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类高校如何做好时代表率

2015-05-22高延春杨丙蓉

智富时代 2015年3期
关键词:信息时代互联网

高延春 杨丙蓉

【摘 要】创新2.0下互联网发展新形态的互联网+概念提出标志着信息时代全新阶段的到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将成为接下来很长一个时期的时代主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信息类高校应该怎样做好信息时代的表率,对于整个行业和时代做到一定的引领作用,结合畅销书《浪潮之巅》,笔者做了一点思考。

【关键词】信息高校;信息时代;互联网+

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云计算、大数据的背景下,注定是“得信息者得天下”,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信息类高校,全国四所邮电高校之一的重庆邮电大学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各个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学校在重视科研、教学、学生工作的同时,积极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常常为师生推荐好书,其中的《浪潮之巅》是一本切合信息时代主题,值得信息类高校师生品读的佳作。本书通过对赫赫有名的信息事件的介绍和对知名信息科技企业的解读,深入浅出地揭示了信息时代的特证和规律,警示信息产业的从业者和教育者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有可能成为或者培养出信息时代“浪潮之巅”的弄潮儿。

一、信息时代的背景

《浪潮之巅》一书中介绍了计算机工业生态链中的几个定律,对信息时代的很多现象做了很好的解释,第一个是英特尔公司创始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博士早在1965年提出的“摩尔定律”,这个定律讲的是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会每两年翻一番,后来缩短到18个月,这个定律被业内人士解释为:计算机等IT产品的性能会每18个月提高一倍;或者说相同性能的计算机等IT产品每18个月会降价一半。虽然听起来这个规律有一些夸张,但是几十年的IT行业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信息IT行业的发展一直遵循着这个规律,直到现在。只是为什么我们作为消费者没有感受到这么实在而具体的变化,是因为还有其他的规律如安迪-比尔定律、反比尔定律等在相互制约着发生作用。

中国作为新兴的信息产业大国,在世界信息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以近日阿里巴巴美国上市为例,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信息产业的代表在世界各处发出了强劲的声音。往小的说从一个八零后往后看三十年,来看看身边信息产品的变化,在八零后小学的时候固定电话开始走入百姓家庭;在八零后初中的时候BB(传呼)机和大哥大开始变得很新潮并且是“土豪”的象征;在八零后进入高中以后,手机开始出现了,还流行过一段时间的“小灵通”;当八零后高中毕业以后,他们发现手机按键越来越少,“身段”越来越薄,屏幕越来越大,而价格却越来越低。近年消费者们才知道手机信号有2、3、4G之分,而5G都已经在路上了。

信息产业发展一直在超乎人们的想象,整体是向前向上的,既然是“浪潮”就肯定有起伏跌宕,市场竞争当然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也同样适用与信息产业之中,从几间大屋子组成一台电脑到现在一部手机就是一台电脑,中间经历了太多的革新和更替。从以前的龟速上网到现在的100M入户,真所谓今非昔比、日新月异。总结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新、变、快、活远远不能概括,这是一个神奇而精彩的领域,带给我们每一个信息产业的参与者同样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相信我们信息类高校,作为信息人才的摇篮,一定要有信心、有决心攻坚克难,革新技术、培养人才,为产业快速良性发展服好务。

二、高等学校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在《浪潮之巅》书中讲到这样一个案例,在人们刚刚开始使用网络的时候,直接用电话线上网,网速是以几或者几十Kb为单位级计算的。后来我们知道上网采用DSL宽带上网以后,网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个DSL技术可以将电话线上数据传输的速度提高近200倍,其实这个DSL能真正成为实用技术让大家受益,就不得不感谢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约翰·乔菲,正是他和他的学生在1991年创办的做DSL的公司Amati才开启了高速上网的新时代。

作为与现代人生活密不可分各种信息技术,高等学校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从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帮助DSL上网技术普及的案例不难看出,做好技术与实用之间的“桥梁”应该是高等学校应该具有的作用之一。目前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全面进入4G时代,这一路的发展有很多关键的点也可谓是划时代、开天地的,其中重庆邮电大学在中国走向4G的过程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作为“春晖计划”专项支持研发4G高校直接为4G商用做出了贡献,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在2G往4G的艰难途中的3G阶段,重庆邮电大学也建立了卓越功勋,在2003年用通用芯片独立开发出世界上第一部TD-SCDMA(TSM)手机,在2005年研发成功世界上第一颗采用0.13微米工艺的TD-SCDMA手机核心芯片,它标志着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3G通信核心芯片的关键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为3G手机芯片快速走向商业化道路打下基础。同时,重庆邮电大学曾开发出第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脉冲编码设备而被称为中国“数字通信发源地”。2003年起先后完成TD-SCDMA中通信协议、芯片、应用平台和中国第一个国际通用无线工业总线EPA标准,是TD联盟的第一所高校成员,国内唯一移动通信国防信息化保障基地,有物联网重点实验室,是工业物联网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依托高校,曾获得过“光电诺贝尔”之称的兰克奖。

