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限饲对肉鸡脂肪代谢的影响

2015-05-13俞伟辉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岳阳414000

饲料博览 2015年7期

俞伟辉(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岳阳 414000)

早期限饲对肉鸡脂肪代谢的影响

俞伟辉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岳阳414000)

摘要:试验以艾维因肉仔鸡为研究对象,研究早期限饲对肉鸡脂肪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偿生长期间,35日龄限饲组苹果酸酶(ME)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49日龄限饲组ME活性均低于对照组,部分限饲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并且限饲越早ME的活性越低(R2=0.9819);补偿生长后期,限饲改变了脂肪沉积比例,且6~7周龄脂肪沉积呈下降趋势,改变程度和限饲日龄及水平有关。

关键词:限饲;肉仔鸡;脂肪代谢

限饲主要是通过控制采食量或营养物质的浓度等途径,人为地从数量和质量上调控鸡营养素摄入量的一种饲喂技术[ 1 ]。限饲能有效地调控家禽早期快速生长速度,使家禽早期能够均衡发育,降低高营养浓度引发的代谢失调,然后再利用后期补偿性生长来弥补限饲期间造成的体重损失[ 2 ]。限饲能有效降低肉鸡腹水症、腿病、猝死综合征等的发病率,提高饲料利用率[ 3 ]。但目前对限饲是否影响胴体品质还存在争议。本试验通过研究早期限饲对肉鸡脂肪代谢的影响,为限饲技术在现代商品肉禽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这对于肉禽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与设计

从上海温州肉种鸡场同一批孵化的艾维因肉鸡中选择体况良好的健康雏鸡330只,常规免疫后,转入实验室开始试验。

本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化设计,设计4个试验处理组,A组为对照组,B、C、D组为试验组,其中B、C、D处理组各设3个限饲水平,依次为限饲10%、20%、30%(采食量分别为对照组的90%、80%、70%),即B组分为B1、B2、B3组,C组分为C1、C2、C3组,D组分为D1、D2、D3组,共9个试验组。选用1日龄健康艾维因商品肉鸡公母混合雏330只,随机分配到10个组中,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为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B组从第5日龄、C组从8日龄、D组从11日龄开始对试验组肉鸡进行限饲,限饲时间为1周。限饲组限饲期间采食量分别按对照组前1日龄为基准计算。肉鸡限饲试验设计见表1。

表1 肉鸡限饲试验设计

表2 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1.2试粮组成

试验日粮与基础日粮一致。基础日粮参照NRC(1994)肉鸡营养需要量和艾维因肉仔鸡营养成分推荐配制成玉米-豆粕型日粮,基础日粮组成饲料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2。

1.3试验程序及样品的采集

根据艾维因商品肉鸡的生理特点以及实际饲养情况,饲养期为49 d,分3个生理阶段,Ⅰ期:0~ 21日龄,Ⅱ期:22~42日龄,Ⅲ期:43~49日龄,在21、35、49日龄时,分别从每组随机抽取肉鸡6只进行屠宰实验。

1.4测定方法

分别在第21、35、49日龄,每个重复选平均体重相近的肉鸡2只,共60只,在自由饮水下禁食12 h后,采血后进行屠宰。屠宰方法采取不放血闷死法,分别测定活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胴体重、腿肌重、胸肌重、肌胃净重、肝重、心重、骨骼肌重、腹脂重,并计算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肌率、胸肌率、骨骼肌比率、腹脂率。

1.5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SAS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处理,并进行Duncan's多重比较,结果用“平均值±标准误”表示。

2 试验结果

2.1限饲对肉鸡苹果酸酶活性的影响

限饲对肉鸡苹果酸酶活性的影响见表3。

表3 限饲对肉鸡苹果酸酶活性的影响nmol·min-·1mg-1

由表3可知,在5周龄时,限饲对肉鸡苹果酸酶的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7周龄时,限饲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呈下降趋势,其中B2、B3、C2、D3组与对照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B1、C3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B3、B2组酶活性最低,分别比对照组降低8.5、7.9个酶活性单位,相应降低13.7%、12.7%。

2.2不同限饲起始日龄及限饲水平对肉鸡苹果酸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限饲起始日龄及限饲水平对肉鸡苹果酸酶活性的影响见表4。

由表4可知,限饲起始日龄不同对肉鸡补偿生长后期的ME活性影响不同。7周龄时,5日龄限饲组ME活性降低最为明显,比对照组平均降低11.7%,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同时也与8、11日龄起限饲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8、11日龄起限饲组ME活性与对照组相比依次下降7.7%、6.8%,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

表4 不同限饲起始日龄及限饲水平对肉鸡苹果酸酶活性的影响nmol·min-1·mg-1

不同限饲水平对肉鸡补偿生长后期的ME活性影响不同。限饲日龄和49日龄ME活性的二次曲线拟合见图1。由图1可知,7周龄时,不同的限饲水平均显著降低了ME的活性(P<0.05)。

