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防治机构环境和工程设施现况调查
2015-05-22李悦尚彦萍何琳王毳
李悦 尚彦萍 何琳 王毳
·短篇论著·
结核病防治机构环境和工程设施现况调查
李悦 尚彦萍 何琳 王毳
目前结核病仍然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高达44.5%。相关医疗机构的结核感染控制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在我国乃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结核感染控制工作仍然存在不足[1],特别是环境因素的影响报道较少。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笔者对辽宁省各类结核病防治机构结核感染控制的环境、工程设施等相关因素进行了现状调查,旨在探索环境、工程设施因素对结核感染的影响程度,对今后结核感染控制工作提供借鉴,进而进行有目的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资料和方法
一、 调查方法
本研究选用现况调查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市和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员针对各机构情况分别填写《结核病防治机构结核感染控制调查表》、《结核病防治机构工作人员调查表》和《2011—2012年患结核病职工调查清单》3个调查表。收集这些机构结核感染控制基本情况,以及环境和工程设施等结核感染控制的相关信息,分析各类结核病防治机构环境、工程因素与结核感染控制影响的关系。
二、 调查对象
辽宁省所辖市、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设结核科、各级结核病防治所、定点医院、结核病医院、有结核病科室的专科医院)共72家。其中,市级机构13家,县(区)级机构59家。机构所属类型分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设的结核病防治所(科)17家,占23.6%;独立的结核病防治机构50家,占69.4%;结核病医院4家,占5.5%;有结核科的传染病专科医院1家,占1.5%。
三、判定标准依据
结核病防治机构环境工程和设备判定标准参照《中国结核感染控制标准操作程序》[2]。机构的布局设计是否合理包括机构的候诊区布局设计、机构的门诊布局设计、 实验室布局设计、住院病房布局设计共4个指标;机构的通风情况是否合理包括门诊通风、中央空调设置、门诊有机械通风装置、实验室有机械通风、病房有机械通风共5个指标;机构的紫外线灯使用情况包括门诊安装下照型紫外线灯、门诊紫外线灯维护计划、实验室安装下照型紫外线灯、实验室紫外线灯维护计划、病房安装下照型紫外线灯、病房紫外线灯维护计划共6个指标。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建立数据库,采用卡方检验分析结核感染控制的相关环境和工程设施影响因素。
结 果
一、本次调查结核病防治机构现况
本次对我省所辖72家市、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的感染控制现况调查,其中县(区)级独立的结核病防治机构比率(77.9%)明显高于市级机构(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P<0.01);市级机构成立感染控制机构的比率(76.9%)明显高于县(区)级机构(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P<0.01);市级机构设置感染科的比率(23.1%)明显高于县(区)级机构(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7,P<0.01);市级机构通风合理机构数和紫外线照射使用合理机构数的比率(23.1%)明显高于县(区)级(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6,P<0.01);市级医务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等指标与县(区)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讨 论
一、各级机构感染控制情况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县(区)级独立的结核病防治机构的比例明显高于市级机构,其中县(区)级机构设置以独立的结核病防治所为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辅;市级结防机构在成立感染控制机构、设置感染科、消毒通风等管理措施方面明显好于县(区)级机构。我省部分市级结核病防治机构成立了感染控制科,建立较健全的感染控制规章制度,落实了一定的感染控制专项经费,配备了专职的医务人员负责日常管理,而86.4%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没有成立感染控制科,所以日常的感染控制管理工作不到位。由于我省市级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和规模普遍好于县(区)级机构,经济效益较好,故日常的通风和消毒设施投入较充足,所以通风合理和紫外线照射使用合理的市级机构数量明显高于县(区)级。但是市级和县(区)级的通风合理率和紫外线照射使用合理率较低,反映了目前我省对结核感染控制措施的全面落实仍存在差距[3]。对于结核感染控制的最后一道防线的个人防护情况,市级和县(区)级直接接触结核病患者的医务人员都比较重视个人防护,佩戴N95口罩达到60%,在经费等条件允许时还需要提高佩戴率,并加强正确佩戴的监督管理。
