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内压监测对颅脑术后患者的意义*

2015-05-20陈建国倪兰春

交通医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脱水剂头颅开颅

陈建国,施 炜,张 宇,苏 星,李 剑,周 海,倪兰春,周 非,陈 建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江苏226001)

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是指颅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颅内高压(increased in tracranial pressure)是神经外科常见临床病理综合征[1],持续颅内压增高可引起脑血流量降低,脑组织缺血缺氧及继发性脑损害,导致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死亡。持续颅内压监测可动态了解患者的颅内压的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回顾性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颅脑手术55例患者的ICP监测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颅脑手术患者55例,男34例,女21例;年龄17~76岁,平均38±4岁。重型颅脑外伤36例,自发性脑出血15例,脑肿瘤4例。

1.2 方法

1.2.1 ICP监测:采用ICP监护仪(美国强生公司),行有创持续ICP监测,即患者手术时行右额前角侧脑室或行脑实质内置管,或予硬膜下置管,置管后动态监测 ICP。

1.2.2 ICP 评定标准:(1)正常:ICP<15mmHg;(2)轻度升高:15mmHg≤ICP<20mmHg;(3) 中度升高:20mmHg≤ICP≤40mmHg;(4) 重 度 升 高 :ICP>40mmHg[1-2]。

1.2.3 治疗方法:所有颅脑手术疾病临床常规处理后,行包括心电、血压监测,GCS评分与生命体征观察,对 ICP>20mmHg者,予脱水、利尿剂等治疗,若ICP仍继续上升且GCS评分下降者,需及时复查头颅 CT,依据 ICP、GCS评分、头颅 CT情况等综合分析判断,必要时手术。ICP平均监测时间为(7±2)d,病情稳定后拔除。

2 结 果

2.1 ICP动态监测结果 见表1,颅内压中、重增高在第3天的病例较多,经采取有关措施后颅内压增高的病例数渐少。

表1 依ICP评定标准颅内压动态监测结果 例

2.2 ICP动态监测结果及处理情况 本组中脑肿瘤切除术4例,肿瘤切除术后6h内,ICP均波动在<5mmHg,24h后在 5~15mmHg波动 3例,1例术后24h ICP达28mmHg,患者出现昏迷,术侧瞳孔散大,即刻查头颅CT为瘤腔内渗血并有轻度水肿,经手术干预后病情好转。高血压脑出血15例,均行手术治疗,10例开颅去骨瓣减压,5例予脑室外引流并行ICP监测,ICP波动在5~25mmHg,并依ICP的大小调整脱水剂的剂量。重型颅脑外伤(GCS<8分)手术36例,术后31例患者的ICP波动在10~30mmHg,术后复查头颅CT未见术区及其它部位出血;3例因术区再次出血或其它部位出血并经复查头颅CT证实,术后ICP在5h内由7mmHg进行性增加至40mmHg,经及时再次开颅进行血肿清除后好转;2例持续40mmHg以上,复查头颅CT示弥漫性脑肿胀,虽经加强脱水等措施仍未见好转而死亡。所有患者的脱水剂的使用依据ICP的高低,正常颅内压不使用脱水剂,未发现因过度使用脱水剂而产生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3 讨 论

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3种成份构成颅腔内容物,其对颅腔壁上产生的压力就是颅内压。随着医学及工程学等的发展,ICP监测成为神经外科临床观察的重要指标。同时ICP监测方法取得巨大的进步,从单一病种向多病种发展,从间断监测向连续性监测发展,为早期发现颅内出血等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过去临床观察颅内出血的方法有:患者意识的观察,经验判断不够准确;影像学检查:复查头颅CT。但ICP较为直接且能连续动态观察,是较为敏感的指标,比一般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能更早地发现颅内情况变化为患者的病情变化如颅内出血提供早期预警[3-5]。

成人平卧位时正常颅内压为7~15mmHg,通常认为大于15mmHg为异常,当颅内压大于20mmHg时需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来降低。本文根据患者ICP监测结果,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处理。1例脑肿瘤术后24小时ICP达28mmHg,即刻复查头颅CT,发现瘤腔内渗血并有轻度水肿,经再次手术后好转。3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颅内压进行性增加至40mmHg以上,立即复查头颅CT,证实术区再次出血或水肿或其它部位出血,经及时再次开颅进行血肿清除后好转2例持续40mmHg以上,虽经加强脱水、再次手术等措施仍未见好转而死亡。ICP监测可避免脱水剂的盲目使用,对于术后颅内压正常的患者可以不用或少用,ICP轻、中度升高的患者依据脱水剂等干预措施使用后的变化而调整,尽可能减少甘露醇的使用。由于ICP监测,本组患者未发现因甘露醇使用导致肾功能不全。

由于临床症状、体征的出现往往迟于颅内压的增高,两者有一定的时间差。通过对颅脑术后患者的ICP的监测,结合病情的严密观察,如GCS评分逐渐下降,虽加强脱水等措施仍未见好转者,需尽快复查头颅CT,做好再次手术的准备,及早地对患者进行救治,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尽可能减少继发性脑损伤,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率[2-4]。

[1]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88-193.

[2]Talving P,Karamanos E,Teixeira PG,et al.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ing in severe head injury:compliance with Brain Trauma Foundation guidelines and effect on outcomes:a prospective study[J].J Neurosurg,2013,119(5):1248-1254.

[3]Hu H,Ge XY,Cai HW.Monitoring of intracranial pressure and cerebral hemodynamics by transjugular dural sinus catheterization[J].JClin Anesth,2014,26(2):147-148.

[4]Soehle M,Gies B,Smielewski P,et al.Reduced complexity of intracranial pressure observed in short time series of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following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adults[J].JClin Monit Comput,2013,27(4):395-403.

[5]Zeng J,Tong W,Zheng P.Decreased risk of acute kidney injury with 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ing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 or severe brain injury[J].JNeurosurg,2013,119(5):1228-1232.

猜你喜欢

脱水剂头颅开颅
郭亮:“甘愿为党献头颅”
两性高分子脱水剂p(DMDAAC-co-IA-co-DMC)污泥脱水应用研究
优化柴油脱水剂添加 降低柴油生产成本
油菜花
不同脱水剂对杂交水稻制种种子质量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石灰泥泥浆脱水剂及其应用
嵇康·绝响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