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助力医疗产业发展
2015-05-14逄淑宁
逄淑宁 闵 栋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稳步增长,但在物质生活空前丰富的当下,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及不良的生活方式却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同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强,就医人数进一步提高,我国医疗服务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将更加突出。加快互联网与医疗产业的融合创新,将有利于对医疗服务流程的有效重塑和对优质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并催生医疗行业向移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多领域技术与医疗领域跨界融合,新兴技术与新服务模式快速渗透到包括预防、诊断、治疗等在内的医疗各个环节,并对人们的就医习惯、就医方式等带来重要变化。
一是推动现有医疗模式从“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可穿戴设备使患者(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自我健康管理,并将正常医疗流程无法获取的数据转换为实时动态数据流,为及时筛查、预防疾病奠定基础,同时可及时享受专业医护人员的各种健康咨询、筛查、预防、监护和干预服务,促进人们的健康需求由传统、单一的医疗治疗型,向疾病预防型、保健型和健康促进型转变。华为、TCL、九安医疗、中卫莱康等智能终端厂商和医疗健康领域企业均将可穿戴设备视为下一步重点发展的领域,纷纷推出了用于监测用户运动健康数据(如运动量、消耗的热量、食物摄入量以及睡眠状况等)或生理体征数据(如心率、脉搏、体温、血压、血糖和血氧等)的可穿戴设备,百度、腾讯等互联网企业也已开始通过投资或者与政府合作的方式,收录医生和医院的信息,建立强大的后端医疗健康支撑云平台。
二是重塑医院服务流程,优化医院资源配置。一方面,医院通过移动应用增强与患者的实时互动,完善医疗服务环节,改善医患关系。例如医院通过开发手机APP(应用),把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等传统服务全部在移动互联网实现。此外,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也都开发了各自的医疗服务平台,并且对公立医院可免费接入。患者通过移动应用可以实现自助挂号、门诊和住院缴费、检查和化验报告查询、专家排班等信息查询、满意度评价等,不仅解决挂号、候诊、缴费时间长与就诊时间短问题,也增强患者获取服务的便利性,促进信息透明,改善医患关系,提升患者满意度。另一方面,在线咨询和远程医疗借助互联网实现有限医疗资源的跨时空配置,提高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沟通效率,突破传统的现场服务模式,缓解医疗资源匮乏的现状。以春雨医生、寻医问药、好大夫在线等为代表的在线健康咨询服务是传统医疗服务的一种延伸,可有效解决患者看病无序现象,通过建立疾病数据库和整合医生资源,为用户提供自查或在线健康咨询服务,在院前通过导诊合理分配医生资源,将需要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导诊到相应的部门。在远程医疗方面,较先进的医院在信息化应用方面发展较快,通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与医疗技术相结合,可在医院内部和医院之间联网实时共享相关信息,提高诊断与医疗水平、降低医疗开支,有望改善中国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困局,让稀缺的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更高。
河北省首个“互联网+”健康管理服务平台——济普远程疾病筛查暨健康管理系统今年正式上线,借助医疗穿戴设备和移动便携终端,用户与医生“足不出户”就能实现互联互通。
为了更好地促进基于互联网的医疗新兴服务发展,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高效、便捷优势,推广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互联网+”行动将从多个重点方向出发,推动互联网在医疗服务领域的融合创新,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人民群众的服务消费成本。
一是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支持第三方机构构建医学影像、健康档案、检验报告、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逐步建立跨医院的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实现医疗数据在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促进业务交流,方便医院之间进行双向转诊,优化病患就医体验,为群众节省就医成本。
二是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通过互联网手段,进一步规范管理和服务,对医疗服务流程进行优化,对医疗服务效率进行提升,将移动互联网的移动便携性充分应用到医疗服务流程中,改善用户诊疗次序,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舒适的就医体验。
三是提升远程医疗服务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资源扩展到基层,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鼓励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图诊断、远程培训等服务,引导医疗机构面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开展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
四是鼓励互联网企业与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医疗网络信息平台,加强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整合,构建资源共用、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使用便捷的区域卫生信息体系,充分体现优势资源互补,实现各级医疗机构之间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作,为群众提供便捷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实现对流行病、慢性病进行趋势预测和分析,提高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
五是积极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医疗健康服务应用。探索进一步提升基于互联网的药品流通服务水平和流通效率,为患者药品可及性的获得提供便利条件。
六是鼓励有资质的医学检验机构、医疗服务机构联合互联网企业,发展基因检测、疾病预防等健康服务模式。通过基因组测序技术、生物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的交叉应用,培育针对个体化医疗的新型医疗模式和服务业态,基于基因序列和全面的健康监测数据,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实现对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提供健康管理参照或指导,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