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政治伦理意蕴
2015-05-22姜丽
姜丽
摘 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尽管没有直接论及政治伦理问题的显性话语,但蕴含着丰富的政治伦理诉求与政治道德关怀。马克思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和批判以寻求政治道德的现实基础,劳动哲学为马克思政治伦理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通过异化劳动来探寻私有制对人本质的否定。因为无产阶级代表着人类异化状态最高的表现形式,无产阶级要求代表着整个人类社会历史推进和发展的诉求,所以消灭私有制和现存的一切权力结构是无产者的政治道义责任。私有制的消亡导致劳资对立的消除,马克思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完成了的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统一”共产主义的构想,政治道德的进步是朝着共产主义方向发展的。
关键词:手稿; 政治伦理; 劳动哲学; 共产主义
中图分类号: A811;D641;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1-0030-0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早年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部经典之著,被誉为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手稿》中尽管没有直接论及政治伦理问题的显性话语,但蕴含着丰富的政治伦理诉求与政治道德关怀。就目前来看,概览当今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状况,对《手稿》所作的政治伦理解构不多见,本文试图对《手稿》中马克思政治伦理意蕴作一探析。
一、《手稿》政治伦理意蕴何以可能?
理解《手稿》中关于马克思政治伦理意蕴何以可能?首先,政治在阶级社会中实质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即掌握了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在政治领域对被统治阶级进行的统治,在这个意义上,形成工人阶级和资本家两大对立阶级的资本主义社会具有明显的政治结构。其次,生产方式决定政治的统治方式以及道德观,政治需要建立在特定的生产方式基础之上的伦理道德作为内在的精神支撑,为自己的存在作价值合理性的论证。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政治伦理的生成、发展与人类的生产发展方式、经济现实基础、阶级结构等因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方能客观公允地做出评价。
私有财产的历史发展经由封建领土制向资本雇佣劳动制的发展。“私有财产的统治一般是从土地占有开始的;土地占有是私有财产的基础。”[2]封建领土制是私有财产的一个历史阶段性存在,在封建领土制下,农奴对土地有人身依附关系,领主对土地有经济支配权,占有者的权势同土地占有是结合在一起的,随它的占有者而具有人格化,从而有他的爵位、有他的特权、有他的政治地位等等,土地对封建领主则象征着权力与荣誉。所以,封建领主的支配主要是通过个人依附关系和直接的税收关系来实现的。农奴除了把其部分产品贡献给领主外,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对生产工具的控制权。在这里,封建领土制的统治并不直接表现为单纯的资本的统治。随着私有财产发展和工业竞争的加剧,地产买卖的最终结果是“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差别消失,以致在居民中大体上只剩下两个阶级: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3]。资产阶级社会使阶级关系普遍化和单一化,主要由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构成,形成这两大对立阶级的资本主义社会具有明显的政治结构。正是基于这一事实,才形成资产阶级社会与此前其他阶级社会形式之间的根本差异。“阶级成为生产关系与社会其他层面或者说是‘上层建筑之间的主要联系纽带。阶级关系是政治权力分配所围绕的轴心,是政治组织所依赖的枢纽。”[4]形成的这两个阶级的经济基础,就是资本雇佣劳动。雇佣劳动制实质就是资本统治,资本家和工人阶级之间是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经济关系,资产阶级的自由就是无产阶级的被奴役统治。资本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凭借资本可以支配别人劳动的权力,失去资本的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只得出卖自己,为资本家劳动。资本必然与政治统治联系在一起,为了维护资本家的利益,资本主义社会必须建立强有力的政治和国家机制。资本雇佣劳动制度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统治是为了维护资本所有权,保证资本的增殖,为私有制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二、对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和批判以寻求政治道德的现实基础
1843年反思黑格尔法哲学,马克思开始关注经济学研究,关注市民社会的研究。马克思发现黑格尔颠倒了主谓词关系,认为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从而恢复了市民社会对国家、感性对理性的先在性。马克思强调仅仅从法哲学批判的角度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无法克服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二元冲突,因为市民社会本质上是一个与政治国家相对立的经济实体,在市民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社会物质生产关系,应该从物质生活关系的政治经济学根源中来“解剖”市民社会,这就要研究国民经济学,国民经济学才是“市民社会的解剖学”。“我的结论是通过完全经验的、以对国民经济学进行认真的批判研究为基础的分析得出的。”[5]
第一,国民经济学的前提是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永恒性。国民经济学是当时德国人对英国人和法国人称作政治经济学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采用的概念。[6]国民经济学为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提供了理论的支持。马克思首先肯定了国民经济学的历史进步性,肯定了斯密是“国民经济学的路德”,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劳动才是国民财富增长的真正源泉,是促进文明进步的根本原因。但同时,马克思指出了国民经济学内在局限性,“国民经济学从私有财产的事实出发。它没有给我们说明这个事实。它把私有财产在现实中所经历的物质过程,放进一般的、抽象的公式,然后把这些公式当作规律”[7]。国民经济学只是先设定“规律”和“本质”,然后解释现象和事实,却没有说明这些规律是怎样产生的,即不去探究资本主义经济事实本质属性。国民经济学没有向我们说明劳动和资本分离以及资本和土地分离的原因,而是着眼于资本家的福利,把劳动和资本统一、工人和资本家的统一视为经济学的前提和基础;只认识到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却不考察处在劳动过程中的人,掩盖了异化劳动的事实,认为“贪欲以及贪欲者之间的战争即竞争,是国民经济学家所推动的仅有的车轮”[8];国民经济学的科学方法论是“总是置身于一种虚构的原始状态”[9],没有从现实社会生活出发,没有说明私有财产的起源,实质是一种非历史的形而上学的方法论。
