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一次性羊膜囊系列模型对教学的影响
2015-05-14陈惠娟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护理系助产教研室福建漳州363000
陈惠娟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护理系助产教研室,福建漳州 363000
羊膜为附着在胎盘胎儿面的半透明薄膜。羊膜光滑,无血管、神经及淋巴。正常羊膜厚约0.02~0.05 mm,电镜见上皮细胞表面有微绒毛,使羊水与羊膜间进行交换[1]。
羊水充满在羊膜腔内。羊膜不存在,羊水就不能保存。在产科实训教学中的一系列与羊膜腔内羊水的相关操作就无法进行。羊膜腔的存在使产妇模型更加逼真和实用,适用于各项相关操作。现有的产科教学模型均无羊膜腔的存在。这就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困难,学生在学习中更存在困惑。
因此,该课题的目的就是通过研制仿真教学模型,在教学中达到直观、感性、明了、易懂的效果。改变教师传统抽象讲解的方法,使学生能快速理解临床孕产妇羊膜囊及羊水的情况。并通过模型的使用熟练掌握与之相关的各项操作。最终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该课题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就读于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学生300名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就读于漳州卫生职业学院两届高职助产专业大二学生300名。2012级学生150名作为对照组;2013级学生150名作为实验组。
1.2 材料与方法
1.2.1 材料 一次性外科橡胶手套、油画染料、妇产科模型、胎儿模型、脐带模型、一次性产包、10 mL注射器,购自天津天堰医教科技有限公司。
1.2.2 制作模型方法 ①羊膜囊模型:一次性外科橡胶手套装上自来水,并置入胎儿模型,将套口打结固定;②羊水分度模型:将手套内液体更换为染料制成的无色、黄色、黄绿色液体;③人工破膜模型:将制好的羊膜囊模型置于产妇模型阴道口,进行人工破膜操作;④破膜前后阴道口扩张模型:前羊膜囊扩张阴道口与破膜后胎头扩张阴道口对比;⑤脐带脱垂模型:破膜后脐带随羊水脱垂至阴道口;⑥羊膜腔穿刺模型:将羊膜囊置入孕妇下腹部,制作经腹壁羊膜腔穿刺产前诊断、引产的模型。
1.2.3 研究方法 实验组采用理论及配合部分羊膜囊插图进行讲授;对照组采用理论配合插图进行讲授的同时结合各类模型进行演示和讲解。并指导学生自行制作相关模型加深理解。两组同时上完课后针对模型的直观性、实用性及用完后效应进行问卷调查。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羊膜囊模型
见图 1、图 2、图 3、图 4。
图1羊膜囊模型
图2 羊膜囊模型
图3羊膜囊模型
图4羊膜囊模型
2. 2 羊水分度模型
见图 5、图 6、图 7。 (I度、II度、III度分别对照图 5、图 6、图7)。
图5 羊水分度模型(I度)
图6 羊水分度模型(II度)
图7 图6 羊水分度模型(III度)
2. 3 人工破膜模型
见图 8、9、10、11。
图8人工破膜模型
图9人工破膜模型
图11人工破膜模型
图10人工破膜模型
2. 4 破膜前、后对比模型
见图 12、13。
2.5 破膜后脐带脱垂模型
见图 14、15、16、17、18、19、20。
图13 破膜前、后对比模型
图12 破膜前、后对比模型
图15破膜后脐带脱垂模型
图16破膜后脐带脱垂模型
图17破膜后脐带脱垂模型
图18破膜后脐带脱垂模型
图19破膜后脐带脱垂模型
图20破膜后脐带脱垂模型
2.6 羊膜腔穿刺-产前诊断模型
见图 21、22。
2.7 羊膜腔穿刺-引产模型
见图 23、24、25。
图21羊膜腔穿刺-产前诊断模型
图22羊膜腔穿刺-产前诊断模型
图23羊膜腔穿刺-引产模型
图24羊膜腔穿刺-引产模型
图25羊膜腔穿刺-引产模型
2.8 简易羊膜囊系列模型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通过自制羊膜囊模型的演示并让学生参与羊膜囊相关的所有操作,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很感兴趣并理解和有效掌握(P<0.05),见表 1。
