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
2015-05-21徐贵富
徐贵富
【摘 要】物理学习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个崭新的学科范畴,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物理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多投入精力,努力创新,从而实现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创新;引导;改革
一、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角色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为素质而教”。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正确关系,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这是各学科教师今后发展的共同方向。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观念下,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应是综合的、多元化的。
二、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引导学习
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特殊敏感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渴望自己做主,主导自己的生活,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异常强烈。初中生已经进入一个具备独立意识、能够自主思考的阶段了,这时候若是教师再像从前一样,把学生当作小学生,手把手地教导学生该怎么做,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叛逆心理,偏要与老师的愿望背道而驰,这样会使教育的难度增大,更不利于学生好好学习物理。
所以,在笔者看来,要充分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按照老师的教课进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管理学习的进度,这样学生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水平以及自己的学习情况,哪里学得好,哪里学得不好,学生自己心里都会有数,这样使得学生更了解自己学习物理的状况,并且在接下来的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状况适当进行调节,重点学习自己薄弱的环节,这样有针对性的学习会更高效。至于物理教师,则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起引导的作用,将学生引导到学习物理正确的道路上,然后靠学生自己学习领会,这样会更加深学习的印象。
三、加强实验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在物理创新教育中,担负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绝大多数物理研究成果都无不依赖于实验,它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自我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特殊的功效,是物理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1.适当适时地在“验证性”实验中穿插“探究性”内容。中学物理实验除了部分是基本操作训练外,比较多的是“验证性”实验。那么,可否把部分“验证性,实验,或者“验证性,实验的部分变为带有“探究性,实验,变“实验一观察一结论”为“实验一探究一结论”。如牛顿第二定律验证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先让学生用控制变量法探究a与F的关系,然后启发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F=ma。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往往不能一次成功,会出现多种可能,需要反复修正。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而且使学生感受到了实验成功的喜悦,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2.重视实验操作设计。实验设计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最高层次,它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在实验设计过程中,应体现“老师主导,学生主体”。如: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物比轻物下落快”的观点是错误的,这个问题学生都知道,但可以要求学生利用手边的事物设计实验加以论证。并且在此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自己思索、尝试失败,在学生“走投无路”时加以点拨。这样不仅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调动了学生创新动机,促进了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
3.开展物理课外实验,激发学生兴趣。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飞机投弹”、“纸锅烧水”等。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物理实验中,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了《密度知识的应用》后,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鉴别一件小工艺品是不是纯金的,要求学生先设计出实验方案,再动手进行操作,然后讨论有几种鉴别方法,比较哪一种实验可信度最高。
四、加强课堂训练以及课后实践
课堂时间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时间段,课堂自然也是学习物理最好的场所,在课堂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可以充分讨论,相互学习,这是学习物理最好的途径。教师在课堂上应加强训练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让学生熟练掌握物理的原理和公式,并能明白其中蕴含的原理,这才是最重要的。其实物理是一门以实践操作为主干的学科,物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和原理都是为了以后的实际操作作舆论准备,即是做基础用的,这样就需要学生在记公式及原理时更加用心,并且注意实际操作时的具体情况以及注意状况。实际上物理的许多知识物理学家们都是从一遍又一遍的实验中得到的,也可以这样来形容物理与实验的关系,即实验创造了物理。这样子,就可以充分表现出实验与物理密不可分的关系。根据苏科版的物理教材的教学方法可以得知动手实验更能帮助学生学好物理,苏科物理版作为物理教材的重要代表,得到多数人的推崇,源自它高效的物理学习方法。比如,小孔成像这一经典的物理实验,就需要学生自己实践,才会对它理解得更加透彻,更便于理解。
五、大胆质疑创新
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想象力是一股强大的创造力量,它能够从实际自然所提供的材料中创造出第二自然。”想象是思维的灵感所至,是发明创新前迸出的思想火花,科学创新中有很多这样的事例,如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梦见“一条蛇咬住自己的尾巴”,他借此想象感悟,发现了苯分子的环状结构状态。再如美国学者谢皮罗在洗澡时,发现“水流出浴池时总是形成逆时针方向的漩涡”,这是什么原因呢?专家告诉他,这种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由于地球自西向东旋转,因此北半球的洗澡水总是逆时针方向流出浴池,在明白了其中原因后,谢皮罗发挥想象,借助类似思维撰写了一篇科学论文,论文发表后,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的莫大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勤思多问、大胆质疑、敢于想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通过奥斯特实验分析可知,利用电流可以获得磁场,有的学生就大胆提出设想:“利用磁场是否可以获得电流呢?”这种想象思维的独特性、新颖性和灵活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创新性不仅使学生学会学习,更开发了智力,提高了素质,增加了锻炼的机会,增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同时也会给我们培养大量的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人才提供一个可行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