第二,国民经济学体现的一种反工人阶级立场的道德观。“国民经济学把工人只当作劳动的动物,当作仅仅有最必要的肉体需要的牲畜。”[10]马克思注意到,国民经济学注重的是工人的劳动能否给他带来利润,它关注的是资本增殖和财富的增长问题,无视工人作为人的价值存在,把工人当作劳动工具和机器,这是片面地、抽象地看待劳动,是不可能真正阐明工人贫困的真正原因。“国民经济学不考察不劳动时的工人,不把工人作为人来考察,却把这种考察交给刑事司法、医生、宗教、统计表、政治和乞丐管理人去做。”[11]这反映了国民经济学无视工人作为人的价值和存在的权利,实质就是一种反工人阶级立场的道德观。为了论证现存社会制度的永恒合理性,维护现实的私有财产制度,掩盖和抹杀资本和劳动对立,国民经济学的道德观立场维护资本家利益。
第三,从根本上来说,国民经济学家其实遮蔽了他们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资本家由于拥有资本而处于支配地位,无产阶级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当中,这两个阶级处于根深蒂固的斗争之中。阶级关系只不过是私有财产关系的人格化。马克思对经济研究同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利益联系在一起,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独特阶级结构和阶级动力,通过阶级结构这一媒介,从生产关系角度来寻求政治道德的现实基础。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和研究,设法研究资本家和工人之间阶级对立的本质问题,揭露了资本主义经济运作的拜物教本质,为异化劳动的生成奠定了现实的基础。
三、劳动哲学为政治道德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是立足于经济事实的科学分析,科学地揭示了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关系。这一革命性理论的发现是奠基于马克思的劳动哲学。马克思劳动哲学把人的历史看作是人通过劳动的生成过程,劳动创造了一切财富,劳动是人的类本质活动,是人与动物根本之区别所在,从而赋予劳动前所未有的意义。如美国学者阿伦特在《卡尔·马克思与西欧政治思想传统》一书中高度赞扬马克思的劳动思想:劳动创造了人类,这是支撑马克思整个理论体系支柱的三个命题之一。[12]马克思通过对劳动和私有财产关系的分析,探索到了理解私有财产秘密的通道,这就是异化劳动理论。“我们出发点是经济事实即工人及其产品的异化。我们表述了这一事实的概念:异化的、外化的劳动。”[13]用劳动异化概念来表达一种经济事实。
异化劳动是《手稿》的关键词和核心概念,马克思通过异化劳动的四重性说明,深入分析了工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首先,工人同他所生产的产品的异化。“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它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14]这表明,作为人的劳动对象化的劳动产品已经同劳动者相异化,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并越受其劳动产品的统治。其次,工人在劳动活动本身中异化。这个规定表示,劳动不属于人的本质而成为异己于人的东西,工人在劳动活动中不是自愿的,而是强迫的、强制的。它不是劳动者的自我活动,而是否定劳动者的东西,是使劳动者感到不幸的东西,是使劳动者的肉体和精神遭受折磨和摧残的东西。“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15]再次,工人同自己类本质的异化关系。马克思借用费尔巴哈的术语说,人是类存在物,人正是通过对对象世界的改造,才实际地确证自己是类存在物,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劳动。但是,由于异化劳动,人的活动被贬低为维持个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从而使人的类本质成为与人的存在相对立的东西。最后,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异化。“人的异化,一般地说,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16]人是对象性存在物,人对自身的人总是通过对他人的关系表现出来的,因此,人的异化表现在人同自身的异化关系以及人与他人的异化关系两方面。工人通过异化劳动生产出了一个对劳动生疏的、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对这个劳动的关系,这个人就是资本家。当工人同自身相对立时,必然同他人即资本家相对立。正是通过异化劳动,形成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异化的、对立的关系,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导致了工人丧失自己的劳动产品,而资本家却支配和占有他人产品的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关系。在这里,马克思其实探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
私有财产是与异化劳动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关系,首先非常明确的是,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17],通过异化劳动,工人生产出了资本家,也生产出了与资本家的关系,于是马克思得出结论: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产物、结果。所以,是异化劳动导致私有制而不是私有财产导致异化劳动。异化劳动何以在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马克思在《手稿》中没有明确地给予回答。在后来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通过“自发分工”概念加以解决。现实个人的劳动是整个人类历史的前提,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分工的出现,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由于自发分工,劳动变成异化劳动,所以劳动异化的根源是劳动分工。异化劳动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这个关系就是私有财产关系。随着分工的不断推进,私有财产发展到最后的、最高的阶段即工业资本时期,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发生双向关系,相互作用。所以,消除私有制,不代表异化的结束,消灭私有制只是消除人的异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只是人向人的本质的复归的一个环节。