重庆邮电大学作为一所内陆的信息类高校,取得以上成绩非常不易,但是学校会继续开拓创新、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信息产业发展做更好的“桥梁”作用,将高深的精尖技术转化为为民所有的实用技术,产生真正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帮助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这就是高等学校在信息时代应该起到的作用,相信重庆邮电大学过去做到了,现在正在做,将来也一定会一如既往并做的更好。

三、对于信息类高校做好信息时代表率的建议

就像苹果手机从1已经出到6,小米手机也由1出到了4一样,将来会有7取代6,5替代4,信息产业的发展不会顾及人们的追赶,依然瞬息万变。对于这样炙手可热的专业,包括通信、计算机、软件、自动化等,都是很多高校的必争之地,当然专业的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都各具特色,作为信息类高校的一员,应该不断思考如何能更好地做好信息时代的表率。

(一)把握时机,顺势而为

时下很长一段时间,国家都会大力发展高精尖技术产业,web2.0新互联时代的到来、全民电商格局的形成、4G移动通信的普及等都是当前信息产业必将欣欣向荣的佐证,在整个产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各项技术的支持,各种人才的输入。信息类高校,作为信息产业技术和人才提供者,应该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提供实际的技术支持,培养优秀的专门人才。

只有将自身发展融入到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创新之中,高等学校才可能焕发出蓬勃向上的活力;只有把自己所擅长的专业领域不断做深、做尖,信息类高校才可能拥有自己独一无二且无可替代的位置。

(二)攻坚克难,勇攀高峰

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科研能力的高低是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高低的重要指标,所以每个学校都尤其重视科研。由于信息产业具有革新迅速、传播复制性强等特点,所以领域内的科研竞争尤其激烈。同时由于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一些方面的研究不够成熟,部分关键技术又一直被其他国家所封锁,所以很多时候到了关键突破点的时候进展就比较艰难。目前更是到了一个各项技术都看似公开透明,但是背后的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很多时候信息高校的创新和突破将不仅是在学校之间、国内行业之间的,更是国际间的一种切磋和交换。所以信息类高等院校要明白自己的“任重而道远”,但是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三)学以致用,人才至上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要建设成为人才和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未来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在信息产业同样如此,我们听说过很多信息产业神童的故事,近日就有新闻报道中国最年轻的黑客仅12岁,小小年纪在信息网络世界里就可以神通广大,而我们大学却有经过几年大学培养却仍然不懂代码、不知程序的信息类学生,或许有学生天资差异亦或者教育体制的问题,但是教育之所以叫做教育,它的神奇之处就是对象的可改变即可塑性。所以如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不仅仅是“钱学森之问”中的问题,也是每一个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而信息类尖端科技人才的培养质量与经费投入、技术设备支持有关,投入和产出比相对较高,所以根据市场的需求、技术的进步与时俱进地调整人才培养策略,将会有良好的效果。

(四)环境育人,做好表率

《论语·子路》中有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讲述的一个教书育人的道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讲的的是要教好学生老师自己先要做好,虽然原来指的的是老师,但是对于信息类高校对信息类人才的培养来说,同样适用于学校。我们培养的是从事信息产业的信息化人才,至少应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化观念,这应该与学生受教育期间感受学校的信息化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假如所读学校信息闭塞、设备陈旧,部门之间信息不共享互通,学生读书、办事饱受事务繁琐之苦的话,那么学生毕业后应该不会对信息化抱有太大兴趣或者信心。

所以信息类高校各部门之间,特别是从学校决策层要着力整合学校的信息平台、资源平台,利用先进工具和技术,体现信息类高校自身的优势,真正为师生工作、学习带来便利,形成信息类高校学生独有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自然可以激发出学生大胆创新,投身信息产业的兴趣。

信息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和高速发展,是新中国建设发展成果的一个缩影,目前各种环境优越、形式良好,信息类高校要把握良机,不断突破,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真正表率。

【参考文献】

[1]吴军.浪潮之巅[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信息时代互联网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浅议信息时代的工程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