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华博士”甘当一线蓝领工人

2015-05-21浩宝

上海企业 2015年5期
关键词:班组站点上海市

浩宝

谢邦鹏,1982年3月生,清华大学博士毕业生,高级工程师、技师,现任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浦东供电公司运检部主任工程师兼变(配)电二次运检一班班长。曾先后荣获国家电网公司劳模、国网公司生产技能专家,上海市电力公司“十佳优秀班组长”、“科技之星”等称号;入选新华社发起并主办的“中国网事·感动2014”第一季度网络人物评选活动候选人名单;2013年5月获得了上海市总工会授予的第四届“上海市十大职工科技创新英才提名奖”、“上海市职工科技创新标兵”称号。谢邦鹏所在班组获得了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电力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上海市“团队创先特色班组”、“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上海市电力公司“工人先锋号”等诸多荣誉或奖项。

本科、硕士、博士于一身的“清华博士”谢邦鹏。在近七年时间里,从一名新员工成长为公司业务骨干和科技创新标兵。他说:“当一线工人,不能只是简单地‘流流汗,更多的应该是‘过过心、用用脑。比起赚多少钱,在这个岗位上我有收获、个人能力有成长有进步,更让我得到满足。”

身着工装的谢邦鹏,身材敦实,肤色光鲜,别看他个头不高,一双眼睛却扑闪着,给人以无限的朝气。当他用响亮的声音,在劳模创新工作室讲述起自己从一名博士生到一线班组长的独特经历时,笔者也为之动容。

博士生当上了一线电力工人

谢邦鹏出生在四川成都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与很多人一样,从小他就有一个梦想:考上一所好大学,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1999年,他以高出四川录取线40分的成绩考上清华大学,那年他17岁;而专业,选的就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大三时,班上很多同学都在为出国做各种准备,但谢邦鹏对此却兴趣不大,学习成绩优异的他已被保送为中科院院士卢强的硕博连读博士生,“卢老师是电力系统首席科学家,电力行业的泰斗,能做他的学生,我感到非常幸运。”

“电力”能转换成“磁力”,牢牢地吸引住了谢邦鹏。2008年博士毕业,当时谢邦鹏的职业道路有很多条,但他还是难舍电力。在众多就业机会中,他最终却“不走寻常路”,选择到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浦东供电公司。他说,“选上海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是上海的城市环境、社会秩序很好;二是这里的气候我比较适应;三是大学做调研时曾和上海电力公司方面有过一些接触,觉得不错。”

对于这个选择,远在四川的父亲很支持,希望儿子回成都的母亲虽然有点失落,但也尊重儿子的意愿,而谢邦鹏自己也很满意:“小时候,大人问我长大了要做什么,我的回答是‘工程师,这份工作和我小时候的梦想是契合的。”只不过,这个“工程师”要从一线工人开始做起。

从“零技能”菜鸟到操作“达人”

一开始,“清华博士”谢邦鹏以为,堂堂一个清华博士生,当一名供电公司的职工,知识应用该是绰绰有余的。但当真正成为一名一线工人时,他才发现课堂里学的与实际要做的,还有差距。而要做好工作,还需要认真读好社会实践这本书!

“继保班”是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运检部”的重要班组之一,主要负责公司管辖范围内继电保护、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维护。对于工作的原理,博士自然是懂的,但第一次进入工作现场、看着师傅们各自忙开时,他却只能“傻站”在一边,因为“什么工作都搭不上手”。

好在此时,班里的老师傅给了谢邦鹏鼓励:“万事开头难,你学起来肯定很快的。”这句话让他突然明白,虽然自己有博士学位,但都是理论知识,面对实际工作,除了从零开始,别无他路。于是,谢邦鹏又开始发挥“学霸”的潜能,努力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工作中的问题对照;努力将工作中的心得、经验与书本上的知识融合。他一边翻看各种工作规程、说明书,一边主动向班长“要活干”;单位规定下午5点下班,他经常主动加班到晚上七八点,他因而成为班里拧螺丝最多、接线头最多,看图纸、做笔记最多的人。

从“零技能”菜鸟到操作“达人”,谢邦鹏用了一年时间。

2010年世博会前,他用双脚丈量完了浦东世博区域各站点的全部供电路径,带着满身泥水钻进了每一个地埋管线的坑道,精确地绘制出了数千条线路的接线图。记不清有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个汗流浃背的周末,他参与站内抢险,排解各种设备故障,得到了老师傅们的一致首肯。

工作出色被任命为运检一班班长

因为工作出色,公司决定让谢邦鹏担任变(配)电二次运检一班班长。

运检一班主要担负变电运维二班和运维三班所包含的全部区域二、三次设备的验收、调试、维护和消缺工作,共计5个110千伏站点、73个35千伏站点、215个10千伏开关站和若干装配了配网自动化设备的街坊站、箱变等。由于管辖站点数量多、地域广、距离远,运检一班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都很大。但在谢邦鹏带领下,班组却做到了“现场标准化作业100%,继保动作正确率100%,安全生产无事故100%”的承诺。

当上班长后,谢邦鹏开始注重团队共同前行。他首先带领班组定期开展军事化站班会。所谓军事化,即要求出列人员如军人出操一般,整齐站队、点名答到,分配当天的工作;同时在站班会上,班员们逐一汇报工作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消除的路径,班长和安全员对近来安全生产状况、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明确现场安全工作注意事项;另外,他除了个人带头技术攻关,还带领大家一起学。组里制定了个“111”培训机制,即“一个人、一套资料、一年时间”。制定这个计划的目的很清楚,让员工的技术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让大家一起参与技术攻关。

谢邦鹏不仅自己积极撰写科技论文,先后发表了多篇EI、核心期刊等收录的科技论文,并尽心尽力指导班组青年员工共同总结科技创新成果、撰写论文,至今共申请专利27项,发表了7篇EI、核心期刊收录的科技论文。

永远不停止奋进的脚步

谢邦鹏技术超群,勇于担当。他带领团队积极完成迪士尼站点国内首个微网试点项目的同时;还顺利完成了自贸区内加枫、华京等站点的改造工作,有效提升了自贸区的供电服务水平。

2014年11月,与上海迪士尼乐园建设配套的电力设施也全部到位。听到这个消息,谢邦鹏和班员们开怀大笑。自从110千伏迪士尼站微网系统供电示范性工程开工后,谢邦鹏就责无旁贷地成了技术项目的领军人物。那些日子里,他每天带领变电运行、继保专业的青年骨干人员,对设计图纸等基础资料技术要点进行消化吸收,对微网系统责任分界面、命名规则、运行要点等进行专门研究……

什么样的青春才是有意义的?这是每个青年要思考的人生课题。“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习主席对青春的深沉哲思,启发着我们每一个人。我想:人人都有梦想,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但无论是什么人,无论他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要实现梦想,要人生出彩,就必须像谢邦鹏一样脚踏实地地勇于创新,敢挑重担。

谢邦鹏用自己的成功,证明了在实现个人梦、中国梦的圆梦之旅上,只要有了信仰的导航,青春才会变得更加精彩!

《企业党建》栏目由中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组织处与本刊编辑部联合举办endprint

猜你喜欢

班组站点上海市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以“夏季百日攻坚”推进远教工作拓展提升
积极开展远程教育示范站点评比活动
夯实班组文化
浅谈企业如何扎实推进”五型”班组建设
照片墙
怕被人认出
先进站点应与落后站点开展结对帮扶
建设班组文化 培育文化班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