师资库,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及职业农民培训教材的开发,为促进衢州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关键词] 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B
2014中央1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要求,进一步推动农民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中农民问题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农民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的主要手段。高职院校作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责,尤其是为服务地方经济,开展社会培训成为学校的重要工作。
衢州市位于浙江省西部,川陆所会,四省通衢,是闽浙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浙西生态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化学工业基地。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主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公办全日制高等学校,2012年11月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在衢州市政府的支持下,挂牌成立衢州农民学院,通过政校合作,整合资源优势,创新培训机制,打响了衢州“一老一小”护理人员为主体的培训品牌,开设了家政、月嫂、养老护理员等护理类培训班,同时结合衢州旅游业的发展,开设了“三长一嫂”等20余个专业的培训班,围绕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农民收入增长等开展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的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
一、衢州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现状
近年来,衢州市把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以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扎实有效地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对衢州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开展“四级联培”培训模式
这种培训模式是以属地管理为原则,在全市建立市、县(市、区)、乡镇、村分级分层培训体系。村级在村委会设基层点,广泛收集各类农民培训供求信息,分类汇总,适时开展“请进来、送出去”的各类需求培训;乡镇利用成人学校平台,抓牢农民兴趣需求,因势利导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兴趣培训;县(市、区)利用农民学校平台,加强对农村基层服务点的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全面提升素质;市级利用衢州农民学院平台开展对市本级、县(市、区)专业技术队伍和管理人员等的高端人才培训,进一步提升受训农民素质,同时发挥农民学院主培育的主导作用,发挥其管理及资源优势,统领全市农民培训分层分级培训体系的建设,引导培训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逐步理顺农民学院与农民学校的责权利关系
为实现市级“四级联培”的培训模式,农民学院与农民学校之间的关系逐步得以理清。衢州农民学院主要通过制定总体规划、发展目标、培训计划、师资管理以及监督评估和提供服务等方面,对农民学校实施宏观调控管理。承担建立师资库,建设和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负责开发和编印农民培训实用性教材,帮助农民学校开展相关培训项目的方案设计和课程安排活动,实现与农民学校的教学资源共享,另外协助衢州市农办进行各项考核与监督评估,有关结果将作为年底对各农民学校资金奖励(补助)的重要依据;农民学校在总体规划下,承担本部的发展建设和管理,完成相关培训项目的申报,上报本部培训发展计划并具体组织落实,主要负责初级的普及性培训,在此基础上输送学员至衢州农民学院进行中、高级培训,享有师资共享权及培训服务权。
(三)努力打造“三长一嫂”培训品牌
衢州市农民培训工作在“三保一技”(保姆、保安、保洁、技工)原有特色培训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和农民创业创新的热情,努力打造“三长一嫂”(店长、厨师长、农场长和月嫂)的特色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品牌。在家政月嫂服务人员培养方面,充分发挥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的优势资源,积极开展中高级家政月嫂培训,重点打造衢州“金牌月嫂”培训品牌,衢州“金牌月嫂”已在各大城市高薪就业,获得了社会和市场的认可,此培训项目也受到浙江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
(四)起草制定月嫂行业标准
针对目前市场家政月嫂在服务项目、服务标准、工资标准以及劳动关系上缺乏有力的监管和保障、没有科学的等级评定标准等问题,衢州农民学院依托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优秀师资团队起草了《衢州月嫂服务质量规范》行业标准,目前《服务质量规范》已经通过了质监局等相关部门的评估论证。这一地方行业标准的出台,会进一步规范衢州月嫂的服务质量标准,助推衢州家政月嫂的品牌打造。
(五)尝试开发编写乡土教材
针对农民培训的实际需求,衢州农民学院借力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优秀师资团队,尝试开发编写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教材,初步编写并出版了一批农民看得懂、学得快、用的顺、内容精的“乡土教材”,这些教材的出版得到了省市领导的肯定。目前已经编印完成并正式出版农家乐“两员一师”(《乡村护理员》、《乡村安全员》、《乡村营养师》)初级培训教材,并广泛应用于各级培训班中,得到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应用于家政月嫂培训的《母婴护理员(初级)》已经编写完成,进入出版阶段。