异化劳动最直接的结果是褫夺了人作为类本质的存在物,即自由自觉地类本质的活动。劳动的异化不仅仅导致人同自身、同自身的活动、同自身的心理关系的异化,最重要的是导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异化,这种异化使人与人的伦理关系、政治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扭曲和变化,从而阐释了私有财产的本质在于劳动与资本的对立。马克思的劳动哲学为政治伦理奠定了新的基础,即劳动本是发展人的本质力量的途径,但私有制中却损害人的力量,损害人性,这是道德批判基石所在。马克思正是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来探寻私有制如何造成人的本质的丧失和对人性的否定,从而探讨扬弃私有制以使人性得以复归和人的本质得以实现。在这里,“劳动异化理论贡献了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非正义的深刻洞见,从而原则上正确地指出了通过废除私有制而克服异化,推动人类社会前进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道路”[18]。《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劳动异化理论揭示了异化劳动对人本质的否定,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非道德性、非正义性,表达了对雇佣工人伦理关怀,彰显其鲜明价值判断标准,为政治道德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
四、消灭私有制是无产阶级的政治道义责任
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关系在当代的表达形式就是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马克思认为造成工人阶级的劳动异化和变成了资本的奴役,劳动不再是人们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而是在劳动过程中感到不自由和受强制,这是资产阶级追逐利润的本性,是资本逻辑的统治存在,更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根源所致。“有产和无产的对立,只要还没有把它理解为劳动和资本的对立,它还是一种无关紧要的对立……因而促使矛盾得到解决的能动关系的私有财产。”[19]有产和无产的对立发展到劳动与资本的对立,达到极端,就是私有制关系的顶点和最高阶段,就是劳资对立的消除,无产阶级必将通过消灭私有制的运动消除异化劳动,获得解放。
因为,“私有财产在本质上就是不正义的”[20],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非正义、不道德之源。资本的逻辑和现实中的不平等现象决定工人在资本主义社会当中的处境。“在社会的衰落状态中,工人的贫困日益加剧;在增长的状态中,贫困具有错综复杂的形式;在达到完满的状态中,贫困持续不变。”[21]工人由于受资本的权力统治,为了谋生不得不丧失人性尊严,变得愚笨野蛮,背离人的本真。劳动者的贫困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无关,只与资本主义雇佣制度有关。只要不消除工人被雇佣的地位,就不会改变工人对资本家的从属关系和受剥削地位。马克思通过对造成这种状况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的否定,表达了他的正义诉求和政治伦理理念,对工人阶级给予深切的伦理关怀和道义支持。所以,“只有废除私有制,才能实现任何实质性的变革,而且通过这种变革,整个不平等的社会结构也将立即得到变革”[22]。在马克思看来,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最终改变无产阶级被剥削被雇佣的处境,才能改变整个社会阶级结构,使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了的工人劳动变成自由自觉地劳动,使社会的财富重新归为所有人,从而达到实质的正义与平等。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作为人类进行自由自觉实践活动的共产主义与当时流行的粗陋的、平均主义的共产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是在与私有财产进行不断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私有制灭亡的客观必然性不可能自发地实现,必须通过无产阶级的实践活动即推翻私有制的革命活动才能实现。马克思非常鲜明地得出结论:“社会从私有财产等等解放出来、从奴役制解放出来,是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来表现的,这并不是因为这里涉及的仅仅是工人的解放,而是因为工人的解放还包含普遍的人的解放。”[23]要从私有财产的奴役制中解放出来,扬弃自我异化,就必须通过工人解放形式表现出来,而工人的政治解放又意味着全人类的解放。因为工人代表着人类异化状态最高的表现形式,工人阶级的要求代表着整个人类社会历史推进和发展的诉求。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共产主义就是全人类的解放。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颠覆“资本逻辑”的最现实、最革命的力量,无产阶级解放自己,不是用一种压迫取代另一种压迫,而是彻底消灭剥削、消灭异化劳动、消灭私有制,所以消灭私有制是无产阶级的政治道义责任。马克思已初步将劳动异化理论和社会革命学说结合起来,把彻底消灭私有制视为无产阶级的政治道义责任和历史任务,探讨了关于工人政治解放的大致方式;政治立场已转向无产阶级立场,并坚定地站在工人阶级一边,明确表达了追求社会正义的诉求。
五、政治伦理的价值旨归是共产主义
消灭私有财产是前提,对当时的工人阶级以及工人阶级的政党来讲斗争的矛头直指私有财产,因为大家处于私有财产中,但仅仅停留在这点是不够的,从根源上讲还必须消灭异化劳动,建立真正的劳动状态,劳动复归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感性对象性的状态,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而这正是马克思政治伦理的价值旨归。
首先,马克思通过批判和考察各种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潮来阐发他的共产主义理论。第一,粗陋的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的普遍化和完成。简单地说,就是主张劳动和资本的关系被平均化,用强制的力量把人的才能、禀赋、容貌等抛弃或消除。其实际上是仇富心理和平均主义欲望赤裸裸地展现,是对整个文化和文明世界抽象否定以及倒退的浪漫主义。第二,具有政治或经济形式的共产主义。政治形式的共产主义主张“民主”“平等”和废除国家,不懂得政治解放并不等于人的解放,如巴枯宁无政府主义。经济形式的共产主义运动虽认识到私有财产的恶劣行径,但没有看到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本质,因此也不可能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这两种共产主义学说都不理解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的关系,不理解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也就不能把共产主义理解为私有财产的积极运动和不断发展的产物,不能找到真正实现共产主义的合理途径。
