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科学实践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2015-05-21石春桔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钢尺现象思维能力

石春桔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承担着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的责任,并应为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学生的终身发展角度来看,实践和思维都是科学教育的核心,只有将科学实践和科学思维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注重科学教育的实践性,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堂上经常出现学生热热闹闹实验,但思维含量却甚少的情形。如何在科学实践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呢?本文将结合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的案例,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问题引领,激发思维

儿童的思维是以直观形象的思维方式为主,感知具体事物、获得先期感性认识是儿童进行思维活动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帮助学生梳理出统领本节内容的驱动性问题,一方面调动学生学习新知、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同时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带着问题实践,带着问题学习,在问题引领下主动建构知识。

二、亲身实践,发展认知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科学活动是科学教学的载体,在科学课堂中让学生亲身实践、主动构建知识、发展认知、提升思维能力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所在。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发展认知。

(一)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帮助学生探究新知

有结构的材料是指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的典型教学材料的组合。这个组合要揭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一系列现象,又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新知。

(二)精心设计有利于揭示事物本质的实践活动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及知识储备等方面的限制,其思维能力不适宜开展复杂、难度大的实践活动。加上小学生一般只对实验现象感兴趣,而很少对实验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所以教师要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精心设计,尽量设计一些实验现象与事物本质之间联系紧密、关联度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能较好抓住事物本质,构建科学概念。

例如四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声音有一定的了解,很多同学认为声音的产生是由于“敲打”、“物体撞击”产生的。但很多老师在上《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课时,并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前概念,没有关注培养学生思维,他们大多会给学生几种材料,让学生利用材料发出声音,最后要么学生从书本中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结论,要么老师给出“结论”。其实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关注的是声音,特别是不同材料发出的不同声音,学生观察到的现象与声音产生的原因之间没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很难抓住事物的本质,难以构建认知,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没法得到提升。笔者认为这一活动可以稍微调整一下,让学生轻敲鼓面、拨动钢尺、拨动拉伸的橡皮筋,并观察鼓面、钢尺和橡皮筋的运动情况,用画图或者文字记录下来。通过这一观察,学生不难发现鼓面、钢尺和橡皮筋的运动相似,都在来回摆动或者往返运动,由此教师可以引出“振动”。教师的这一精心设计,让学生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的本质,有利于学生构建概念,发展认知。

三、深入分析,提升思维

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分析、抽象出现象或数据背后隐藏的事物的特点、本质及规律是科学实践活动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小学生以直观思维为主,只对现象感兴趣,加上本身认知和思维能力的限制,对现象、数据的分析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何引导、帮助学生深入分析现象、数据,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是科学教师的一大考验。不同的数据有不同的方法,没有统一的方法,需要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在分析时教师要注意,一方面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观察、思考得到的现象或数据,另一方面要避免一开口就询问学生发现了什么,而是利用表格、坐标轴等让学生把结果呈现在其中,引导学生横向、纵向进行比较,从一些细小的地方入手,适时提出问题,打开学生思维,引领学生有目的进行思考与分析。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缓慢而漫长的过程,如果我们在课堂中能坚持问题引领,让学生带着问题实践,实践结束后帮助学生深入分析实践结果,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定会有质的飞跃,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将得到很大的提升。

【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华新区教育科学研究管理中心 广东】

猜你喜欢

钢尺现象思维能力
信手拈尺当器材 匠心独具做实验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