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陕西关中地区土葬与风水的农业基础
2015-05-13李颖樊志民
李颖 樊志民
摘要:关中平原秦川八百里,自古农业发达。发达的平原农业滋生出了关中地区独特的土葬习俗。关中地区葬仪复杂,对于土葬葬地的选择也往往要参考风水理论。土葬和风水理论,在关中地区有着深厚的精神和历史基础。关中地区土葬和风水的心理基础,映射出中国农业区农民的普遍心理,也体现了关中地区的独特性。在当代社会保护耕地绿色环保理念下,我们应当以适合关中地区情况的方法和态度,逐步推进殡葬改革。
关键词: 平原农业;关中地区;土葬和风水理论;独特性;土葬改革
中图分类号:D63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关中地区丧葬情况概述
关中,即渭河平原,实际上包含甘肃东部等地区。现代意义上的关中位于陕西省中部,介于秦岭和渭北北山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古代称“关中”。东西长300公里,平均海拔约500米,地势西高东低。这里先后兴修了郑白渠、龙首渠、成国渠等农业灌溉工程,自古灌溉发达,土壤肥沃,号称“八百里秦川”。渭河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有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关中地区成为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史记》中称其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考古发现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关中地区就有人类居住。而关中地区的农业历史,也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史记·周本纪》记载:“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即古公亶父率姬姓氏族二千乘,循漆水逾梁山来到岐山下的周原,即陕西关中平原的西部。周原水源丰富,气候宜人,土肥地美。周族在古公亶父的领导下,疏沟整地,划分邑落,开发沃野,造房建屋,改变了过去游牧民族的习俗,发展农业生产,使周逐步强盛起来。
来自《史记》中的记录内容,直接阐释出关中地区农业文明的开始。在中国古代社会,伴随着农业时代的到来,大部分人文现象都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关中地区农业文明所衍生出的诸多人文风俗,皆源自于2000多年的关中农业历史积淀。
丧葬习俗,从很大程度上说是生者对死者的情感表达,而其目的并不仅仅是埋葬死者。在中华文化中,视死如生的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孝道所带来的厚葬也贯穿中华文明的历史。
在关中地区传统丧葬习俗中,丧葬总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帮死者清洗整理,写祭文、讣告,点长命灯,准备纸盆,报丧,设灵堂,招魂,吊丧,择日及打墓地,小殓,大殓。第二阶段则包括:葬礼,送葬,下葬,接牌位。第三阶段也就是葬礼之后的后续工作了,包括葬后服丧,送火,斋七纸,过周年,卸孝。卸孝后,一次繁复的关中地区传统丧葬才算完成。当代社会的关中丧葬习俗,相对明清时期更加简练了,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丧葬习俗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成分。如今的关中地区,很多繁复的陪葬内容都改用花圈纸花代替。
值得一提的是,关中地区作为有2000多年农耕文明的农业平原,本地区群众非常重视土葬风俗。显然,土葬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这种占用,确实影响了粮食等重要农作物的种植。但土葬这种延续几千年的丧葬方式,也是传统农业背景的关中人对于“还身于土”,回馈土壤的原始和朴素精神追求,同时也激发了中国人,特别是平原农民爱乡爱土情怀和民族认同感。
关中地区群众不但更愿意使用土葬,而且对于葬地风水亦有着特别的讲究。通常在下葬之前,死者亲属通常会请来当地的风水先生,寻找合适的丧葬地点。在第一阶段的吊丧之后,风水先生通常会用罗盘对各地风水进行定位,选择“头枕山脚靠水”,有“后靠”的原则,为死者选择一块合适的墓地,即“穴位”。
二、土葬方式及“风水选穴”在关中地区的历史和思维基础
土葬在中国,有记载的存在历史已有两千余年。《庄子》中庄子临终时,弟子们意在将他土葬。这一细节说明在春秋早期,土葬的尸体埋葬方式就十分盛行。
在中国人的传统风水丧葬观念中,寻找合适的风水“穴位”至关重要。包括关中地区群众认为,好的风水穴位将为全家人带来好运和财富,而差的穴位则会招致灾祸。至今还流传的顺口溜,包括“祖坟上没长那根蒿子秆”,“挖祖坟断香火”,都表现出这种思维。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土葬与风水观念的形成呢?