限饲水平和49日龄ME活性的二次曲线拟合见图2。由图2可知,限饲水平为10%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20%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图1 限饲日龄与49日龄ME活性

图2 限饲水平与49日龄ME活性

由图1得到方程,见式1。

求解结果:限饲日龄为35,表明35日龄前限饲越晚ME活性越高。

由图2得到方程,见式2。

求解结果:限饲水平为21%。表明在限饲水平<21%时,ME活性随着限饲水平的升高而下降,当限饲水平>21%时,ME活性随着限饲水平的升高而上升。

2.3限饲对肉鸡脂肪沉积的影响

限饲对不同周龄肉鸡整体粗脂肪沉积的影响见表5。

由表5可知,肉鸡粗脂肪沉积主要在6~7周龄,平均沉积量为全期的62.5%,最高达到68% (D3组);肉鸡整体粗脂肪沉积的相对速度在1~3周龄最高,6~7周龄次之,4~5周龄最低。从整个阶段来看,限饲肉鸡49日龄的整体粗脂肪含量和对照组之间没有差异,但5~11日龄组、8~14日龄组呈下降趋势。

限饲对肉鸡整体粗脂肪沉积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4 ]。由表5可知,1~3周龄时粗脂肪沉积率各限饲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4~5周龄时除B1、B2组外,各组粗脂肪沉积率呈上升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6~ 7周龄除D3、D1组外各组粗脂肪沉积率都呈下降趋势,其中B3、C3、D2组与对照组相比达到显著水平(P<0.05),最高降低1.3%,而D3组却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11日龄限饲组下降最多,平均比对照组下降1.09%。

由图3可知,从限饲早晚来看,1~3、4~5周龄各限饲日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4~5周龄时,限饲组脂肪沉积率呈上升趋势,且有脂肪沉积率随着限饲日龄推迟而上升的趋势。6~7周龄时,各限饲日龄组和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5~11、8~14日龄组呈下降趋势,11~ 17日龄组呈上升趋势,且有脂肪沉积率随着限饲日龄推迟而上升的趋势(R2=0.9763)。

由图4可知,从限饲水平来看,各阶段限饲水平对脂肪沉积率影响均不显著(P>0.05)。4~5周龄,随着限饲水平的提高脂肪沉积率呈上升趋势;6~7周龄,通过二次曲线拟合可见,限饲水平低于17.5%时,脂肪沉积率随着限饲水平升高而下降,超过17.5%,随着限饲水平升高而上升(R2=0.8269)。

通过限饲日龄和6~7周龄脂肪沉积率的二次曲线拟合,得到方程,见式3。

通过限饲水平和6~7周龄脂肪沉积率的二次曲线拟合,得到方程见式4。

求解结果:限饲水平为17.5%。

图3 限饲日龄和6~7周龄脂肪沉积率

图4 限饲水平和6~7周龄脂肪沉积率

3 讨论

3.1限饲对肉鸡苹果酸酶活性的影响

杨烨等研究表明,肌肉苹果酸酶活性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滴水损失和嫩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苹果酸酶活性与肉色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P>0.05)[ 5 ]。可见,苹果酸酶的活性可以间接反映出脂肪合成速度的高低。本试验结果显示,补偿生长期间,35日龄限饲组苹果酸酶的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在补偿生长早期,早期限饲不影响脂肪的合成速度,可能是因为35日龄前肉鸡脂肪沉积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为主,因而此阶段对脂肪的合成速度影响较小[ 6 ]。49日龄限饲组苹果酸酶的活性均低于对照组,部分限饲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限饲越早苹果酸酶的活性越低,表明早期限饲显著降低补偿生长后期脂肪的合成速度(P<0.05),且和限饲时间早晚有关,通过限饲日龄和49日龄ME活性的二次曲线拟合可得出,35日龄前限饲越晚,ME活性越高(R2=0.9819),可能是因为肉鸡生长后期,生长速度相对缓慢,此时机体沉积脂肪效率较高,且大部分脂肪在此阶段沉积,因而脂肪沉积易受机体代谢环境变化的影响[ 7 ]。限饲越晚49日龄时ME活性越高,可能和早期限饲减少限饲组肉鸡的体内脂肪细胞数目有关[ 8 ]。早期研究认为,畜禽生长早期是决定体内脂肪细胞数目的关键时期,并在后期不再变化[ 9 ]。肉鸡出生后第1周是脂肪细胞增殖活动的重要时期,可持续到5~12周龄[10]。并有研究认为,在早期进行营养调控来影响脂肪细胞增生或肥大是非常有益的[11]。因此,限饲越晚对脂肪细胞增殖影响越小,脂肪细胞数目的减少影响脂肪沉积,进而影响机体对脂肪合成速度的调控[12]。

