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和古汉语课程融合并上的教学尝试

2015-05-19赵卓达

校园英语·中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教学尝试中学教育古汉语

赵卓达

【摘要】中学学生在学习英语和古汉语的过程中,由于中外文化和古今文法具有较大差异,加之新课标的思想指导下两语淡化语法教学,不能从根本上进行语言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学习成果难达预期。从英语和古汉语语法的统一性上进行课程的融合并上,不仅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是中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英语 古汉语 教学尝试 中学教育 改革 翻译

中学传统的英语和古汉语教学,单纯强调英文实际运用和古汉语阅读的能力,回避了西方语言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授。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两种语言中直面中西文化差异和古今文法差异两大问题,而在中学的教程中乃至中学教师,都没有很好地从根本解决。加之如今中学英语和汉语课程语法教学淡化本身语法就是教学的难点,不仅无法从其根本进行相应的语言教学,导致课程难度上升,略带乏味,同时又加深了英语的中外文化差异和古汉语古今时代差异的学习隔阂。语法教学是语言规律的教学,语法知识的学习有利于阅读、写作等知识的学习,在语(言)文(学)教学中具有着基础性的地位,这就决定了语法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不可或缺性。

一、 英语和古汉语词法与句法统一的论述

从语言教学和语言翻译两个角度反思,英语的教学涉及到其特别的句式语法,而古汉语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与现代英文也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也即“古代英语→现代英语→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联系。其中,汉语言与其他语言最为特殊的是汉文字与汉语言分离发展,这导致中华民族拥有阅读古汉语文(文言文)和听说现代汉语的能力。而英文的文字和语言却近乎相同,从这两方面与汉语言进行衔接,在“英语—现代汉语”的传统教学理念外新增了“英语—古汉语”的新颖概想,而中学传统的语文课(“现代汉语—古汉语”)又作为两者的桥梁,进而实现“ ”的互通关系。

二、英语和古汉语语法统一性在课堂上的运用

英文和古汉语语法的统一性于课堂表现在英语与文言之间能进行对等翻译。

1.英文对等译作文言。从英文的五大基本句式来看,在句法上可将英文中的任何句式对等翻译作简单的文言句式。由于古汉语词语具有“词类活用”的特点,在词法上只需按照英文词汇对应的词性进行对等翻译即可。

(1)“主语—谓语”式:He(其) cries(泣).

(2)“主语—系动词—表语”式:I(余) feel(觉) (so(甚)) good(好).

(3)“主语—谓语—宾语”式:She(其) ate(食) it(之).

(4)“主语—谓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式:The((我)) King(主) gives(赐) me(余) a((以一)) sword(剑).

(5)“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式(——意动用法):We(我侪) consider(视) him(之) (to be((为))) a((一)) good(佳) teacher(师).

如上所述,加之英文中的特殊句式,如:

(1)感叹句:O(嗟乎)!

(2)从句:Marry(玛丽) is(乃) a(一) woman(女) whom John(约翰) saw(见(之)) yesterday(于昨).

(3)强调句:What he(其) wants(所想) to((之)) do((为)) is(乃) to sleep(小憩).

2.文言对等译作英文

以经典文言篇目《大道之行也》中的“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为一例,外国对此处的英译多是以下两个版本:(1)Thus men did not love their parents only,nor treat as children only their own sons.

(2)Therefore,people regard all parents as their own,and treat all children as their own.

这两种译法的确达到了将文章意义准确传达的目的,但却丢失了古汉语文章韵律与节奏美的特点。以下用对等翻译的方法来进行词句的翻译: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1)Thus people arent only respect their parents,arent only love their children.

(2)Thus people arent only respect their (own) parents (but also respect others),(people) arent only love their (own) children (but also love others).

如上所示,第一种运用对等的方法进行文言译英,第二种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英文句子的成分——这一举动虽然完好地表达出其道理性的观点,但却又有悖于文言古籍“点到为止”的特点,也即变成了“故人不独亲其(唯)亲(而亲众亲),(人)不独子其(唯)子(而子众子)”这种赘余的说法。可见,文言对等译作英文不仅保留了古汉语文学既有的特点,还能以一种引发思考的形式用英文进行表述。

以英语和古汉语语法的统一为理论依据,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可细化学生对古文整篇的理解到对每个字词的理解,同时在此基础上的对等互译也考查了学生的英文词汇量与英语遣词造句的功底。

三、中学英语和古汉语课程融合并上系改革之需要

英文作为“全球通用语言”被众多学校作为首要外语进行教学,是教育“三个面向”的体现,同时,古汉语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学生学习本族文化的重要线索。这就导致中学教育中英语和古汉语不可完全摒弃,而英语与汉语、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等级又必须明确。

参考文献:

[1]郑学莲.对中学语文“淡化语法教学”理念的批评与探索[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0(1).

[2]张志清,熊静玲.浅谈古汉语与现代英语语法比较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0(6):83-84.

[3]龙斌.引入英语句型进行古汉语特殊句式教学的尝试[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30 (3):115-116.

猜你喜欢

教学尝试中学教育古汉语
古汉语疑问句末“为”字补证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试论美德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应有之义
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朗朗韵味话经典
加强中学生德育,延续传统美德
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改革的一点尝试
对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的尝试
培养初中数学兴趣
作文启蒙教学要从一年级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