二、衢州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中的主要问题
衢州市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求,稳步推进具有地方特色的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培训机制尚未完全理顺endprint
目前衢州市农民培训体系建设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市级“四级联培”的预期目标没能完全实现。在组织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着横向部门协调不够及纵向体系不完善等;在教学体系上也有教育结构不均、层次不匀、形式不新等问题;保障体系方面也暴露出政府职能力度不够、制度体系不完善,无法确保农民教育培训服务质量。
(二)农民教育培训资源有待整合
目前衢州市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口径较多,除市农办之外,农业局、劳动部门、民政局、移民办等机关单位也涉及部分农民培训工作。培训时各自为政,培训内容、培训对象时有重复交叉,且在标准设定、目标确立、政策落实、培训实效等方面无法达到统一,培训工作没有形成合力,造成培训资源的培训与流失。
(三)符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求的师资库不够健全
农民培训的转型升级对培训师资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目前按照乡土专家、管理类专家和学院派师资等不同类别,组建了90余人的师资库,但在实际培训中,仍然会感到专业讲师的缺乏,特别是“工程师”、“技师”型的讲师更为紧缺。
(四)实训基地的建设还需加强
随着培训规模的日益扩大,培训总量的逐年增加,对培训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目前虽已认定了一批集科技开发、教育培训、推广示范于一体的实训基地,但无法满足各行业受训农民的需求,满足不同培训层级的需求。
三、加强衢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建议
(一)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制
建立全市规范性农民培训工作体系,更加强化市级农民培训中心的主导地位,同时在各县(市、区)建立农民培训分中心,在乡镇、村级建立基站,由市农民培训中心统一进行考核管理,实现全市农民培训资源的共享,同时负责省补、市补资金的统一管理,根据各县(市、区)培训情况设定统一的申报审核标准程序,以项目化的形式进行考核和资金拨付,真正实现“专人、专管、专业”,实现农民培训的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和增财力。
(二)整合农民教育培训资源
针对培训没有形成合力,需从横向、纵向上整合相关优势资源。向上,要积极通过教材开发、项目申报等创新举措争取项目经费资助;向下,要强化“四级联培”,落实分层分级培训;横向层面上,要促进农办、劳动局、民政局、团委、妇联等部门之间的联动,整合农民教育培训资源,提升培训效果。
(三)健全培训师资库
农民培训的转型升级对培训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培训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健全师资库,探索“菜单式”培训模式,培训内容由农民“点菜”,培训要更贴近农民的培训需求。师资队伍既要有高职院校、农业科研、农技推广等单位筛选资深专家学者,也要有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专家,更要引入一部分“田博士、土专家”、农民企业家进入师资库。要对师资库所筛选授课教师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充实,完善农民教育培训师资认定、聘任制度,打造一支能统一调用与相对固定的师资团队,提升培训质量与培训效果。
(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随着培训规模的扩大、培训总量的增加,培训质量要求的提高,必须进一步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深化示范传导型培训模式,注重示范园和示范基地的建立。除了依托主导培训优势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和实训场所的建设,还要结合相关主导产业继续注重校外现场实训基地建设,保证每个产业培训项目至少有3-5个实训基地,呈现立体、直观的培训特色,现场的鲜活实例、好经验、新技术可以直接说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
(五)加强职业农民培训教材的开发
继续借力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优秀师资团队,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教材开发与编写。按照实用实效、通俗易懂的原则,编写一批农民看得懂、学得快、用的顺、内容精的“乡土教材”,逐步建立通用性和专业性相结合、高中初级相结合的教材库。拍摄制作农民培训课程电子视频、光盘、微电影;开发建设农民培训网站,搭建网上培训平台;通过微博、微信、短信等电子媒体丰富农民培训的手段和途径,提升培训的效果。
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实用技术和留得住的人才,衢州的高职院校会积极服务地方特色经济,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形成具有衢州特色的农民培训品牌,为促进衢州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参 考 文 献]
[1]朱晓辉.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训的有效途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2]朱雄才.试析高职教育政校企合作开展农民培训的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8)
[3]贺茂佑.高职院校参与新型农民培育的作用与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
[4]刘红侠,冯佰利.高等农业院校在新型农民培育中的地位的作用[J].河北农业科学,2009(11)
[5]杨文静,苟颖萍.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育问题[J].继续教育研究,2012(1)
[责任编辑:刘玉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