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分析——基于因子分析的实证研究
2015-05-17宫小苏张兴宇栾敬东
宫小苏,张兴宇,栾敬东
(安徽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230036)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1]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性措施。[2]
2011年,全国县域内人口总数达8.8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5.72%,县域人口比例最大的三个省份是西藏、新疆、安徽。近年来安徽省赢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局面,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国前列。安徽省2013年县域人口比为83.42%,生产总值19 038.9亿元,增长10.4%,县域地区生产总值比为48.30%。财政收入3365.1亿元,增长11.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75.1亿元,增长15.8%;固定资产投资18 251.1亿元,增长2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81.4亿元,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8098元,增长13.1%。
但是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还存在南北发展不协调,差异大的问题,个别县市的经济水平远低于安徽省平均水平。如下表1反映的是2012年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对比情况,可以看出安徽省县域经济在GDP、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总产值上的差异非常明显,可以看出安徽省经济总体水平发展不均衡。
表1 2012年安徽县域经济情况对比表
一、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实证研究
(一)因子分析简介
因子分析是一种在寻找隐藏在可测变量中,不能或不易被直接观测到,但却影响或支配可测变量的潜在因子,并估计潜在因子对可测变量的影响程度及潜在因子之间关联性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3]。
因子分析要求各个因子之间都不相关,所有的变量都可以表示成共因子的线性组合。设样本数为M,指标有P项,随机向量可以表示为X= (X1,X2,……,Xp)T,公共因子表示为F= (F1,F2,……,Fm)T,数学模型为:
用矩阵表示简记为:X=A*F+ε,再利用回归估计的方法将各因子表示成变量的线性形式,可进一步计算出因子得分,公式表示为:Fi=bi1X1+bi2X2++binXn(i=1,2,…,n)。
(二)基于因子分析的综合评价具体步骤
本文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根据2013年 《安徽统计年鉴》和安徽县域经济网站的相关数据,以2012年安徽省各县域经济指标原始数据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安徽省62个县市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分析。
(1)构建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是衡量经济发展状况及差异的参数,要客观的反映这种差距,所以在指标的选取上要做到系统性、重点性、可比性和可获取性。本文选取了11个指标如下表2所示。
表2 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2)KMO检验和球形Bartlett检验
KMO统计量是取值在0和1之间。当所有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平方和远远大于偏相关系数平方和时,KMO值接近1。KMO值越接近于1,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原有变量越适合作因子分析。[4]在实践中,KMO的值在0.7以上时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检验显著性SIG<0.05才可以接受。如下表3为本案例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本案例是适合做因子分析的。
表3 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
(3)确定解释因子
如下表4所表示的是各主成分信息。
表4 主成分信息表
由表4可以得到信息,第一个因子和第二个因子的特征值都超过了1,且第一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60.762%,第二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23.223%,二者累积贡献率已超80%,因此前两个因子已经足够用来描述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4)建立因子载荷阵
结合所有选取的11个指标,为了更准确地对主因子所反映的的实际经济意义进行合理解释,使每个影响因素仅在一个主因子上有较大载荷,故对其进行因子旋转,得到如下旋转载荷矩阵如表5。
根据0.5原则,因子1在多数指标上有较大载荷,因子2在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职工平均工资等上有较大载荷。故将第一个公共因子命名为经济总量因子,该因子可以反映出地区的总体经济状况;将第二个因子命名为经济水平因子,该类指标反映的是地区经济的平均发展状况,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情况。[5]
根据上表进行分类,将11个指标按高载荷分为二类,如下表6所示。
表5 旋转载荷矩阵
(5)因子得分
各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排序情况如表7所示。
表6 因子分类表
表7 因子得分表
二、结论及建议
由经济总量指标 (包括GDP、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总额、工业总产值、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第三产业增加值以及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排名可以看出,肥西县、无为县、肥东县、巢湖市、庐江县、太和县、霍邱县、涡阳县、怀远县、桐城市经济发展总体状况良好,分别处在经济总量指标排名的前十位。公共因子F1排名在前十位的县份中,巢湖市、肥东县、肥西县和庐江县都属合肥市,此外还有六安的霍邱县,芜湖的无为县,安庆的桐城市,蚌埠的怀远县和皖北的涡阳、太和县。而在F1排名后10位的县份中,皖南的六个县:黔县、旌德县、绩溪县、祁门县、郎溪县、泾县都在其中。可以看出虽然黄山市和宣城市的地理位置较好,特别是黄山市的旅游业发达,但是两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合肥市的经济发展处于领先位置。