1.关中农区的客观条件引发的受众心理
关中平原自古良田千里,沃土遍布。关中平原的人们,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精力都奉献给土地,死后也更愿意埋葬在这片熟悉的土地。土葬的方式,确实能迅速有效遮蔽尸体,保护地面环境优良。而且和天葬水葬火葬等方式相比,土葬能使尸体在和亲友告别时还保持死者临终的样子,不会显现出令人难受的其他形状,这也能够有效抚慰死者亲友的心灵。
日本民俗学中的“重出例证法”和“民俗周圈论”认为,从人类学和宗教学的一般观点上来看,每个民族的农事信仰都是该民族宗教信仰中最古老的部分。也就是说,所有农事民俗都与该地域的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对于关中平原在内的农区,“耕种斯土,埋骨斯土”的情感基础就更为牢固。“生生不息”的生死价值观深植于人们心中,更多农民愿意在死后将自己一生消耗土壤的能源回馈给土壤。关中农民也希望自己耕种的土地保持肥力,自己的子孙也能持续获得好的收成。在超越以“儒释道”主流信仰之外,中国的平原农民内心保持着一种更原始的信仰,即对自然的崇敬。
值得注意的是,在藏区等牧区地带,群众多不愿意选择土葬,而更加习惯选择其他殡葬方式。农区和牧区群众的丧葬方式选择不同,但都是将躯体还给养育自己的土地。导致这种做法的心理潜意识其实是殊途同归,只是农牧区的生产资源和生产方式差异所导致的。
在古代中国的广大农村,农民的信息获取方式主要靠口耳相传。丧事往往能惊动全村,若谁家有丧事,办丧的规模大小,邻里很快就将知晓。葬礼的规模往往让人与“孝顺”“不孝顺”联系在一起。从这个角度上说,在关中平原代表的中国广大农区,葬礼的复杂与流程也有其“不得不为”的心理压力。
关中自古是名副其实的粮仓之地,由于可耕作的土地并不稀缺,在古代社会的农耕环境中,人力和畜力资源就成了稀缺性更高的农耕资料。一户农家可供动用的最大劳动力数目变得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庄稼需要抢收等关键时间节点。人类是一个社会属性的高等动物,在中国的文化中,若平日里亲戚并不走动,有紧急农活再呼朋唤友,显然是一种不合情理的做法。这样一来,丧葬白事也就成了平原农区人们联络亲戚感情的一种重要途径。
关中地区是中国古代建都时间最早、同时也最长的地区,迄今为止遗存有自新石器时期来为数众多的古代墓葬群。其中包括秦始皇陵、昭陵、乾陵在内的众多陵墓为世界所熟知。关中地区的帝王陵,其规模庞大,重视风水,追求皇权威严且气势博大。以秦始皇陵为例,这座著名的未开启陵墓便耸立在临潼骊山北麓,西邻浐灞,鸟语花香,可以说是风水学中极佳的宝地。作为对“墓葬文化”耳濡目染的关中人,对于土葬、厚葬和风水之说自然也就深信不疑。而关中地区的风水师职业也源远流长,这一点很容易从关中地区的陵墓情况看出来。
2.风水理论本身带来的实用性
风水是一种有着浓郁神秘色彩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上观天文下察地理,运用五行、阴阳、八卦等学说建立起庞杂的理论体系。而中国的传统丧葬文化,不同程度受到风水理论的影响。
风水,也称青乌、青囊,较为学术性的说法叫做堪舆。风水本为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是一种研究环境与宇宙规律的哲学。早期的风水主要关乎宫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选址、坐向、建设等方法及原则,原意是选择合适的地方的一门学问。实际上“风水”理论,本身就是生长于中国这片独有的土壤的。风水理论和中国的农业耕作模式息息相关。
中国人的风水思想自古有之,自从先秦时期萌芽一直存在于中华文明的风俗和人文中。五四时期西方思想传入,一些迷信的风水思想才开始淡化。20世纪60年代后,西方开始研究风水对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的影响,导致风水思想在中国本土的新兴趣。
诚然,认为风水能决定家族命运的认知,是不科学也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只要选到一块好的墓地,自己的家族就能人丁兴旺财源滚滚,这完全是无稽之谈。但是风水也有一些正确和实用性。且在美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讲到,“风水理论包含着显著的美学成分和深刻的哲理,中国传统建筑与大自然环境完美和谐的结合。……风水理论实际是地理学、气象学、景观学、生态学、城市建筑学等等一门综合的自然科学。”1960年美国著名的规划师林奇在《都市意象》一书中,将风水定义为一门前途无量的景观学问。
举例来说,风水学认为墓地应选在背靠大山,前方有水的“吉地”。如果两侧各有一个土坡,即“阙”,那则更佳。河流通常是地下水在地面流淌形成的,且往往流淌在地势低洼的地方。而高山的海拔显然是更高的。背山面水,意味着地势处于不高不低的居中位置。这样一来,地势不会太低,地下河涨水也就不会引发墓地泡水。而背靠大山,山能够挡风,同样“阙”也能挡风,这样一来坟头也就不容易被大风削平。同样,不管是阴宅或是阳宅,屏风都能起到挡风遮挡视线,进入后觉得别有洞天的作用。类似的风水实用性,在风水的其他用途方面都有体现。风水的合理性带来的优点,使得关中平原群众对“风水玄学”理念更加认同。
3.中国农民的封建思想普遍来源
