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沉默的最终胜利者
2015-05-14欧阳明轩
欧阳明轩
要说起明朝最著名的大臣,人们最先想起的,应该就是那位“北京保卫战”中一战成名,对明朝江山有着再造之功的大忠臣于谦。不过,赫赫有名的“于少保”最终却没能得到善终。“夺门之变”后,这个保住大明江山的人却被以“谋反”罪名斩首。
要说于谦的死,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政治斗争。也就是说,在政治的核心圈里,他已经被“OUT”了。虽然当时朝中于谦的位置首屈一指,但其为人光明磊落,丝毫没有察觉一个新的团伙已经产生。
景泰七年,徐有贞、曹吉祥、石亨三人谋划“夺门之变”,助明英宗朱祁镇复辟。朱祁镇再度登上皇位之后,新的核心政治圈形成,于谦自然成为首个被“OUT”的人。
毫无疑问,夺门之变只是小人集团为了自身利益而发动的一场阴谋。朱祁镇不明就里,将几个小人视为“功臣”,让他们控制了整个朝政。幸运的是,有一个人最终戳穿了整个阴谋,并成功诛杀了徐有贞、曹吉祥和石亨,让于谦沉冤昭雪。这个人叫李贤,一个之前一贯沉默的人。
李贤,明宣德八年进士,累官至吏部侍郎。在之前的“土木堡之变”“京城保卫战”“夺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中,一直不显山不露水。但这个人有个最大的优点,人缘好。徐有贞拿他当心腹,石亨认为他是“自己人”,曹吉祥和他的关系也颇为融洽。这样的关系,足以保证他在新的朝堂之中不被“OUT”。不过,李贤从来没有把徐有贞、石亨和曹吉祥当朋友,他只有一个真正的朋友,叫于谦。
在夺门之变后,李贤知道,如果不能够及时和徐有贞他们站到一起,那么等待他的只能是和于谦相同的命运,就是被“OUT”。而要想给于谦沉冤昭雪,就只有擦干眼泪,和这几个人搞好关系,保持自己在朝堂中的地位。他默默地隐藏着自己,从那些阴谋家身上学习权谋和诡计,并最终用这些武器打倒他们。
时间一长,徐、石、曹三人的矛盾渐渐产生了,于是李贤成为他们争相拉拢的对象。石亨想保举李贤顶替王翱担任吏部尚书,并借助李贤打倒徐有贞,李贤拒绝了,因为他不想太早立于风口浪尖。他的谦逊,非但没有引起石亨的不满,反而让石亨认为李贤不争名夺利,增加了对李贤的好感。同时,李贤再次发扬了自己的“好人缘”,让吏部尚书王翱对他刮目相看。此后李贤受到打击贬官外派的时候,正是王翱为李贤求情,得以让李贤留在了京城,并在不久后官复原职。王翱卸任后,向皇帝举荐李贤接班,李贤得以顺理成章接任吏部尚书。
李贤的好人缘出了名,连皇帝开始对徐、曹、石不满,决定除掉他们的时候,第一个找来商议的,也是这个好人缘的李贤。有一次,他私下找到李贤,问了他一个问题:“这些人干预政事,搞得来报告事情的人不来找我,却先去找他们,该怎么办呢?”
李贤慌了,他知道,这位皇帝陛下的不满已经到达了顶点,想发泄一下,才问出了这个问题,可是自己不能实话实说,因为时机还不成熟。
他想了一下,讲出了一个堪称绝妙的答案:“陛下,你自己看着办吧。”
这句话,巧妙地避免了使自己陷入风口浪尖的风险,并且进一步加深了朱祁镇除掉三人的决心。
最后的时机终于来了,一次单独召见,李贤向朱祁镇说出了夺门之变的真相。夺门之时,景泰皇帝重病,并且皇帝无子,那么皇位早晚还会回到朱祁镇头上。徐、石、曹谋划夺门之变,只是为了自己争取一个政治资本而已。
朱祁镇也终于明白了。
徐有贞,天顺四年被打回原籍,后病死家中。石亨,天顺四年入狱,死于狱中。曹吉祥,天顺五年叛乱,被凌迟处死。
李贤,立朝三十余年,虽历经坎坷,却能百折不挠不改其志,终成大业。官至少保、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成化二年(1466)病逝,名留青史。史赞:伟哉!宰相才也!
公道自在人心,多年忍耐,终有翻盘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