合肥县域经济的规模日趋壮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得益于合肥县域工业发展和生态环保工程的建设。[6]2013年合肥县域二三产业比重达到85%,比上年增加0.6个百分点;201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543.2亿元,占县域工业19.1%,比上年增加3.6个百分点。此外合肥市生态环保工程也在顺利推进:环巢湖生态保护修复一期工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0.98亿元,其中肥西县入巢湖支流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投资11.35亿元,庐江东大河、县河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投资5.28亿元。而对于经济总量发展相对落后的皖南城市而言,各县域既有旅游和人文资源,又有珍稀动植物和矿物资源,拥有多种天然禀赋。[7]但是绝大多数县域处于山区,经济仍然比较落后,贫困发生率仍然较高。大多数山区县域因交通不便,科技发展水平落后,发展要素贫乏等缺点而制约了其发展。因此对于皖南山区县域来说,应注意因地制宜,综合开发。如黄山市应当打好 “茶叶”和 “旅游”的牌。大力宣传和扩大“霍山黄芽”、“祁门红茶”等品牌,大力发展山区旅游业;宣城市可以利用自身地理优势及文化发展造纸、水泥和禽业等。[8]
经济水平因子包括了职工平均工资、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GDP三个指标,因子得分最高的前10个县分别是马鞍山的当涂县、芜湖市的繁昌县和芜湖县、合肥市的肥西县、肥东县和长丰县,宣城市的宁国市、淮南的凤台县、滁州的天长市、铜陵市的铜陵县。F2总分排在后10位的县包括:池州市的石台县,六安市的舒城县和寿县,宿州市的砀山县和灵璧县,安庆市的望江县,阜阳市的阜南、利辛、临泉和太和县。由得分可以看出皖北城市特别是阜阳市的经济水平较低,人民生活消费水平较差。而合肥市以及一些皖江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较高。
人民的生活水平发展与就业规模、城乡居民收入、养老医疗保障水平等因素有关。阜阳市应针对其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低缓制定相关政策措施。[9]首先,应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设现代化产业园区;积极招商引资,利用其优势和影响力带动更多的客商来投资兴业;阜阳有1000多万人口,其中外出务工人员有200多万。阜阳市应引导农民工回乡创业,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吸引当地农民工返乡创业,为自己家乡做贡献。其次,要加大城市内涵和品质建设,下大力气抓园林绿化、城市扬尘和工业污染防治工作。最后,阜阳市应加强医疗保健水平建设和学校教育设施建设。[10]
从综合因子得分情况来看,排名前10位的县市有:合肥市的巢湖市、肥西、肥东和长丰县,马鞍山市的当涂县,芜湖市的无为、繁昌县,宣城的宁国市,滁州的天长市,淮南的凤台县。排名在后10位的县市有宣城的绩溪县和旌德县,宿州市的泗县,安庆市的太湖、望江、和岳西县,黄山的祁门和黔县,六安的金寨县以及池州市的石台县。综合考虑各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情况来看,合肥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其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都处在安徽省的领先水平上。但从总体上来说,安徽省的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均衡现象。这种不均衡现象不仅体现在省内各市区之间,如合肥市以及一些皖江城市的经济水平高于皖北部分地区的城市;还体现在同属一个市区内部的各县份经济水平差异,如宣城市的宁国市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同属宣城的绩溪县以及旌德县的经济发展水平。
为提高安徽省总体县域经济水平,统筹县域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地方差距。相关县市应紧紧抓住皖江示范区建设以及合肥经济圈建设、皖江城市带建设以及皖北建设的契机,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须加强政策支持,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县域应采用不同的发展管理方式。比如对于经济发展情况较好的县市,如肥西县、当涂县等,可以对于一些技术改造还有外商投资等的审批权适当放宽。而对于经济比较薄弱的县,则需要政府更多的财政支持和项目安排。应将工业强县与农业强县并举,强化县域经济发展的地方特色。如皖江地区农业资源丰富,水量充足,可以发展水产品养殖基地;皖北地区应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如亳州地区建设成为粮油食品加工基地以及现代中药基地;皖南地区如黄山可以加大发展旅游业,而地理位置较好的县市可以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11]
[1]王涛.清河县域经济结构及发展障碍研究 [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3.
[2]马文霞.山西省农村全面小康问题研究 [D].太原:山西大学,2006.
[3]宇传华.SPSS与统计分析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507.
[4]徐姣姣,陈波,高庆宁.信息分析方法——因子分析 [J].科技创业月刊,2012(4):21-22.
[5]胡朝荣.蒙城县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9.
[6]黄昌盛,臧丽丽.抢抓产业承接,助推县域经济转型——以安徽省十强县芜湖县域经济发展为例 [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9):28-30.
[7]王学军.在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 [EB/OL]. (2014-02-14)[2014-10-20].http://www.aheic.gov.cn/info_view.jsp?strId=13923408500854981.
[8]卢新江,陈绪新.关于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的几点思考 [J].华东经济管理,2002,16(4):27-29.
[9]段金萍.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建议 [J].商业经济,2013(12):40-41.
[10]张林,佟光霁.安徽县域经济增长能力分析 [J].中国林业经济,2012(1):56-59.
[11]汪海滨.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及导因研究 [J].区域经济,2012(4):22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