表1简易羊膜囊系列模型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羊膜腔在产科的意义重大。临床上经腹壁羊膜腔穿刺术的使用尤为广泛。经腹壁羊膜腔穿刺术是指在妊娠中晚期时用穿刺针经腹壁、子宫壁进入羊膜腔抽取羊水提供临床分析诊断,或注入药物或生理盐水用于治疗的一种方法[2]。孕妇在超声引导下行羊膜腔穿刺技术进行产前诊断,可及时发现胎儿染色体病,有效的降低出生缺陷人数,提高人口素质。徐静等通过回顾性分析327例高龄孕妇在超声引导下的羊膜腔穿刺病例,发现异常核型15例,异常核型检出率4.59%[3]。李玉回顾性分析B超引导下的羊膜腔穿刺病例3 277例,发现异常核型140例,检出率4.27%[4]。刘祥举也回顾性分析2 479例具备产前诊断高危因素羊膜腔穿刺均成功获得足够羊水,1例有自然流产史术后第3天流产,未出现感染等其他不良情况;羊水细胞染色体一次性培养成功率100%,检出异常核型174例,阳性率为7.02%,建议引产36例[5]。说明孕中期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检查安全、有效,对预防缺陷儿出生具有重要价值。
经腹壁羊膜腔穿刺产前诊断也能发现一些特殊染色体变异。欧阳鲁平等对15 920例羊膜腔穿刺标本进行产前诊断,共检测出30例染色体罗伯逊易位。罗伯逊易位是临床上常见的染色体畸变,是造成反复流产等不良孕产史及不孕不育等重要病因之一[6]。
经腹壁羊膜腔穿刺不仅广泛用于临床产前诊断,也广泛用于孕中晚期的引产。段勋柱回顾性分析瘢痕子宫妊娠(14~20周),要求终止妊娠患者112例。羊膜腔穿刺注射依沙吖啶,之后米非司酮(口服)获得的效果显著[7]。
虽然临床上羊膜腔穿刺有广泛的应用,但是作为受术者却容易紧张和恐惧。梁珍琼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羊膜腔穿刺术前孕妇调查表相结合,对进行羊膜腔穿刺术的247例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羊膜腔穿刺术前孕妇焦虑得分[(39.90±7.93)分]高于国内常模总分上限[(29.78±0.46)分],羊膜腔穿刺术前孕妇存在明显焦虑情绪。主要与术前孕妇缺乏对手术的认知,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流产、胎儿受伤及穿刺部位或宫内感染[8]。
由于条件受限,在校医学生不可能在孕妇身上进行穿刺抽羊水的操作。现有教学模型也均无羊膜腔的存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采用抽象讲解的方法,这往往使学生一知半解,无法真正明白临床产妇羊膜囊及羊水的情况。未下临床的在校生在理解程度上与下过临床见习或实习的学生形成鲜明对比。
因而,在校期间的教学模型逼真度、实用性和反复操作性越高,学生学习就会简单易懂,教师教学也轻松自如。况且模型的可反复操作性要比临床高得多。
通过简易、甚至废弃的手套来制作与羊膜囊相关的一系列教学模型,既达到制作成本低、外观仿真性强、操作实用性强的特点。不仅可以用在学校的教学中,也可用在医院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孕妇产前宣教。针对临床和教学实际需要制作的教学模型,既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弥补传统教学模型中不足,而且更大程度来发挥原有教学模型的作用。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第八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32.
[2]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第八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33.
[3]徐静,韩莉,李玉,等.高龄孕妇羊水产前诊断探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4(11):127.
[4]李玉.孕中期孕妇B超引导下羊水细胞染色体产前诊断安全性探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4,22(11):73,135.
[5]刘祥举.2479例孕中期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5):2369-2372.
[6]欧阳鲁平,刘天盛,费冬梅,等.30例产前诊断染色体罗伯逊易位的细胞遗传学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22(11):771-772.
[7]段勋柱.不同方法终止瘢痕子宫14-20周妊娠引产分析[J].现代养生,2014(22):280.
[8]梁珍琼.羊膜腔穿刺术前孕妇焦虑状况调查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4):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