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整合
2015-05-15李志科
李志科
● 深挖教材内容,巧创教学情境
在教学之前的备课过程中,教师要仔细研读小学科学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容,利用多媒体的技术优势,巧妙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在二者的有效整合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声音》一课时,教师必须先明确本课的教学难点,即根据声音的高低不同对声音进行分类。然后,教师向学生明示一个概念,即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借助不同的物体产生声音。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深林中的画面,里面有各种虫鸣鸟叫,或者小动物的声音。由于小学生对新奇的动物有极大的兴趣与爱好,因此,在这个由多媒体创设的教学情境中,他们往往会很兴奋,容易辨别出各种声音,并踊跃地表现出自己的判读,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 打破时空限制,强化实践训练
小学科学作为自然学科内的一个分科,其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学生借助一定的想象力去体会其中的知识点。但是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对事物的感知与认识还较多地停留在具体的感官上,那如何弥补这一短板,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小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与培养。笔者认为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模拟再现功能,通过逼真再现科学知识中的运作原理过程,使学生在突破时空限制的前提下,获得一种动态的感知,并锻炼其实践能力。例如,在讲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骨骼、关节和肌肉》一课时,教师应先明确教学重点,即了解骨骼、关节等在身体运动中的作用。然后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现一组动态的模拟视频,使学生观察到在人类运动中每个细节的变化等。接着再引导小学生做出规定的动作,如走、蹲、起立等,让学生在强化实践的基础上,深化对该课知识点的把握。
● 适度扩充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在信息发达的社会中,如果单纯以学科内容为框架来规范教学内容,极有可能挫伤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述,又很有可能使课堂宽泛无趣、机械呆板。而将多媒体与科学教学整合起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丰富多彩的呈现形式刺激小学生的视觉、听觉,丰富课堂的知识储量,进而达到开阔学生视野的目的。例如,在讲授小学五年级第四单元第八课《极昼和极夜的解释》一课时,学生很容易掌握极昼与极夜的表面含义,但却很难对其有更深刻的理解。因此,为了降低教学难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科学家在北极考察时拍下的视频资料播放给学生观看,让他们身临其境般地感受极昼与极夜,产生对科学的强烈好奇,从而培养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信心。
总之,科学学科本来就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自然学科,如果没有多媒体对教学的辅助,教师是很难促使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小学科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整合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的技术优势,在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下,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发展,以及小学科学教育的成熟与完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