对于关中地区的农民,包括中国广大平原地区农民都具有一个群体共性,即受教育程度低,思维认知能力低下。在古代中国,由于种种客观原因造就的农业环境,农民也不得不接受靠天吃饭的现实。不期而遇的水灾及干旱,随时可能毁掉辛辛苦苦耕种的庄家。而冰雹和蝗灾,即使在如今都会影响农区的作物收成。对于自然的无奈,造就了中国广大农民无助和盲从的个性。即便是对于丧葬和选墓“风水”,世世代代为农的人们也没有自信提出质疑,即便提出质疑也无从论证。而“风水”带来的富贵希望,也确实能给农民的心里增加一点生活的追求。
三、关于实现关中地区土葬改革的建议
在当代中国社会耕地面积缩减,环境问题频发的现实情况中,传统的铺张土葬确实占用了可观的耕地面积。土葬占用土地,影响了农作物产量。且“风水”对于未来的影响也属于封建迷信范畴。任何民俗方式都应在客观的社会背景环境下适当改善,以适应现实需求。土葬改革能从实际上保护关中地区耕地,为环保事业做出积极贡献。我们从三方面对土葬改革在关中地区的实施提出建议。
1.首重政策,但需重视关中地区群众心理,循序渐进
所谓土葬改革,指在不宜推行火葬或尚不具备推行火葬条件的地区,对落后的遗体埋葬方式和习俗所进行的社会变革。在土葬改革实施过程中,对于没有实施火葬的,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有些地方县、市境内虽建有火葬场,但相距过远,运送尸体确有困难的地方,划定为土葬改革区。而关中地区的大量农村正符合政策要求。
在关中地区,应针对土葬改革问题进行政策上的跟进,如对愿意火葬或深埋而不留坟头的群众家庭,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奖励。这种奖励可以拥有不同形式,如税收优惠,孩子读书政策方面的优惠等等。而现在实施的党员干部带头土葬方式应坚持。以上这些政策都有明文可循,能够有效引导关中地区群众的改革积极性。
2.配合宣传教育,使群众从心理上接受新的改革方式
政策为主,而能使群众从内心深处接受土葬改革的,归根结底还是教育。对于已经中老年群众,关中地区的组织机构应加强宣传,可在电视、广播等媒体上进行宣传,也可进行下乡授课宣传、标语宣传。应耐心为群众讲述土葬风水陋习带来的坏处,及“风水”承诺的不实之处。秦始皇陵风水不可谓不好,但是秦朝依然二世而亡,可见事在人为,不能盲从玄学。并应讲述中国的环境环保形势,而土地改革能给关中平原环境带来的积极影响。表明对心存孝道理应提倡,更应引导关中群众在长辈活着时候尽孝,而非人死后铺张浪费大肆折腾。
由于接触了更多的当代学科与人文知识,关中的年青一代心中的封建观念与土葬习惯,自然不会如老一辈一般根深蒂固。但也应在课本中加入关于土葬改革意义的内容,从根本上改观关中地区群众的心理认知。
3.通过社会环境引导方式,落实土葬改革工作
在政策和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关中地区各政府部门也应积极建设农村公墓体系,完善殡葬流程,使得土葬改革有实际的操作基础。且应积极策划群众娱乐活动,使得农民群众精神世界更加充实活跃,建设养老设施,强化医保,使得老人在活着时体验社会福利。这个举措同时也能弱化关中群众心中毫无理论依据的“风水”精神寄托。
政府部门也应大力扶持农业,引导农民使用先进农耕设备,适当给予农业政策优惠,让关中的广大农民感受到“努力即有回报”,而不是只能靠“运气”“风水”等玄学思想追求自己对未来的期待。
四、结语
人类学家艾克勒说:“所谓现代的文明,不过是一件装饰品,抱着人类由长久时间的生存竞争而得的情绪、冲动、本能、迷信、恐怖等在内。”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农业文明古国,有着深厚而悠久的传统风俗及文化传承。而中国各不同区位,又在自身独特地理和人文的环境中,滋生出了各地不同的文化习俗。很多文化习俗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人文基础,是值得研究和遵循的。然而文化习俗有精华也有糟粕。应本着去其糟粕留其精华,使民俗适应当今社会客观情况的原则,对各地民俗进行保护和疏导。
关中沃土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其有价值的人文民俗必将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民族永恒的财富,而人文中糟粕部分,也不应成为阻碍八百里秦川文明宝库中农业和经济进步的绊脚之石。
参考文献:
[1]李松柏.陕西关中丧葬礼俗的文化探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2(4).
[2]冯贤亮.坟茔义冢:明清江南的民众生活与环境保护[C].天津:“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2005.
[3]张铭远.生殖崇拜与死亡抗拒[M]//中华本土文化丛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4]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李颖(1988-),女,陕西咸阳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科学技术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科技史。
樊志民(1957-),男,陕西洛川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与断代农业史、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
(责任编辑: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