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利用物理章节导语进行教学的重要性

2015-05-21姚锐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兴趣重要性能力

姚锐

【摘 要】导语对学生来说如同指点迷津的钥匙。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重视章节导语并加以利用进行教学,对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理解教材;重要性;兴趣;能力

导课如一场歌剧的“序幕”一样,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以良好的状态进入课堂学习,它直接关系到本节课的发展方向和教学效果,因此,研究导课的艺术是不容忽视的课题。在现行高中物理教材中,每一章节编者都加入了精彩的导语,这些导语是标题的展开,又是正文的浓缩和提炼,揭示了章节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基本线索。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重视章节导语并加以利用进行教学,对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透彻理解教材

物理是一门系统的学科,有时一个概念与另一些概念紧密相关,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一些重要概念的产生、发展及应用往往分散在不同章节里,教师往往不可能在一节课里把这些文章交待得很清楚, 这样就把本来是整体的内容分散开了,这对学生透彻理解概念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章节导语使学生透彻理解教材的功能,加强指导。如在必修1第一章导语中就阐述了机械运动和力学这两个概念,第三章明确了力的概念,第四章指明了动力学和运动学的概念,必修2第五章表达了曲线运动的概念,第七章的导语突出了能量守恒这个核心概念。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的导语初步的理解物理学的某些概念,并且区分物理学不同的分支学科所研究的范畴,使自己在后面章节学习的过程中头脑更加清晰,目的更加明确; 其二有利于学生在明确了大的概念的前提之下透彻的理解教材,有利于学生将知识系统化,在明确了学习内容的前提下去进一步的细化该部分的知识,会让学生觉得有一种稳重感和充实感!

二、有利于启发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学习就是从发现问题开始。因此适当的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就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例如,第七章导语中是这样写的:“我们知道,力作用于物体产生一段位移,会使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那么,如果力在物体上作用一段时间,又会产生什么效应呢?在这一章里,我们主要通过演绎推理的科学方法,导出力对时间的积累效应,进而引入冲量和动量的概念,认识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这样通过悬念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了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的求知欲望,从而在后面的学习中去专心掌握这一知识要点。

又例如,在选修3-2第四章的导语中以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早发白帝城》开头,引起学生的共鸣指数之高是可想而知的。一首耳熟能详的李白诗句,让人回想起自己儿童时代的读书场景。其后紧接着描述的是令世界震惊的三峡工程,这种远古的,现代的交融,人文的,科学的,社会的融合,给人一种很清新淳朴的感觉,勾画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样的导语令人兴趣盎然,回味无穷!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学发展历史和物理学家探索物理问题时的成功和失败,一些贴近生活,贴近自然的事例,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最好素材, 注意这类章节导语会使学生兴趣盎然。

如必修1第二章导语的内容描述的是上海的磁悬浮列车,必修2第六章描述的是生产生活中的科学,选修3-1第三章描述的也是身边的科学。这一类型的导语的优势在于贴近生活,贴近自然,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给人一种亲近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选修3-2第六章导语中引用的是美国“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这一科学史实,选修1-1第三章引用的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的一则事例, 这些导语的运用能让我们了解某些科学背后的故事的同时, 对科学家的敬意也是不由自主的!这些故事能给学生以启发和激励,在乐趣中体会学习物理的价值!

四、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物理是一门实践的学科,学生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要了解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同时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让学生了解到物理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能力的培养是中学物理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注意对物理学研究问题方法的教学,对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很重要的。教材为了体现这一思想,安排了很多精彩的导语,注意这些,在教学中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匀速直线运动》这节的导语是这样的:“我们研究物体的运动,就是要掌握它的运动规律。我们研究物体的运动,就从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开始,将来你能体会到从简单现象着手是一种十分有益的研究方法。重视这段导语的教学,无疑对今后学习热学、电子、光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学生由此会逐步地,自然地认识到选择理想模型的重要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五、有利于学生将知识系统化

物理学中的知识, 是一步一步层层递进, 不断深化的系统。学习物理的过程也是积累知识和提高能力的过程。积累,不是机械的堆砌,而是要使知识系统化,学得的知识越系统,就越便于掌握它们,越有利于深化和提高。因此,在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要注意及时总结、归纳提高、巩固和深化知识,必修本第一册第三章的导语指出:“前一章我们学习了物体的运动知识,属于力学中的运动学,运动学只研究物体怎样运动,而不管它为什么那样运动,对于从峭壁上落下的石块,运动学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掌握石块下落的高度s和下落的时间t是什么关系,可以求出石块下落的加速度或某一时刻的速度,但是运动学回答不了石块为什么是匀加速运动而不是匀速运动。要回答这类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在力学中,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分科叫动力学。”让高三学生重温这段导语,有利于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对力学知识系统化,从整体上掌握力学知识。

总之,在中学物理教材中,每节的章节导语虽然很简短,但是它有描述概念、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概括系统等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物理章节导语的导入, 让学生深入对物理的学习,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兴趣重要性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