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构建健康心理的路径探究

2015-05-21王巧霞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路程心理健康青少年

王巧霞

【摘 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20世纪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概念。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起步阶段、科学实验阶段和理论研究阶段,目前已经纳入到整个学校教育的工作中并且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专业心理学家、心理学教师、心理辅导员的义务,也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根据心理学研究充分表明,构建健康心理教育的路径综合而言主要有三条: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二是针对有心理困扰或者障碍的学生所进行的心理咨询;三是广泛实施课堂心理教育的渗透、辅导和指导功能。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理论指导下,心理教育为素质教育提供理论支撑、更好地发挥心理教育的效果、能够促进教师教育理论和心理素养的提高、能够推动更多的教师乃至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学心理辅导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心理困扰调节和优化学习心理状态有效投入学习活动,以利于在学校营造起关心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探究;路程

培训心理咨询专业人员,设立心理咨询专职机构,是做好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的前提

第一是心理咨询人员的专业化:青少年心理咨询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专业人员缺乏,许多学校没有配备心理咨询人员,即使有许多人从任课教师(比如政治教师)或者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比如政教、教务人员)转型而来,他们缺乏基本心理咨询训练的实践,盲目的凭借自身的“自我创造”进行所谓的“劝解式”、“指导式”和“抚慰式”实施“心理咨询”,实际上不仅收效甚微,甚至违背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学校心理学家的资格和培训提出:(1)具有教学文凭和教师资格证书;(2)五年以上教学经验;(3)系统修完有关心理学课程。

第二是心理咨询教师的专职化:学校心理咨询人员不仅应当是专业的,而且应该是专职的,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是心理咨询方面人力资源缺乏,二是人们对心理咨询认识不足;目前我国学校的心理咨询人员基本是兼职的,他们的真正身份就是学科教师、团委书记、政教人员,这种身份直接影响青少年或者家长对心理咨询的质疑。另外,兼职心理咨询的缺陷主要是难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心理咨询的问题解决上效果不佳。

第三是心理咨询机构专门化:心理咨询工作是学校全面素质教育的有机部分,不容置疑学校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应该纳入学校系统的编制,接受教育部门的领导、管理和评价范围,因为,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在教育或者学校属于“特殊机构”,应该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属于心理咨询、辅导和教育的“附属机构”,而不是“行政管理机构,所以学校的心理咨询、辅导和教育机构(人员)需要专门化。

普及心理健康专业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思想意识,是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基础

学生需要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和心理教育,这是在学校设立心理健康咨询、教育机构的必然趋势。

然而,在设立心理咨询教育机构的学校里,为什么很少或者没有青少年或者学生家长前来咨询呢?因为:(1)学生缺乏心理咨询和教育的意识,有了心理问题不知道来通过咨询得到教育,没有求助意识,没有应对策略,只是内心“自我消化”;(2)学生不了解心理咨询和指导的基本知识和良好途径,对心理咨询和指导存在误解,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外扬自己的缺点”,感到耻辱、羞愧和见不得人,想咨询而不敢来到咨询机构;(3)学生受到虚荣心和世俗伦理的影响,认为咨询心理问题就是无能的表现,即使内心受到多大的痛苦也不愿意得到帮助。

那么,如何提高青少年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的意识呢?第一,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讲座,向学生普及有关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的科学知识,阐述心理咨询和健康的原则、方法及规则,介绍心理咨询和健康咨询的成功案例,提高青少年对心理咨询和健康咨询的认识水平,消除对心理咨询和健康咨询的“心理障碍”;第二,利用学校宣传栏、广播站、板报、橱窗、校报等等条件,经常性、多渠道、广泛性的宣传,形成有利于校园性的心理咨询和健康咨询的氛围,使青少年愉快接纳心理咨询和健康咨询;第三,开展心理问题、缺陷和不健康因素普查,了解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状态,促进青少年心理觉醒和心理成熟,提高青少年自知自觉的心理意识;第四,通过对教师的培训、家长和学校向教师、家长宣传心理咨询和健康咨询知识,直接或者间接的提高青少年对心理咨询和健康咨询的迅速接受;第五,心理咨询工作人员要“以身作则”,提供严谨规范和高质量的心理咨询服务,搞好本职工作。

接受教育管理部门监督,配合学校家庭心理咨询,是做好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的保证

首先要在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开展学校青少年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据教育管理部门的指导意见,认真做好学校、家庭和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的衔接、沟通和宣传工作,得到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支持和管理、评价,全面提高青少年在学校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成长经历。

其次要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实效、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成绩、加强学校各科教师的学生心理缺陷的发现、报告和意见及时反馈给心理咨询辅导教师,把学生的“点”、学校的“面”和心理咨询的“点”和心理教育的“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心理教育的完整体系,扩大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性、实效性和完整性。

再次要把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把学生产生心理缺陷的“内力”得到教师咨询指导的“外力”实现学生心理正常、健康成长。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动机、自信和困扰”,这就需要科任教师懂得和重视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缺陷和指导与教育,因此课堂的心理渗透是心理教育的细节问题,也是把心理问题解决与萌芽状态的第一步。

最后要把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家庭相结合进行“治疗”。青少年取得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效果关键要与家庭密切配合,因为青少年具有心理不健康因素的都是未成年人,作为监护人的家长要履行监护职责,家长要么主动劝说自己的孩子、要么陪同孩子来访学校、要么在孩子不能接受心理教育的情况下到学校代替孩子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学校心理咨询教师的了解之下,通过心理咨询家长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再进行对孩子心理健康咨询知识、方法和必要的心理咨询指导;看看家长有没有心理不健康因素、看看家长家庭环境条件是不是有心理缺陷、看看学生在家庭中能不能得到良好的心理疏导;按照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一定要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见,然后进行心理咨询,达到心理健康。

猜你喜欢

路程心理健康青少年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求最短路程勿忘勾股定理
青少年发明家
多走的路程
多种方法求路程
走的路程短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