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申小云:一年驻村 一生牵挂

2015-05-15

中国扶贫 2015年7期
关键词:修路金银大娘

3月11日上午,我们随申小云穿山越岭,到他所驻的民和镇韭菜村走访。申小云是贵州省扶贫办驻村工作队副队长,挂职江口副县长。本来他已驻了一年,今年完全可以回机关了,但因为许多工作还需继续推进,就主动留下来了。他说:“驻村帮扶不该只是一年两年,最好是十年八年一直跟踪帮扶,应该把对所驻村的帮扶作为一生的事业。”他是准备这一辈子都与乡亲们保持密切联系,随时为村民提供帮助的。

路上,我们经过平大河,只见宽阔的河面上,有60套网箱漂浮着,河边的饲料库已建成,这是去年他扶持的项目之一。他协调了50万元,以合作社方式运作,通过5个大户带动贫困户参与,发展网箱养鱼。“今年就能见到成效了,”申小云信心十足。

往前走,是一个被厚厚的金银草铺满的山沟,不远处就是一家养殖合作社。这是驻村干部去年新建的高效草地畜牧业基地。种植的牧草为金银草,可以作为牛、羊、鱼的饲料,是一种高产牧草,一亩金银草可以养殖10只羊以上,其产量是传统牧草的5倍,试验示范成功将有力推进贵州全省草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申小云说:“今年打算引进国外先进的青贮技术,可以让金银草长期保持鲜绿,看起来好像刚割下来的一样,增加利用效果。”

从县城驱车一小时,终于到了韭菜村,我们领教了国家级贫困村的真貌。这一路虽然走的都是贫困村,但通村道全是土路的,独有韭菜村。连日的绵绵细雨,使得全村一片泥泞。“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用在“地无三尺平”的贵州最合适不过了。长期以来,韭菜村泥泞的土路,制约着当地的生产发展,也使本村老百姓精神面貌明显欠佳。我们来到韭菜村的腊岩自然寨时,正赶上当地的村民正在修路,一座崭新的桥把村寨与农田连在一起,而且从此以后附近几个寨子可以从这里通车至镇里和县城。村主任方义唐告诉记者:“一开始这里是用几根木头搭建起来简易桥,一发洪水村民就得绕好几里山路到农田干活,申处长得知后,协调10万资金,帮我们把这座桥建了起来。”

申小云告诉记者:“没有路还谈什么产业,就算有产业了,产品你也运不出去。因此必须把村里的路打通,桥修好。”一提起修路,村里没有人不拍手叫好的。到韭菜村另一个自然寨时,村民正在打扫路面卫生。见到一位87岁的驼背老人拄着拐杖走来,申小云上前寒暄。说起村里新修的路,老人露出笑容说:“好得很,好得很,谢谢党和政府!”(图3)

让村民喝上干净的水一直是这一带贫困村的大问题。在村口,申小云见到他年前找资金建的新水井已经投入使用。只见十几米深的井水清澈透亮(图1)。可是一旁有位70多岁的方大娘却在嘟嘟囔囔着什么。原来挖井占的正是她家的田地。申小云马上交代村书记:要给予相应的补偿,尽快把井区边上田地弄好,尽量不要影响大娘家种菜。年前大娘的老伴谢国良老人得脑瘫,申小云得知后专门给他送来轮椅。听到申小云对村干部的交代,又得知家里的轮椅正是他送的,这位方大娘表情由阴转晴,连声道谢。我们到了她家,只有老两口子,三个女儿都出外打工了。大娘热情地请坐,要给我们做午饭(图4)。我们婉拒了她的美意,她追到村口:“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中午,我们在村主任老方家吃饭。老方拿出家里最好的腊肉和土鸡,一家人张罗一个上午,做出三菜一汤。说实在尽管是好东西,炒菜水平却不怎么样,大家却吃得很香。

从腊岩寨到村委会所在的寨子,还有几公里路程。闲谈中,得知去年拨给本村2万元专项扶贫资金没到位,申小云穷追不放,打电话到处追问。在回镇里的路上,申小云一直为村里修路问题犯愁:真要改变村里的道路现况,得投入几百万资金。自己能够争取到的,却就几十万。他一路跟记者商量,到底先修哪一段更好?

都说要致富先修路,可是别的地方投入百八十万就变个样,这个村没个几百万解决不了问题。可是光靠政府财力还不可能为一个村的道路投入几百万。

同为贫困村,因为基础条件不同,同样的投入成效完全不同。在此我们更体会到精准扶贫这一决策的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修路金银大娘
燃情岁月金银潭
“三八”节,来自金银潭医院的最美心愿
王大娘钉缸
昔日“气死龙王爷” 如今变身金银山
推销
修路
德珍:画梦里千年金银错
好媳妇有眼力见儿
修路
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