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要有跨界领导力
2015-05-15陈丽
陈丽
摘要 中小学校长办学面临着社会对学校要求越来越高的压力与内部现有资源有限性局限的矛盾,需要校长进行学校内部、教育内部与教育外部三方面的跨界创新。为此,校长需要具备跨界领导力,即跨界学习力、跨界决断力、资源整合力、建立新界的推行力、带队育人的教导力与跨界影响力。
关键词 跨界 跨界领导力 中小学校长
中小学发展进入跨界创新时代
近年来,“跨界”(Crossover)一词很热,“跨界设计”“跨界营销”“跨界竞争”“跨界思维”等热词涌现,一些具备跨界领导力的企业精英们,各显神通,博采众长,跨界创新,开发新产品,形成新的独特竞争优势。
在企业进行跨界创新、各显神通之时,学校也同样进入跨界发展、各展魅力之际。北大附中建立了元培学院、行知学院、博雅学院、道尔顿学院,跨越了年级与班级之界;西安市未央区“大学区联合教研”,跨越了学校教研室之界;北京十一学校与云校牵手,建立O2O教育模式,跨越了学校教育与信息技术之界;北师大四附中的博物馆课程,跨越了学校与博物馆之界;北京166中学与北京人艺合作,开发话剧校本课程,跨越了学校与艺术机构之界……这些跨界创新的背后,是校长的跨界领导力的体现。
当今中小学校长们办学,一方面,面临社会对学校要求越来越高的压力;另一方面,面临学校内部资源有限性的局限,如何解决这对矛盾,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把学校放在社会大系统中审视建立现代学校治理体系问题,这就需要校长具备开放观、系统观、资源观,打破原有“框框”界限(思想上与实践上),跨越组织边界,进行跨界创新。同时,我国出台的义务教育阶段校长专业标准也明确提出校长的一大职责就是“调试外部关系”“坚持把合作共赢作为学校对外关系准则,积极开展校内外合作与交流”“相信学校与家庭、社会(社区)的良性互动是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可见,“跨界”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成为校长专业标准的要求。
何为跨界
跨界是指对不同“类”,如学科、专业、机构、行业、领域、文化、国家、地域等的跨越、重组与合作,形成新理念、新行业、新机构、新模式、新风格等的行为,即跨界是打破事物原有“定界”,与外部事物建立新联系,形成该事物“新界”的行为。
根据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及当今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信息社会化、文化多元化社会特征与教育进入国际化、开放化、信息化、优质化发展时代,要求校长们打破一系列原有办学“定界”,进行跨界创新。
校长办学跨界可以分为学校内部跨界、教育内部跨界与教育外部跨界三大类。
所谓学校内部跨界,即跨越学校内部原有运行的“定界”。这种跨界可以是跨越学校内部纵向权力线的垂直边界进行权力结构变革。中小学传统权力结构是科层制,是金字塔式的垂直层级,如校长—副校长—德育主任—年级组长—班级—教师之间的权力线达5层,沟通不畅,效率不高,目前不少校长进行权力线“跨界”探索,变革学校权力结构,减少权力层级,使得纵向权力线趋于扁平,便于上下级的便捷沟通。学校内部的跨界还可以是跨越横向职能线的水平边界,如班级之界、年级之界、职能处室之界等,进行学校内部组织结构的整合创新,形成更加高效的组织结构,如北京十一学校的教学班变革、北大附中的四大书院建设、北京广渠门中学的课程部、资源部、学生部变革等都是校长跨越学校内部原有职能边界所进行的跨界创新。很多学校同时进行这两条线的跨界,进行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如北京十一学校所进行的学校组织变革就是如此。
教育内部跨界,即在学校外部、教育内部进行跨越、重组与合作。在当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内部跨界从主体上看,既有学校自主探索跨越学校之界,在教研、课程、师资、管理等方面跨校合作,形成校际联盟,如北大附中、清华附中、人大附中、首师大附中打破学校界限,成立四校联盟,进行跨校合作开发课程、学生跨校选课;也有区域政府发起跨校合作,如北京市西城区的学区制改革、北京市东城区的“盟、冠、带”建设、北京市丰台区的教育集群化发展等都是由区域教委进行的跨校合作。教育内部的跨界从学段上,既有同类学校之间打破校际界限进行合作,也有跨学段的校际合作,如中学向下与小学、幼儿园的合作,向上与大学的跨界合作等,这种跨界更有助于育人的连续性与整体性。教育内部跨界从区域上,分为本学区教育内部跨界、本省市教育内部跨界、国内教育间跨界、国际教育间跨界。教育内部跨界从内容上,分为教学跨界、课程跨界、教研跨界、教师跨界、学生跨界等方面。