3.2早期限饲对整体粗脂肪沉积的影响

试验结果可知,早期限饲能改变肉鸡补偿阶段的脂肪沉积比例,使补偿生长后阶段脂肪沉积下降。Zhong等认为,肉鸡短期限饲后补偿生长速度加快,因而加大对能量的需求,使脂肪合成速率下降。同时,也认为早期限饲能够降低肉鸡腹脂沉积、提高胴体品质的根本原因之一是限饲降低了脂肪合成速率[13]。补偿生长后期,限饲改变了脂肪沉积比例,改变程度与限饲日龄及限饲水平有关[14]。6~7周龄,限饲越早脂肪沉积率越低,限饲水平< 21%时,脂肪沉积率呈下降趋势,限饲水平>21%时呈上升趋势,其限饲水平临界点为18%(R2= 0.9763,R2=0.8269),表明限饲过晚,剧烈的限饲水平可能造成脂肪沉积的上升而降低肉鸡的胴体品质,这也是改善胴体品质的原因之一,本试验11~ 17日龄限饲组,限饲水平为30%时脂肪沉积反而高于对照组,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 结论

补偿生长期间,限饲水平<21%时,ME活性随着限饲水平的升高而下降,当限饲水平>21%时,ME活性随限饲水平的升高而上升。补偿生长后期,限饲能够改变脂肪沉积比例,6~7周龄脂肪沉积呈下降趋势,改变程度与限饲日龄及限饲水平有关。早期限饲未改变49日龄机体整体脂肪沉积率,整体脂肪沉积呈下降趋势。

[参考文献]

[ 1 ]俞伟辉,陈理银,郭荣富.早期限饲对肉鸡养分代谢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 2013(5): 117-119.

[ 2 ]俞伟辉,陈理银,郭荣.早期限饲对肉鸡胴体品质的影响[J].饲料研究, 2013(11): 118-120.

[ 3 ]柴沙驼,谢敖云,王万邦.限饲可降低肉鸡腹水综合症[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1995, 25(4): 16-17, 25.

[ 4 ]潘家强,孙卫东,谭勋,等.早期限饲对肉鸡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5): 464-470. [ 5 ]杨烨,陈刚耀,程泽信,等.苹果酸酶活性与猪脂肪沉积及肉质性状间的关系[J].畜牧与兽医, 2011. 43(5): 52-54.

[ 6 ]杨娟萍,姚军虎,刘玉瑞,等.限饲对肉鸡生产性能、胴体品质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 2007, 16(6): 51-56.

[ 7 ]关家斌.谈谈种用肉鸡限饲[J].饲料研究, 1989(7): 13-15.

[ 8 ]李桂明,韩海霞,雷秋霞,等.数量限饲对肉鸡肉质的影响[J]家禽科学, 2008(1): 46-48.

[ 9 ] Havenstein G B, Ferket P R, rives D V, et al. arcass composition and yield of 1991 vs 1957 broilers when fed "typical" 1957 and 1991 broiler diets[J]. Poultry Science, 1994, 73(12): 1 795-1 804.

[10]许雪萍,杨晓静,倪迎冬,等.早期限饲对肉鸡肌肉生长及生产性能的长期影响[J].畜牧与兽医, 2007, 39(5): 1-4.

[11] Pfaff F E, Austic R E, The Influence of diet on development of the abdominal fat pad in the pullet[J]. Nutrition, 1976, 106: 443-450.

[12]瞿红侠,张春梅,耿慧霞,等.高强度限饲对肉鸡生长性能、骨骼质量、肌肉色泽和肠道指标的影响[J].饲料工业, 2013, 34. (8): 32-35.

[13] Zhong C, Nakaue H S, Mirosh L W, et al. Effect of full feed and early feed restriction on broiler performance, abdominal fat level, cellularity, and fat metabolism in broiler chickens[J]. Poultry Sci⁃ence, 1995, 74(10): 1 636-1 643.

[14]李锋涛.早期限饲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J].饲料与畜牧, 2010 (5): 33-35.

前沿科技摘编

Effect of Early Feed Restriction on Fat Metabolism of Broiler Chickens

YU Weihui
(College of Yueyang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Yueyang 414000, Hunan China)

Abstract:Avian broiler were taken as materials to study influence of limited feeding at early stage on lipome⁃tabolism of broil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uring compensatory growth, ME activity of 35 days limit group than control groups was not significant (P>0.05), and ME activity of 49 days limi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art of the restricted feeding group reached a significant level (P<0.05), with restricted feeding ear⁃lier ME activity lower(R2=0.9819). During compensatory growth, the limited feeding changed the fat deposition rate, and the fat deposits in 6-7 weeks tended to decrease, which was related to the age of restricted feeding and the feed⁃ing level.

Key words:feed restriction; broiler; fat metabolism

作者简介:俞伟辉(1980-),女,湖南平江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单胃动物营养与养殖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5-05-09

中图分类号:S831;S8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084(2015)07-0001-06