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民主党派建设的思考
2015-05-14司马红
司马红
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的召开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的颁布,为参政党广泛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并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对参政党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社会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推动民主党派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建设适应时代要求的参政,是坚持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夯实民主党派的理论根基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是民主党派生存和发展的理论根基。为什么说民主党派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呢?
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来看,马克思主义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特别是揭示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民主党派要取得积极、高效的建设性成效,把自身建设成为高素质的政党,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以完善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相匹配的参政能力。
从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层面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也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由衷拥护。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决定了民主党派的指导思想就必须与执政党的指导思想相一致。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为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并继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发展,接受其政治领导的民主党派当然也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领导的思想保证。
从民主党派政治联盟的性质看,统一战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联盟思想的体现。马克思、恩格斯是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理论的奠基人,他們从创立科学社会主义起,就提出了无产阶级必须同广大农民结成牢固联盟,要“联合”、“支持”其他政党和阶级。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代表和反映着所联系的那部分群众的具体利益和要求,同时又是与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而“联合”、“支持”的基础是民主党派能够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然成为民主党派的指导思想。
从中国建设发展的实践看,马克思主义思想已根植于中国土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命运和出路。中国共产党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功地指导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我国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得空前成就,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制度也更加巩固。民主党派作为国家建设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参加者,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参加人、受益人和拥护者,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当作自己的指导思想,使得民主党派同中共政治认同更加深化、目标任务更加一致、政党关系更加和谐,有利于民主党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积极力量。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加强党派自身建设
2014年1月21日,习近平总同志在与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共迎新春座谈会”上指出,“希望同志们准确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基本要求,继承优良传统,把握时代要求,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走科学化道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努力建成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参政党,更好地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目标。
加强思想建设,保持政治把握力。思想建设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的先导,是民主党派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根本保证。因此要旗帜鲜明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坚决抵制“政治多元化”、“政党轮替”等错误思潮,始终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同心共进,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同时进一步增强政党意识,强化成员对民主党派性质宗旨、目标任务、历史责任和政治地位的认识,定准自己的社会角色,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自觉性,提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动性。
加强组织建设,增强政党凝聚力。政党作用的发挥首先取决于构成其整体的群体素质及组织状况。组织建设是党派自身建设的基础,关系到参政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参政党政治面貌、社会形象和作用发挥,也是参政党履行职能、永葆生机与活力的保证。组织建设主要包括领导班子建设、组织发展工作、基层组织建设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民主党派组织建设要以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保持党派自身的优势、有利于民主党派职能的正常发挥为原则。实际工作中,第一要搭好班子,从党派特色、工作需要出发,选择政治立场坚定、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和较高威信的人进各级领导班子,优化领导班子结构;第二要带好队伍,让干部在合适的岗位上最大限度发挥才能,不断为党派补充新的骨干力量、新的优秀分子等新鲜血液,第三要以人为本,关心党派成员的成长,成为一个互相支持帮助的大家庭。第四要建好平台,让最优秀、最出色的成员进入各级组织担任实职,并赋予更重要的职责和任务,让成员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发挥更大的作用。
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工作规范化。“逐步建立一套适合民主党派自身特点、有利于促进民主党派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运行的制度,健全民主党派的工作机制”是民主党派制度建设的目标方向。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起点,民主党派要与时俱进,完善制度,为更有效地发挥民主党派作用,优化、开发、挖掘民主党派更多政治功能及政治效果提供更有力的手段和动力。比如,要完善领导班子议事决策规则,保障民主集中制有序落实;要建立和完善领导班子成员考核制度,加强对领导班子成员履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要建立和完善党派成员进入和退出机制,保证和提升党派成员的质量;要建立和完善党派机关干部管理、学习制度,为党派参政履职提供优质服务。
