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应具有的三种魅力
2015-05-21王兆平
王兆平
笔者一直认为校长不是行政序列的“官员”,行政级别自然没那么重要,现在社会上去学校行政化的呼声也不绝于耳。其实校长只是学校的引路人,教育的管理者而已。作为“学者型”校长,要管理好学校,不仅要有扎实、过硬的专业学识和本领,还应当具有定力、张力与亲和力等魅力,以此来影响、凝聚和领导学校里的所有人共同发展和成功。
定力:内在的,是一种自信力
大凡做事和成事的人都要有自信的定力。古语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作为校长,就是要在做事中稳定。在成事中坚定不移,这样才能算得上有内在的自信力,有决定成就的定力。
做事需要始终如一。教育的事情大大小小,许许多多,简单而又平凡,需要我们“反复”做,做“反复”。在学校里,校长关键的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去做事,一如既往地去做看似重复乏味的事,直至做出不“简单”与不“平凡”的业绩。进入本世纪以来,我们按照学校自己的历史传统、教育哲学和师生生存、发展的价值取向,提出了“让我们共同获得发展和成功”的办学理念,带领全体师生合着合作共赢的时代节拍,奔着共同锁定的理想教育目标,努力且认真地践行,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努力实现学校有特色地发展,教师有特点地发展和学生有特长地发展。
成事需要心无旁骛。教育是一个放飞理想、追逐梦想的事业。校长要在率先躬身实践的行程中,站得高,看得远,而且要带领师生们认准目标。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这些年来,我们根据校情、学情和新课程、新高考的要求。把办学目标定位为大规模办学背景下实现大面积丰收。因此我们教育教学采取的策略是与时俱进的“因材施教”,提出的观点是“得两语(语文、英语)者得优势”,实行的措施是“抓中间促两头的学生”。虽然有时候在大市级的过程检测中,我们的成绩往往处于居中不上的状况。但我们总是变压力为动力,仍然“我行我素”,坚持执行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方略,力争都能笑到最后。笑得最好。
校长欲有定力。有时也要体现在有所不为上,不仅能够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而且还要做到不为任何困难所惧。不为任何诱惑所困。只有为实现一定目的而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才能有克服困难的积极心理及其行为表现,才能有排除干扰、完成目标的不竭动力。
张力:外显的,是一种“他信力”
当今学校是开放式的、创新型的,接轨于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校长,要使学校和谐发展,不仅要在校内勤奋地“埋头拉车”,而且在走出校门时更要智慧地“抬头看路”,以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宣传和展示学校的质量、形象和品牌,尽显张力,赢得一种使别人相信自己的“他信力”。
教育思想要是领先的。先进的学校总是拥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以此弘扬历史传统,独领时代风骚,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校长领导学校首先也要是思想的领导。进入本世纪以来,我们提出“让我们共同获得发展和成功”办学理念的同时,又提出了支撑的思想和策略,即“没有水平的管理是毫无作用的。没有思想的教学是毫无价值的,没有进取的学习是毫无希望的。没有质量的数量是毫无意义的”等四句话。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学校教育教学才能持续在高位运行,以鲜明的个性、很高的质量和不断的创新彰显着学校的特色,突出“我强”、“我能”、“我行”。
自身建设要是无止境的。陶行知说过这样的话,“校长是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所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也可以说,校长成就学校的同时,也在成就自己。这样校长更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真正成为学校有素质和能力的“形象大使”。笔者担任校长十多年,始终遵循“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师范”准则,努力为人师表,认真教学相长,成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成为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成为“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的首批培养对象,就是希望不断以自身的特质建设和追求,为教师树立榜样,为学校树立形象。
校长要外显张力,更多的是基于“一荣俱荣”的哲学道理,也就是说,学校有了品牌形象,校长才有传递正能量张力的可能。校长要视张力为发展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拓展能力的综合,以之成为自身待人处世的通常行为特点。
亲和力:显于外而发于内,是一种情感力量
学校能够和谐且可持续地发展,学校里的人能够和平共处,和衰共济,需要校长倾注情感的力量,体现非权力性的影响力,以显于外而发于内的亲和力,尊重人、鼓励人和成就人,实现共同发展的愿景。
走近教师、学生生活。有亲才有近,有亲才有爱,有亲才有力。校长要善于走近师生生活,拉近彼此距离,用亲情、友情和热情去关爱、去呵护,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笔者这些年担任校长,特别注意在平时生活中经常出现在宿舍、饭堂、教室等地方,与师生真情沟通,真诚交往。当师生出现家庭变故发生经济困难的时候,总是跟进到现场,想方设法地帮助排忧解难:当师生教与学“知困”、“知不足”的时候,又是面对面一起分析。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更多的时候,努力让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丰富多彩,在“亲如一家”中。在“润物细无声”中,渐入佳境。
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学校里的教与学无疑是核心,需要依靠师生、师师、生生等的合作而和衷共济。校长就要表现出“和”,对人与物的包容、理解与热爱,与师生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笔者这么多年,始终持有“教学”和“课堂”的情结,虽然不能如同普通教师那样正常上课、辅导,但总要腾挪出更多的时间,深入备课组、深入课堂与大家和为一体。特别是学期初或教学到了临近“小高考”、“高考”等重要节点的时候。分别召集全校十多门学科备课组教师集体研讨,拟订阶段教学计划,落实分类推进的措施,甚至聚焦到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聚焦到一个学生的学习问题。
力推更多的人发展。大家好,才会好,才是好。校长的魅力不仅要自己率先发展,而且要推进更多的教师、学生成长、成功,从而齐心合力地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这些年笔者注重领衔团队的建设,学校现有县市级以上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省特级教师150多人,超过学校教师总数的一半;管理班子中先后有四名同志担任了兄弟学校的一把手校长,现有班子四名副校长都是笔者推荐提拔的;语文教师团队40人,几乎百分百地能够胜任高中循环教学。多人在全国或全省教学竞赛中获奖。语文组也先后荣获江苏省先进教研组和盐城市青年文明号等。
校长拥有亲和力,是在经意和不经意之间释放的情感力量,有时是一举手、一投足。甚或一个微笑,一句温暖的话语,让人有亲切感、认同感和信任感,从而为共同的教育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也正是校长有这种显于外而发于内的亲和力与内在的定力、外显的张力,有特定而又十足的魅力,才能成就一所好学校,成就学校里更多的人共同发展和成功。
(作者:江苏省东台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孙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