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普妥片联合普罗布考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观察

2015-05-16新疆伊犁州奎屯医院神经内科新疆奎屯833200

吉林医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罗布内皮细胞颈动脉

李 欣,程 宏 (新疆伊犁州奎屯医院神经内科,新疆 奎屯 833200)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而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所形成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是此过程的关键诱发因素[1]。笔者旨在观察口服立普妥片联合普罗布考片治疗对颈动脉内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 年6 月~2013 年6 月我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68 例,随机将其分为两个组别,即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男性、女性例数分别为44 例、24 例,年龄最小46 岁,最大79 岁,平均(64.68±6.1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选取34 例患者,给予口服立普妥片20 mg,每晚1 次,疗程6 个月;治疗组选取32 例患者,给予口服立普妥片20 mg,每晚1 次,联合普罗布考片500 mg,2 次/d,疗程6 个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于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处探测,并分别测量每个斑块的长度和厚度,治疗前后分别对每组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测定。相关实验室指标测定:分别于治疗前后空腹采肘静脉血,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

2 结果

两组经治疗后TC、TG 明显降低,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血脂水平、颈动脉内膜斑块长度及斑块厚度的变化

表1 治疗前后血脂水平、颈动脉内膜斑块长度及斑块厚度的变化

项目 治疗前治 疗组治疗后 治疗前对 照组治疗后TC(mmoI/L)5.48±0.32 4.6±0.38 5.88±0.56 5.75±0.57 TG(mmoI/L) 2.52±0.7 1.76±0.6 2.67±0.7 2.69±0.26斑块长度(mm) 4.12±0.63 2.61±0.65 24.32±0.78 4.35±0.63斑块厚度(mm)1.12±0.35 0.58±0.23 1.4±0.5l 1.31±0.63

3 讨论

临床相关资料证实,抗LDL 氧化为抗动脉硬化的重要步骤,抑制LDL 形成、有效抑制炎性反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或延缓斑块生长,起到有效预防血栓形成的目的,尽最大努力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以往常规治疗颈部斑块均为他汀类药物,以往多报道有关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降脂等,其作用机制是:阻滞巨噬细胞和血小板活化,减少斑块内组织因子、黏附因子及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改善内皮细胞的血管舒缩功能,增强内皮细胞溶解纤维蛋白的能力,增强免疫抑制和抗感染作用,抑制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阻断血液凝固及硬化斑块内血栓形成,延缓斑块生长和新损伤形成[2]。普罗布考是一种已经通过认证的抗氧化药物,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作用非常强大,能够从多个方面降低LDL 水平,预防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率,在临床中立普妥片联合普罗布考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其疗效比单独使用立普妥片效果要明显。

[1] 吉宁飞,吉佑华,吉卫华,等.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者高敏C 反应蛋白的影响及其凋脂疗效和安全性评估[J].实用老年医学,2009,23(1):19.

[2] 鲍 晓,关永源.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J].国药理学通报,2005,21(11):1289.

猜你喜欢

罗布内皮细胞颈动脉
罗罗布的狂想曲
浅议角膜内皮细胞检查
罗罗布
雌激素治疗保护去卵巢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初步机制
罗罗布
罗罗布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细胞微泡miRNA对内皮细胞的调控
痰瘀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