其次,劳动复归是完成了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统一。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24]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的彻底和解,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完成。劳动就是现实个人的对象性活动。这种对象性活动发生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不异化的关系呈现的是一种感性对象性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在劳动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劳动对象、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是一种对象性的关系,作为一种对象性的关系,劳动对象、劳动产品不是独立于之外并反过来统治于人的东西,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对象性的存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自然界就是人本身,这种人与自然界之间不异化,人的感性对象性的关系就是自然主义的关系。人与人关系表现在你之外的他人并不是与你相对并反过来支配你的力量,而是你本质力量的确证,你从他人的身上看到是你的本质,马克思称之为人道主义。人道主义指把劳动者阶级从非人的生存状态下解放出来,使他们过上人的生活,强调人是世界的真正主人,突显了人是一切价值的源泉和根据。随着私有制的消灭,人取代物成为生活中的价值尺度,人也就摆脱了物对自己的支配,获得真正的解放,这将是人道主义的彻底实现。这两者是和谐统一的,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真正合乎人性的复归,关注全人类,它具有一种政治超越性,所以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和完成了的人道主义是统一的,这就是理想而正义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政治伦理价值追求目标的集中体现。
最后,需要明确的是,《手稿》中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不同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两者的关系。“共产主义作为否定之否定的肯定,因为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对下一段历史来说是必然的环节。”[25]马克思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高形式,至于共产主义则只能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必然环节,共产主义是最近的、将来的必然形式和有效原则。这里的共产主义并不是人类发展的最终目标,类似于我们所说的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鲜明地指出了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将人类历史视为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认为共产主义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一个环节必然会被历史的进一步发展所扬弃。它具有无限的开放性,是人类解放的起点而不是人类解放的终点。这里的共产主义具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色彩,但已具备科学共产主义的胚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探索提供了指南,为人们政治道德进步带来了航向。马克思认为政治道德进步是向着共产主义方向发展的,这一价值旨归没有改变。
六、结 语
梳理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手稿》中的政治伦理思想,一方面,有利于当前我们构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执政理念,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另一方面,我们要正视现实生活实践中所出现的各种道德问题,着重研究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现实人的生存状况以及发展规律和未来命运的状况,对出现的问题要加以矫正,对现实的实践加以政治伦理价值的引导。
参考文献
[1]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3.
[2][3][5][6][7][8][9][10][11][13][14][15][16][17][19][21][23][24][25]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44,44,50,193,50,51,51,51,15,14,59,51,
54,59,62,78,11,162,81,128.
[4] [英]安东尼·吉登斯.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对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著作的分析[M].郭忠华,潘华凌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12] [美]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主义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M].孙传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18] 詹世友,施文辉.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辩证结构[J].华中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2014(1):113-115.
[20] [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M].刘莘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22] [美]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M].邓正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刘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