教育外部跨界,即学校与教育外部如企业、社会、非教育类政府部门等进行跨越与合作。这方面的跨界探索很多学校都在进行,如北京一零一中学的“中关村课程系列”,就是与北京中关村的企业合作所开发的系列课程。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社会资源,2011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公共机构、公共设施、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科技教育、文化艺术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国防教育等方面承担职责。校长要本着合作共赢原则,基于学生发展与学校发展需求,积极开展教育外部跨界合作。
当前在跨界创新时代,不少学校同时进行着这三类跨界探索,如北京宏志中学进行的“中医药文化教育”特色建设过程就是跨界创新过程,既有与中国中医药大学跨界合作成立“杏林班”,也有与地坛养生院、同仁堂、鼓楼国医馆、和平里医院中医诊室、河南南苑西苑制药厂、医圣祠、河南邓州华洲书院的跨界合作开发中医药课程实践基地,更有校内整合资源建立“一地、一区、一园、一室、一廊”。
何为校长跨界领导力
跨界创新的时代,就需要校长具备跨界领导力。关于跨界领导力,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是尼克·洛夫格罗夫和马修·托马斯撰写的《锻造跨界领导力》一文,分析了跨界领导者的六种能力,他们称之为跨界领导者的六项“DNA”,即平衡互相矛盾的职业选择、跨界转换、情景智商、拓展知识脉络、打造跨界人际网络、储备最实用的知识。当前,我国学者的研究大多是基于该研究,如刘祺认为:跨界领导能力主要包括审时度势、战略思考统筹的能力;转换角色、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整合资源、协调各方合作的能力;构筑人脉网络、利用社会资本的能力;驾驭不同领域综合知识的能力五大方面。
所谓跨界领导力,简言之,即打破事物原有定界,建立新界的能力。跨界领导力是实现学校组织变革与创新的关键能力,根据杨思卓“六维领导力模型”,我们认为校长跨界领导力主要包括跨界学习力、跨界决断力、资源整合力、建立新界的推行力、带队育人的教导力与跨界影响力。
跨界学习力:是校长改变思维方式与知识结构,进行跨界创新的基础性能力。在当今,组织的学习速度大于环境变化的速度才有组织竞争优势,校长的学习速度大于下属的学习速度,才有领导竞争优势。校长不仅要学习教育领域内的知识,掌握教育基本规律与发展方向,更要有开放的心胸,不断跨界学习,拓展视野与知识领域。博学才能博识,同时,跨界学习还可以为校长建立跨界人力与物力资源。
跨界决断力:是校长判断是否跨界、如何跨界的关键能力。校长进行跨界决断时,需要清晰学校发展问题(变革的迫切性)与发展方向(变革的前瞻性)、要集思广益(变革的科学性与民主性)、要果断决策(变革的魄力与责任)。同时,校长在进行跨界决策时要有跨界思维,即要从内部视角转向内外视角,从局部思考转向全局思考,从挖掘内力转向借助外力。
资源整合力:是校长进行跨界实践时重新配置校内外资源(如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的能力。首先,校长要善于挖掘学校内部资源,进行内部资源重组;其次校长要善于借助学校外部资源,进行跨界资源开发与利用。
建立新界的推行力:是校长推动学校建立新界的组织执行能力,校长要以愿景激励、以结构理顺、以制度规范、以标准引领、以典型示范、以文化浸润,建立更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现代学校治理体系。
带队育人的教导力:是校长带领团队建立新界的引领能力。跨界是一种创新性行为,要打破旧界,建立新界,在此过程不仅是校长个人的跨界,更要教导、引领学校团队“跨界”,引导团队及其成员在建立“新界”过程中获得成长。
跨界影响力:是校长在跨界过程中影响“所跨之界”的态度与行为的能力。校长跨界影响力受学校影响力影响,但二者也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也就是说学校影响力大,校长跨界影响力并不一定大,学校影响力小,校长跨界影响力并不一定小。校长本身合作共赢的宽广心胸、追寻理想教育的远见卓识、敢于变革的责任担当、德艺双馨的人格魅力等构成校长跨界影响力。
编辑 王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