表1 各类判断指标在市、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中的调查结果比较
注 表中括号外数值为“机构数(家)”,括号内数值为“构成比(%)”
二、环境和工程控制措施的影响情况
本次被调查机构的门诊、实验室、结核病住院病房布局设计不合理,有的机构未设立独立候诊区、不能做到要求有咳嗽症状的患者在单独候诊区排队候诊、清洁区污染区未能分开,造成空气交叉污染。再加之这些机构在通风较差情况下,就会大大增加结核感染机会。这与熊勇超等[4]报道的调查21家结核病防治机构中11家(52%)候诊区布局不合理相一致。
由于环境布局设计不合理,结核病防治机构医务人员在其工作中存在更多的感染机会[4-5]。但同时提示行政后勤管理人员也应加强防护,如在院内污染区、半污染区维修维护设备时,或行政办公区域没有完全与医疗区独立设置时,需要加强防护意识,以减少结核感染发生。
建筑布局因素在房屋建成后就不容易改变,包括建筑物的朝向、平面和竖向布局、房间及门窗的设计,等等。但有些因素是可以改进的,诸如引导患者在远离工作区的指定区域收集痰标本、机构为患者提供有外科口罩或纸巾、减少患者在医疗卫生机构内停留时间的措施、加强环境和室内通风措施、制定有明确的隔离制度、医疗区与办公后勤区分区明确、门诊和病房将结核病患者与其他患者分开等。
建立完善的通风和紫外线消毒制度,每天由专人负责开关窗,检测、记录机械通风系统的运行状况;每天由专人负责开启门诊、实验室和病房紫外线灯并进行定期的紫外线灯的维护记录等,多种举措并行降低空气中传染性飞沫核浓度,进而减少结核感染发生。但是有些机构紫外线灯使用时间过长,未能进行定期更换,使得紫外线灯强度不足,难以达到消毒灭菌效果[6]。还有些因素是与地理条件有关的,比如辽宁省处于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时间长、夏季时间短,而冬天关窗、关门使得通风较差,在没有机械通风设备时,医疗卫生机构的空气环境一般都不符合要求,更应注意结核感染问题。
三、加强环境和工程控制措施卫生学评价的必要性
本次调查发现由于环境和工程控制措施具有很强的专业特点,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的医务人员对于风向、风压、通风量、通风次数、气流组织等术语知之甚少,只靠我们结核病防治机构的技术力量不易达到理想效果,所以建议应借助于第三方的卫生专业评价机构,对于拟建的结核病防治机构应在建设前期进行防结核感染的环境卫生专业预评价和设计;对于现有的结核病防治机构可以进行卫生现状评价,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建立有效的防护措施,从科学的角度做好结核感染控制工作。
志谢 感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所王忠旭研究员给予统计学指导!
[1] 侯月云,谭吉宾,何广学,等.三省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结核病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防痨杂志,2012,34(6):341-345.
[2] 王黎霞,成诗明,何广学,等.中国结核感染控制标准操作程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18.
[3] 耿梦杰,宋渝丹,赵飞,等.国内外医务人员结核感染控制现状的比较研究.中国防痨杂志,2013,35(8):581-586.
[4] 熊勇超,何广学,赵建忠,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结核病感染控制现状调查.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2,11(4):247-251.
[5] 王国杰,马士文,甄新安,等.河南省结核病防治机构工作人员结核病感染率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10):980-983.
[6] 张炜敏,何广学,洪峰,等. 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结核病感染控制现状,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1,10(4):248-251.
(本文编辑:范永德)
10.3969/j.issn.1000-6621.2015.12.012
110005 沈阳,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科
王毳,Email:wangcuilncdc@163.com
2015-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