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探讨
2015-05-16刘艳红江苏省徐州市云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药房江苏徐州221000
刘艳红(江苏省徐州市云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药房,江苏 徐州 221000)
不稳定型心绞痛为心血管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1]。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次数多,病情时间长,不定期发作,给患者生活造成许多痛苦。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2014年7月31日1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观察组所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心血管科2013年1月1日~2014年7月31日1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8例。观察组男44例,女34例,年龄41~79岁,平均(64.5±5.7)岁。对照组男43例,女35例,年龄42~81岁,平均(65.3±5.2)岁。其中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所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所有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30片批号BJ16563,国药准字J20130078)0.3 g,1次/d,连续治疗4周观察疗效;对照组所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口服噻氯匹定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口服噻氯匹定250 mg,2次/d,连续治疗4周观察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治疗4周以后,观察心绞痛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心绞痛发作次数基本消失;有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治疗4周以后,观察心绞痛心绞痛症状好转,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至少50%;无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治疗4周以后,观察心绞痛心绞痛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心绞痛发作次数无减少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6.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口服阿司匹林治疗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03%,而口服噻氯匹定治疗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49%,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为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从而导致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3]。阿司匹林肠溶片属于镇痛药物,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显著[4]。本次研究结果中口服阿司匹林治疗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03%,而口服噻氯匹定治疗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49%,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口服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疗效好于口服噻氯匹定治疗的疗效,能够显著减少患者发病次数,减轻患者发作时疼痛等症状。
综上所述,口服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借鉴和推广。
[1] 谢宇曦,刘 芳.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82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4):2069.
[2] 邓 华.阿司匹林合用两种不同剂量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对比[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24):1984.
[3] 卢文娟,马丽娟,张正水,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2):159.
[4] 韩建武.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研究[J].海南医学,2011,1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