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习“活”得更精彩

2015-05-21朱玲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陶行知课文文本

朱玲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主义包含万状,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其范围之广,实与教育等。”生活中存在教育,教育中尽量还原生活,贴近实际,将教学活动置于逼真的社会情景中,使得语文教学还原“淳朴的本性”,返璞归真。“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的点滴,无论是家常伦理还是国家大事,都可能成为语文课程学习的资源,如《人有两个宝》、《升国旗》等等,这些课文中的事物和发生的事情,学生早就在生活中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再如《陈毅探母》、《梅兰芳学艺》等文章,都是根据历史的实际情况载入课文,这些都是生活经验的一部分,与语文教学密保又可分,离开生活的教学不存在,生活和语文课堂紧密联系,息息相关。

一、在生活中寻“根”

顾黄初先生在《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一文中指出:“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语文教学的源头在生活,生活的源泉源源不断地为教育输送能源,教学要贴近生活,语文从生活中来,要回到生活中去。

陶行知强调“生活即教育”,新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重点关注学生的生活,解放学生的思维,使虚拟的、抽象的课文现实化,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走向语文,只有让学生真实感受课文中的鸟语花香、人伦常理、历史事件以及事情发生的背景和社会变迁等等实际情况,才能使文本和现实在思想上撞击产生交流的火花,让学生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主动地去探寻知识、获取知识,学生才能真正“动”起来,语文才能真正“活”起来。

二、在文本中寻“情”

儿童的世界中有着对生活不一样的解读,学生以“童真、童趣”的儿童视角解读文本,在教学《他的的红圈圈最多》,学生喜欢邓小平爷爷仅仅因为他刻苦练字,听老师的话,而不是因为他是国家领导人,是马克思主义者,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学生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自己的“世界”中,以儿童自身的情感去感受人物,因此,教师在学习文本的同时,要根据学生情感的特点,构建相应的教学情景,使实际和情感达到和谐统一。

《学会生存》一书指出:“小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文本与实际天然联系在一起的,对学生而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加强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要求我们教师立足教材,以教材为起点,激活学生生活情感,帮助学生运用主人公的情感感悟课文内容,感受文本生活的气体,赋予课文以“活”的生命。

学习课文《母亲的恩情》,学生对孟郊和他母亲之间的的亲情所打动,在泛读《游子吟》这首诗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学生眼角都泛起了泪花,接着我给学生讲了一个身边学生的故事。同学是个没有爸爸的孩子,从小到大,同学的亲人只有妈妈,他们相处和睦,直到最近妈妈和孩子之间开始慢慢疏远,他们之间没有了话题,孩子学习中的快乐与悲伤不再和妈妈说了,晚饭时候他们只顾埋头吃饭,吃完孩子就回房间学习,妈妈只是默默的收拾碗筷。早上送孩子上学,没有了“妈妈,再见”,妈妈工作辛苦,晚上回家腰酸背痛,没有了孩子关心的问候和乖巧的捏背。讲到这里,我发现那个同学有点哽咽,其他同学也默默的低着头,好像都在思考最近对爸爸妈妈做的一些过分事,都在下决心要好好孝顺自己的长辈。

孩子的情感世界很单纯,他们很容易被感动,但也很容易得意忘形,只有真正触及孩子的生活,让孩子由文本的情感转化为自身的情感,在生活中延续情与爱。

三、在实践中寻“解”

陶行知先生说:“唤起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又说“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成效愈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甚至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在班级中开展一个小小展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10个蚕宝宝有没有全都存活,在饲养期间都发生了哪些趣事和烦恼事,蚕宝宝们最后怎么样了呀……学生滔滔不绝,通过切身体会,很简单的表达了文本的主要内容,学生在表述过程中回味无穷,不仅能更好的巩固文本,还加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在闲暇时寻“集”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新的知识是建构于原有认知结构上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积累更多、更丰富的生活经验,并不断内化为学习经验、积累知识、运用知识。课外读物的累积和运用便是加强学生知识积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教师可以利用晨会课期间给学生推荐一些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和年龄特点的优秀著作,并适当选取其中的一些优秀片段和优美的语句读给学生听,以激发阅读的兴趣。

在开放而活力的课堂中,教师可以把语文知识拓展到其他学科中,在知识积累的同时,强化语文和课外阅读以及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让课内外知识融合细腻,让社会生活更加贴近课堂教学,构建一个更有“活”力的语文教学新体系。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时刻牢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时刻以学生的整体发展为前提,将学习放入生活,在生活中积累经验、挖掘知识,真正使教育走向生活化的道路,塑造一个“活”课堂。

【作者单位: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花溪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陶行知课文文本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