加强能力建设,扩大社会影响力。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思想、组织、制度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五项能力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也是民主党派更好履职、发挥作用的基础。第一是政治把握能力,就是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能够科学判断形势、适应历史趋势和准确把握方向,这是民主党派的安身立命之本;第二是参政议政能力,就是要在协商民主中,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议政,找准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方式提出建议;第三是组织领导能力,民主党派是一个严密的组织系统,通过组织协调,谋划部署,合理配置资源,有效沟通交流,形成合力,更多地是要发挥党派的整体作用;第四是合作共事能力,与共产党既能够坚持共同遵从的政治基础、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又能够充分体现和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做到同心同向同行;第五解决自身问题能力,要通过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得组织不断壮大发展、充满生机活力、永葆进步性。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履职发挥作用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从制度上保障和完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探索有效形式”。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的参政党,与其他一般意义上的政治组织和社会团体有着重要的区别,应充分发挥政党功能、发挥自身存在的价值,完成自身肩负的重要使命。
发挥好参政议政职能。邓小平曾说过:“共产党总是从一个角度看问题,参政党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出主意。这样,反映的问题更多,处理问题会更全面,对下决心会更有利,制定的方针政策会比较恰当,即使发生了问题也比较容易纠正。”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最具本质性的职能,通过参政议政,民主党派直接介入国家政治生活,在政治层面上发挥作用,这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赋予民主党派的历史重任。民主黨派应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用科学社会主义把握方向,才能保证参政议政不会出现偏差,才能保证参政议政是人民意志的体现;要健全参政议政的工作机制,整合参政议政的人才资源,建立一支骨干队伍形成专门委员会,集中广大成员的力量和智慧,更好地发挥出整体优势和功能;要围绕党和政府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性问题、热点和难点问题,发挥专业优势,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做到参政起点高、议政定位准,建言献策务实创新,体现民主党派的智慧和价值。
发挥好民主监督职能。毛泽东同志指出:“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大家知道,主要监督共产党的是劳动人民和党员群众。但是有了民主党派,对我们更为有益。”民主党派要讲大局讲原则、实事求是地向执政党建诤言,敢于提意见、提批评,寓支持于监督之中,真正成为共产党挚友和诤友,以推动执政党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高其执政能力和施政水平。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进程加快推进,民主党派监督作用越来越明显、渠道越来越畅通。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为一种非权力的政治监督,主要以协商讨论、批评建议为主要形式,也还有其他形式,比如民主党派代表受聘于各级政府、司法部门特约人员、监督员,民主党派参加统战部和政协组织的专题考察,了解并反映社情民意等,民主监督职能与人大监督、舆论监督等其他监督形式能够有益交融、相互补充。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立足以民为本,从群众中吸取力量,敢为和善为,不断提高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实效。
发挥好社会服务职能。《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把社会服务定义为:一种以提供劳务的形式来满足社会需求的社会活动。社会服务工作是民主党派的社会职能,是民主党派展示自我形象的窗口,是民主党派参与社会实践、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社会服务的开展以关注民生、关注公平、关注稳定为主要内容,以人为本,把解决群众最现实、最关注、最需要的问题作为社会服务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继承各民主党派在社会服务实践中形成的一套优良的传统和行之有效的方法,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教育扶贫,社会力量办学、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开展公益事业等形式的活动,要将社会服务与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做到点面结合,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提高社会服务实效;要提高成员的服务意识,依照自身经济实力,发挥自身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的同时,又要加强组织横向联系,整合力量实现资源集聚,要拓宽社会服务渠道,树立社会服务品牌。通过社会服务增进社会各界对民主党派的了解,获取群众基础,赢得社会认可。
发挥好利益协调功能。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不同的阶级、阶层和社会群体,随着改革进程不断深化,利益阶层日益分化的趋势逐渐明朗化。人民内部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存在着具体利益的差别和矛盾。只看到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无视具体利益的差别和矛盾,或者只承认具体利益的差别,否认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都是不符合实际的。基于这一事实,民主党派既要在执政党“照顾同盟者利益”的方针下,可以尽可能地反映和实现自己所代表和联系的那部分群体的利益诉求和政治表达;又要从全局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本着“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靠可持续发展来解决”的理念,协助执政党,畅通和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出现并壮大,他们具备强大的社会活动能量和强烈的政治参与愿望,民主党派作为当今社会重要的政治组织,吸纳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代表性人士加入自己的组织,发挥参政党的优势,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
加强民主党派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巩固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民主党派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民主党派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切实发挥参政党作用,落实“四个全面”重要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者:北京市石景山区副区长)
责任编辑:宋明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