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胰腺微囊性腺瘤影像学报道一例

2015-05-20张学花翟昭华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叶状微囊尾部

张学花 翟昭华

·病例报告·

胰腺微囊性腺瘤影像学报道一例

张学花 翟昭华

胰腺微囊性腺瘤;磁共振成像

1 患者资料

患者女性,37岁。因反复右侧腰背部隐痛1年多入院。院外CT显示:胰腺尾部见分叶状低密度影,CT值为18HU,边缘见斑点状钙化灶,病变内可见分隔,增强扫描时其内分隔可见明显强化。入院后,超声显示:胰腺尾部探及一大小约2.4 cm×2.7 cm的不均质回声团,以低-无回声为主,呈分叶状,病灶内可见分隔,病变与周围组织分界欠清;MRI影像显示:胰腺尾部见一分叶状异常信号影,大小约2.8 cm×2.5 cm,其内信号不均匀,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以高信号为主,中心可见放射状低信号分隔将病灶隔成蜂窝状,病灶与周围正常胰腺组织分界清晰;MRI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内分隔呈延迟强化,其余部分未见强化。诊断为胰腺囊腺瘤或囊肿。

对患者进行手术中发现,肿物位于胰腺尾部,大小约4.5 cm×3.5 cm,质硬,内有囊液,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切除胰腺尾部肿物送病理,病理诊断为胰腺微囊性腺瘤。

图1 胰腺微囊性腺瘤患者的磁共振横断位成像图和病理图患者女性,37岁。图中,A:T1加权像,胰腺尾部见一不规则形低信号影,边缘清,其内可见中等信号线样分隔;B:压脂T2加权像,胰腺尾部见一分叶状异常信号影,以高信号为主,其内可见线样低信号分隔,病变边缘清晰;C:MRI增强扫描,胰腺尾部病变未见强化,其内分隔明显强化;D:胰腺尾部病理图;白色箭头所示为病变位置。

2 讨论

胰腺微囊性腺瘤是一种较罕见的胰腺良性肿瘤,又叫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其临床症状隐匿或是无症状,也可因腹部包块、腹痛或其他症状被发现。该病常发生于老年女性,肿瘤多单发,多数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较清晰,切面多呈蜂窝状,由多个大小不等的微囊构成,微囊直径为1~4mm,多数病灶可见中心瘢痕。肿瘤细胞胞质富含糖原,其中角蛋白和癌胚抗原呈阳性[1]。影像学检查:CT表现为胰腺局部肿块,其内可见中等密度分隔及多个低密度小囊,增强扫描肿块内分隔呈轻至中度强化,中心可见放射状瘢痕及钙化[2]。超声表现为无-低回声团块影,可见分隔,病灶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超声一定程度上易受腹腔内气体及操作者技术的影响。MRI表现为分叶状不均匀异常信号影,T1加权像呈低信号,微囊在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分隔、中心瘢痕多呈中等或低信号,钙化呈低信号,肿瘤与胰管不相通。MRI增强时可见分隔或中央瘢痕呈延迟强化,微囊不强化。MRI及CT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力,且受影响因素较少,在显示胰腺微囊性腺瘤大小、边界及其内成分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其影像学表现也具有一定特征性,故对该病的术前诊断及术后复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该病需与以下几种疾病相鉴别:①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老年男性多见,好发于胰腺钩突部,其中囊腔与主胰管相通是诊断与鉴别的可靠依据,多层螺旋CT及MRI多方位成像对显示病变与胰管的关系有明显的优势[3]。②胰腺黏液性囊腺瘤,肿瘤一般较大,可呈单囊或多囊,为圆形或椭圆形,囊壁较厚,可有乳头样结节突入囊腔内或脑回样突起,增强扫描囊壁及壁结节可见强化。③胰腺假性囊肿常继发于胰腺炎,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结缔组织,常位于胰腺的边缘部,甚至在胰腺周围疏松结缔组织之中。影像学表现为囊壁菲薄且均匀,增强扫描囊壁光滑锐利,囊内无分隔。④胰腺真性囊肿为先天性囊肿,囊壁菲薄、无强化。

[1]武迎,张慧信,方微,等.胰腺微囊性腺瘤一例[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0,29(3):203.

[2]赵维敬.胰腺微囊性腺瘤1例[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6):836-837.

[3]丁汉军,杨蕊梦,吴梅.胰腺囊性肿瘤的MSCT表现及鉴别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10(2):73-76.

2015-05-20)

10.3760/cma.j.issn.1673-4114.2015.06.019

637000南充,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

翟昭华(Email:zhaizhaohuada@163.com)

猜你喜欢

叶状微囊尾部
船舶尾部响应特性试验与计算
超声及磁共振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乳腺叶状肿瘤并完全梗死影像表现1例
(2+1)-维破裂孤子方程的群叶状方法和显式解
彩超诊断乳腺叶状肿瘤16例分析
弯式尾部接头注塑模具设计
乳腺叶状肿瘤48例临床病理分析
微囊悬浮-悬浮剂和微囊悬浮剂不是同种剂型
微囊藻毒素-LR对秀丽线虫精子形成的毒性作用
马钱子生物碱微囊的制备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