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2015-05-15童智敏湖北省鄂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湖北鄂州436000
童智敏 (湖北省鄂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湖北 鄂州 43600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又称上感(AURI),其一般发生在鼻咽喉部位,多发于春冬季且发患者群多为儿童。据相关数据表明,绝大部分AURI 由病毒感染所致,仅有部分为细菌感染[1]。患者尤其是患儿在出现AURI 后往往会合并有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传统的治疗通常使用注射病毒唑的方法,该法虽有一定疗效,但病毒唑在人体中常会对骨髓进行抑制,造成患者体内白细胞、外周红细胞含量减少。喜炎平是一种新型药物,其内穿心莲内酯总酯磺化物具有清热、消炎和镇咳等作用,由多种中药炮制而成。本次研究将对喜炎平和病毒唑的疗效进行对比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 年4 月~2014 年4 月收治的AURI 儿童148 例作为对象,将之均分为A 组(喜炎平组)与B组(病毒唑组)。A 组74 例患者,男38 例,女36 例;年龄在1.3 ~6.8 岁,平均为(3.5±1.3)岁。B 组74 例患者,男41例,女33 例;年龄在1.1 ~6.4 岁,平均为(3.2±1.5)岁。患者均出现流涕、呕吐和腹泻等症状。病例纳入标准:体温>38℃,就诊时间在发热后3 d 之内,外周血血细胞计数<10×109/L,临床症状及相关指标符合AURI 诊断标准[2]。两组患者间在各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能够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A 组患者使用喜炎平进行治疗,将0.3 ~0.5 ml/kg 的喜炎平注射液加入到葡萄糖溶液中,葡萄糖溶液含量可根据年龄进行调整,通常在100 ~250 ml 之间,而后进行静脉滴注,1 次/d,疗程为2 ~5;B 组患者使用病毒唑进行治疗,将10 mg/kg·d 利巴韦林注射液加入100 ~250 ml 葡萄糖溶液中,而后进行静脉滴注,1 次/d,疗程为2 ~5 d。同时,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对症治疗,发烧程度较重者予以药物或物理降温。对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和咳嗽、发热等症状的缓解及消失进行记录。
1.3 评定指标及标准:治疗5 d 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无效:患者治疗的5 d 内,咳嗽、流涕等症状未得到缓解或加重,体温未恢复正常水平;有效:患者在治疗5 d 内,咳嗽、流涕等症状有所缓解,且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显效:患者在治疗3 d 内,咳嗽、流涕等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或消失,且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3]。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7.0 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部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χ2检验分别对不同数据进行处理,若P <0.05 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两组相比,A 组退热、止涕、止咳和咽喉疼痛缓解的时间均显著少于B 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表1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组别例数 退热时间 止涕时间 止咳时间 咽喉疼痛缓解时间A 组74 1.52±0.21 2.63±1.03 3.22±0.82 3.64±0.41 B 组 74 2.75±0.93 3.71±1.25 4.13±0.97 4.18±0.57 t 值 - 4.947 4.672 4.083 5.376 P 值 -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相比,A 组有效率(97.3%)要显著高于B 组(77.0%),疗效更佳(χ2=13.62,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A 组有2 例患者腹泻(2.7%),B 组有6 例患者腹泻(8.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1,P >0.05)。
3 讨论
AURI 好发于儿童,特别是新生儿,因其鼻腔较短,且缺少鼻毛保护,呼吸道的免疫功能尚未成熟,故易受到病毒或细菌感染从而诱发AURI。病毒唑是临床上治疗AURI 常见的一类药物,其主要效果是抗病毒,当病毒唑进入人体后可被磷酸化成肌苷三磷酸,对病毒的DNA 聚合酶的作用进行抑制,使病毒的复制被截断以达到治疗的效果,但该药的使用往往会导致患者的粒细胞减少或发生贫血等不良状况。喜炎平注射液则是以穿心莲内酯总酯磺化物、穿心莲内酯等化学成分组成的一种中药制剂,它能够有效抑制炎性渗出、水肿等症状,且能对流感病毒、肺炎球菌等多种病毒和细菌进行灭活及抑制,同时,它还能够加强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对病原菌的吞噬作用,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力[4]。
本次研究对148 例患儿进行了观察,A 组(喜炎平组)各项症状缓解或消失的时间均要少于B 组(病毒唑组),这说明喜炎平能够加速AURI 患者症状的缓解,喜炎平中的穿心莲内酯则通过对机体内炎性细胞的活性进行抑制,并破坏内毒素从而达到加速患者退热的目的。同时,A 组的有效率也显著高于B 组,这说明喜炎平的治疗效果更佳,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虽A 组发生率较低但是差异并不明显。
综上所述,喜炎平治疗AURI 儿童疗效极佳,患者症状缓解较迅速,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 顾艳红,刘兰吉,孙 利,等.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夏季和冬季病毒病原学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5):4079,4085.
[2] 董金涛,梁丽红,高颖博,等.儿科门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31(14):242.
[3] 李 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2):250.
[4] 蔡卓宏,陈利标.喜炎平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75 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2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